翻越巴颜喀拉山,拜谒五明佛学院。

霜钟余响

<h3>川滇藏青甘行摄之十八: 从久治到色达<br></h3> <h3>霜钟余响摄影并文字</h3> <p class="ql-block">  巴颜喀拉山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地处青海省东南部,它的最高峰是年保玉则,贯通久治全境。过年保玉则峰向西南经过班玛县转入四川境内的色达。</p> <h3>  我们来久治的目的是沿巴颜喀拉山路转道色达。<br></h3> <p class="ql-block">  看到年保玉则真是个意外收获!</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来久治能途经年保玉则。</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年保玉则景区关闭了,还能看到它的神姿。</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我们看到的年宝玉则这样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一路只有我们一行人,年保玉则成了免费专场。</p> <p class="ql-block">清晨路上,满地霜雪。有小黄花在霜雪中开放,我们东北称冰凌花,隐而稀少。而在巴颜喀拉山却遍布山野。</p> <h3>山路难行。汽车在弯曲山路中向前行进,看到河谷泽地,看到雪山倒影。<br></h3> <h3>  而再向前经幡飞动处山头,向远处瞭望就是大美的年保玉则雪峰。“敢与白云争高下,不向群山让半分”。这雪峰横空出世,互为相连,掩映于层云之间,显示出磅薄的气势,同时,又面对空谷中的我们,显现出奇的静美。大美雪峰也引来一群过路的红衣喇嘛驻足观看。<br></h3> <h3>行政区划只是别名,地理民俗上的相近才是根本。无论山南山北,巴颜喀拉山都是藏民生活区,藏民信仰藏传佛教。<br></h3> <h3>在藏区,一村有一寺,这是隆格村的隆格寺。<br></h3> <h3>  有两条水系,被巴颜喀拉山分割开来,一条流向长江,一条流向黄河。</h3><h3> 眼前这条河水流向长江。<br></h3> <h3>公路几处弯,来自巴颜喀拉山。</h3> <h3>走向色达山谷</h3> <h3>五明佛学院山门</h3> <h3>乘公交车上山的佛学院学员</h3> <h3>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坐落在色达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3600米上的群山之中,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四周搭满了密密麻麻四面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起伏,蔚为壮观。 五明佛学院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发展迅速,在1993年就成为世界最大的藏传佛学院。<br></h3> <h3>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它既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祭供活动的道场,也是平时人们转经的场所。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下面一层是长长的转经筒。<br></h3> <h3>中间是学院大经堂</h3> <h3>坛城夜景</h3> <h3>佛学院生活区</h3> <h3>密密排布的红房子,学员住所。</h3> <h3>黄房子区域系居士住所</h3> <h3>坛城转经筒的人们</h3> <h3>大转经筒</h3><h3><br></h3> <h3>这是大经堂前生活区域人们</h3> <h3>  这里披僧袍的人男的叫扎巴,女的叫觉姆。 听说也有居士到此修行,一修就是几年。在这里,性别与年龄、贫富与身份都无关紧要,只要披上僧袍,走进经堂,只要都有一颗不求今生、只修来世的心。<br></h3> <h3>大经堂附近的学员和人们</h3> <h3>藏族商贩,卖矿泉水和简单生活用品</h3> <h3>后面是建筑工地,统一建设学员居室。以前这里僧舍多是私人自建小屋,主要构件都是木料,加之寺庙内有大量的唐卡、经幡、幔帐、哈达等易燃织物,一旦着火势必火烧连营。此外,僧尼们的生活用火和宗教用火很多,电气线路陈旧老化,极易引发火灾事故。所以,需要重新规划整治。<br></h3> <h3>商店门前送货车</h3> <h3>大经堂前膜拜的人</h3> <p class="ql-block">  来色达之前,我只是在图片上看过许多小红房子和庙宇,但是,实地到了五明佛学院,却有许多困惑和不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有那么多穿红袍的女学员在车站,在公交车上?她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她在这里做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那么多红色小房子之外,还有一些黄色小房子?它们被分别间隔在山上山下,里面住的什么人?无论红房子还是黄房子,里面住几个人?他(她)们生活状况怎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问同行人,同行人和我一样揣着不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问红衣人,红衣人则戴着口罩,躲避目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同处在另一个世界,能明显地感到距离和隔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不懂这里人的世界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没有可供交流的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满眼好奇,以意识曲解变异来看待他(她)们,他(她)们也必然以压挤心态来对待你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让他们提防是你手中那个摄影家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见多了游客,他们选择冷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多了询问,他们选择沉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要固守和维护他们那份清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不免让游人怏怏不快。可是我们也要扪心自问:假如我们是他们,每天面对无穷尽的游客和摄影者应该怎么办?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修行,长期可达6年,此间要沉下心来,拒绝一切人欲和物欲。而我们来这里干什么?无外乎是满足那颗好奇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意识觉悟群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许有人想深入生活,但是你能清贫几天,潜心几天?不潜心何以通慧?不通慧何以深入他们生活?而一旦深入了解了,是否还保持初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反思我们会谨言慎行,在不去打扰人家前提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观其皮毛,看看热闹,无需勾连,因为那不属于你的世界。</p><p class="ql-block">2019.6.2游览,</p><p class="ql-block">2019.7.15整理并文字</p> <h3>资料:色达五明佛学院简介: 色达佛学院,全称是色达县喇荣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由晋美彭措法王1980年创办,在短短30年间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五千在家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h3><h3>五明佛学院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为数众多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起伏,蔚为壮观。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五千名僧俗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 学院学制一般6年,特殊学科需要学习13年。每天早课,下午课,有时还有晚课。下雪天也要走下泥泞的山路从不间断。 佛学院藏族学员为主,也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因此也设汉经院,由堪布(音kan pu)用汉语讲课。堪布在汉语是大法师的意思,就是佛学修为很高的有成就的僧人。这里除了几座大经堂外,其余的僧舍建筑都很简朴,学院里的大活佛丹增活佛的家就是一个低矮的小门进去,也没有奢华的修饰。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见不到闲散人员游荡。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即使兄妹亲属彼此也不互访。修行人的生活很艰苦,山上没有自来水,用水要到山脚下去背,娅玛常常背着装满水有五十斤重的汽油桶背着水到山上的家里。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