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片虽拙不掩美(百年故园,惟知之,愈美之)

就枥人

<h1><b>&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拍颐和园,知不胜,却强为</b><b><br></b></h1><h1><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就枥人画外有话说)<br>&nbsp;&nbsp;&nbsp;&nbsp; &nbsp; </h1><h1> 翻看《美篇》众多美友拍出的颐和园精美照片,我手痒痒了,想试拍试拍,看我是否也能拍出这种片儿。心自问:你行吗?难以胜任吧。(我的片儿,属于写实的“大平板”,少艺术张力与烘托,构图不夸张,难抓住人眼球) </h1><h1></h1><h1> 摄影也即写真(有人说“摄影”有別于“照像”,二者概念不同),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 即便做到了真,但缺了美,少了艺术特质灵感,这能叫真正的摄影吗?<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大师就是大师,他们拍颐和园的片儿非但真,还锦上添花,出类拔萃。说无出其右者绝对了,但说能闭月羞花还是不过分的。我见过陈强老师所拍颐和园的片儿,就是这个水平,这种艺术效果,真美!真好!属于大片,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品!<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锦上添花靠设备,靠经验技巧积累,靠美学修养,后期也不能缺位。还有,大师有毅力、耐性和牺牲精神,为了拍出一幅大片,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气象条件所提供的背景(包含云形、云色与云的位置,以及光线角度等),准时到达最佳机位,而不在于错误的时间和机位你来过多少次、拍出多少张照片。<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些条件对我来说几乎苛刻,我几乎全满足不了。<br> 说中国大美,那颐和园就是大美中国辽阔幅员上一块璀璨靓丽的美点。<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对颐和园园林性质、品质的定位是:大美颐和园,皇权文化的血统与载体,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古建的精品、经典,是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中国园林建造形式的杰作。<br>&nbsp;&nbsp; 京城里的老公园大多都是民国时期由昔时皇家的九坛八庙、离宫御苑辟建改造过来的。这些公园当初因功用之不同而景观各有千秋,但从美学和今人旅游观赏价值上看,有哪座公园的景观能盖过颐和园?我看没有。<br> 当年,离现在不远,仅百多年,颐和园和圆明园同罹几劫,咸丰帝身后的两任皇帝不是不想都复建,复建不起啊!但是又不能不复建,所以两园之中选择复建清漪园(颐和园)。光绪朝复建了清漪园,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尽管对此后人多有微词诟病,但是因为复建了,慈禧和光绪在京城里就有了休闲的去处,不至于憋屈在紫禁城深宫大院里,连喘气都不通快,须知爱新觉罗家族那是从“天苍苍,野茫茫”的大东北迁徙过来的移民,习惯于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空间生活,像雍正皇帝连死都死在故宫外的圆明园里;还因为,复建了颐和园,今天,我们,还包括我们的子子孙孙们,多了个休闲观光的好地方。<br> 当初为什么选择复建清漪园?我以为,从建园造景的角度上看,这里更适于建园造景,费用也相对少些,这叫两利相权取其重。<br> 在清漪园废墟上复建,除了具有先前的基础外,最大的优势是,利用这里地势位置好,因地制宜,随形造景:高处筑台(亭阁等),平地建楼(殿廊等),低凹理水(开湖凿渠架桥等),远景凭借(借来西山、玉泉山及塔庙以添景)。凭借这些优势,颐和园将园外之景与园内山湖建筑景观融为一体,使颐和园景观体系更完备,种类更多样,远近高低的层次更明显。颐和园的营园工程以人工为主,辅以天作,将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既完整又开放的优秀园林景观,这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匠心与宜人的视觉效果,符合了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识,达到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h1><h1>&nbsp;&nbsp;&nbsp;&nbsp; 因此,颐和园的景观,合自然与人文景观美学之高度规范,集我国历代营园艺术之大成,并融合进江南诸园的优点,所以我敢说颐和园的园林建造艺术拿到世界上去比,都是上乘之品。</h1><h1> 我手拙,拍摄家伙又低端,却要拍美颐和园,而且对片子的要求心气还高,这可能吗?难啊!难以企及,只有尽力而为吧。<br>&nbsp;&nbsp;&nbsp; 不可能,却想拍,硬要拍,所以我只能说,愚拍颐和,怕负了故园美景。此谓是也,非虚言也。<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如是说,是自知,也是自勉。</h1><h1> 但愿颐和园的美尽量不要在我镜头里过多打了折扣。</h1><h3>&nbsp;&nbsp;&nbsp;&nbsp; (就枥人2019年夏月)</h3><h3></h3> <h1>  <b>工 匠</b></h1><h1> 读者朋友们:我将此片置于篇首头幅的位置上,用心不言自明。</h1><h1> 试想,中华民族没有了工匠,能有颐和园吗?能有中华五千年辉煌的文明成果吗?能有今天中国的崛起吗?</h1><h1> 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匠的,行业中的出类拔萃者才能荣膺此誉。</h1><h1> 各行各业缺不了匠人,他们是民族物质与精神的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民族的脊梁。工匠精神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民族之魂。弘扬工匠精神,向工匠们致敬!</h1><h1><br></h1><h3> (颐和园里穿着匠字马夹的工人们不情愿让我拍他们,出于对他们的崇敬,我“偷拍”了他们的背影。)</h3> <h1>  【颐和园简介】<br></h1><h1>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7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并改用今名。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总面积300.9公顿,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7万平方米,并以珍贵的文物藏品闻名于世。196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单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颐和园是国家五A级景区,是我国及世界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h1> <h1>矗立在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是颐和园园内之景构图中心,颐和园的标志。</h1> <h1>这里是颐和园</h1><h1> 临近颐和园东宫门(正宫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涵虚牌楼。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涵虚”,指水映天空,即天空倒映于水中。天空之大水皆容(涵),看到牌楼上“涵虚”二字,让我们想到成语和古训:“虚怀若谷”,“受益惟谦,有容乃大”,林则徐也诗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北宋朱熹曰:“萧然万籁涵虚清”。</h1><h1> 清人(统治者)把“涵虚”书写于此,临近宫门的高高牌楼上,所指什么?是胸怀,权力,宁静幽远的太虚之景,是“普天之下”,非我莫属之王土,还是四海之内,天下皆归(涵)心?</h1><h3>(牌楼的另一面——西面,书写的是“罨秀”,意为网揽美景,天下美景皆收一园。牌楼上的字据说是大臣所题,故没有落款)</h3> <h1>颐和园正宫门(东门)前的石狮子</h1><h1> 狮子作为一种物种,原产国外。在我国古籍中提到,是神兽,佛界的吉祥物,称作狻猊(音suanni),传说是龙九子之一。因其体貌好看,且威武雄猛,为百兽之王,受到我国古代帝王们的青睐喜爱。后来工匠们就仿照活体狮形,经过艺术加工,雕琢成石狮,多摆放在建筑的门前,据说可以驱邪降魔,祈求平安。在有些建筑上,多用石狮作装饰构件,一些古桥的望柱上多用石狮的形象美化,北京著名的卢沟桥和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皆然。逐渐石狮的雕刻与运用形成中华民族一种文化现象。</h1><h1> 石狮通常成对摆放,雄左雌右,雄狮脚踩一球,象征权力和威严;雌狮踩一幼狮,象征仁慈和子嗣兴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石狮的使用是有规格限制的,官职低的及百姓是不得摆放,到了清代放松限制,所以石狮也多见。石狮的造形能反映建筑等级的高低,鬃毛越多,等级越高。故宫太和殿前的石狮鬃毛最多,是45个,象征皇帝的九五之尊。另外,宫殿建筑岔脊上的一行石兽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h1><h3></h3> <h1>  万寿山(之前叫瓮山,并不高)</h1><h1> 万寿山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太后重新建造的。</h1><h1> 佛香阁是颐和园中气势最大的一组建筑。设计师大胆地运用了一个突出重点,烘云托月的手法,让整个建筑群顺山势的起伏,层层叠落布局。佛香阁并没有建在山顶,而是布置于山坡的三分之二高度上。中央建筑群体量较大,两侧的建筑逐次向东西两侧分散建去,成为较对称的相辅相成的点景建筑群。</h1><h1> 万寿山南坡的建筑群布局是,以佛香阁为中心,从南端临湖的云辉玉宇牌楼起,逐层向上是铜狮、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再向上是众香界琉璃牌坊,智慧海处于极顶的位置上,形成一条南北中轴线。中轴线的东侧,是转轮藏。西侧是精美的宝云阁,俗称铜亭,与山东泰安岱庙内的铜亭,以及云南昆明鸣凤山的铜亭,并成为我国三大铜亭。</h1><h1> 佛香阁凭借所处位置与雄伟壮观的气势,统领了颐和园各个景点,因此顺理成章成为颐和园的标志。</h1><h1> 颐和园因为是皇家的园林,它是帝都政治、文化、生态等功能的重要载体,所以它的园林形式、造景方式,要严格符合园林性质、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规范,因此在建园造景上要把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与传说体现出来。</h1> <h1>万寿山佛香阁</h1><h1>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一八十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按原样重建。阁结构为八面三层四重檐,通商36•44米,耸立于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气势雄伟,是颐和园全园的构图中心。(仿杭州六合塔的样式)阁内供奉有铜铸金裹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像,高五米,重万斤,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造,在八根贯通全阁铁梨木擎天柱的衬托下,美妙庄严,熠熠生辉,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h1> <h1>佛香阁内供奉的千手观世音菩萨像。</h1> <h1>  昆明湖</h1><h1> 昆明湖,一泓湖水,烟波浩渺,天水一色。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前身叫瓮山泊 (元代时万寿山称作瓮山)。因地处北京西北郊,又称作西湖。</h1><h1><br></h1><h1> 昆明湖占据整座园林面积的四分之三,可以说颐和园绝大部分都是昆明湖的水域,同时昆明湖也是清朝的诸多皇家园林中最大的一个湖。这片湖分为三个水域,每个水域都各有一个小岛,象征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h1> <h1>昆明湖南湖岛</h1><h1> 位于昆明湖前湖中央,向东通达十七孔桥与东堤上的廓如亭相连,岛、桥、亭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构图,与万寿山遥相呼应。岛上现存有涵虚堂、广润灵雨祠、鉴远堂、月波楼、澹合轩等景点建筑。</h1> <h1>  园外之景入园来。</h1><h1> 借景之匠意,锦上再添花。</h1><h1> 站在东堤上西望所见:山、塔、桥、湖、岛远近高低排列,人工与天作之景浑然一体,构图简洁极有层次感。</h1> <h1>  十七孔桥</h1><h1> 昆明湖上十七孔桥连接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该桥是清乾隆时(1736-1795年)建,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十七</span>孔桥若长虹卧波,虽清晨,八月秋月仍在空,好个岁月清秋。</h1> <h1>  站在万寿山巅远眺,山南之近远景则一览无余:昆明湖、湖心岛、十七孔桥、中央电视塔等,尽收眼底。令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觉和君临天下的气魄胸怀。</h1> <h1>十七孔桥近观。</h1><h1> 国人一般喜欢偶数,为何桥孔设计成十七孔?这与古代皇权观念、等级制有关。九为尊,九是阳数,为最大阳数,与皇帝有关的多为九。数十七孔桥的桥孔,不管从哪头数,数到中间的第九孔都是同一个桥孔。</h1><h1> 每年冬至前后,夕阳之光会从孔调穿过,形成金光穿洞、倒影成金的奇观,会引来大批摄影爱好者。</h1> <h1>十七孔桥栏望柱上的石狮。</h1> <h1>十七孔桥栏望柱上的石狮。</h1> <h1>十七孔桥栏望柱上的石狮。</h1> <h1>十七孔桥栏望柱上的石狮。</h1> <h1>十七孔桥桥头异兽石雕之形状。</h1> <h1>  颐和园石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h1> <h1>清晏舫(石舫)</h1><h1> 至于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建造石舫,有人解读为受古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启示所为,以诫当世,警示来者。</h1> <h3>  我对颐和园园林性质、品质的定位是:大美颐和园,皇权文化的血统与载体,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古建的精品、经典,是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中国园林建造形式的典范。<br></h3> <h1>  仁寿殿</h1><h1> 清漪园时名勤政殿,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取《论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时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颐和园听政区的主体建筑。</h1> <h1>仁寿殿前的一龙一凤,均为瑞兽</h1><h1> 龙与凤。中华民族文明时期宗法社会王权文化的图腾,皇权的象征。封建的等级社会里讲究位次的远近左右,这两个瑞兽,凤离殿门近,意味着权力更大。而实际上也是这样,慈禧虽然名义上是垂帘听政的太后,但实权在握,毫无夸张地说,她具有对臣子,甚至皇上生杀予夺的权力。</h1><h1> 对慈禧的评说,世俗一般贬得多。等正史《清史》出版后看看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我以为,要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慈禧太后。试想。清亡前半个世纪中,朝廷里如何没有这么一位女人出现,单凭爱新觉罗家族在世的男人理政治国,清代会中兴还是亡得更快?</h1><h1> 慈禧可不是头发长,指甲长,见识短,不学无术、不懂权术、不谙朝政的等闲小脚女人。</h1> <h1>麒麟,瑞兽,国人的一种图腾</h1><h1> 此麒麟为铜铸,置于仁寿殿前。其形为龙头,狮尾,牛蹄,鹿角,鱼鳞。 麒麟,祥瑞之兽,是仁慈和祥的象征,主太平、兆长寿,常喻品德高尚、地位崇高的杰出之人。用麒麟的高洁祥瑞昭现拥有者的高贵品质。麒麟只在太平盛世出现。麒麟神性通灵显贵,有“麒麟送子”之说,授与麒麟之童子必定是贤良之臣。麒麟可辟邪、并能招财进宝,故银行前常置麒麟。</h1> <h1>光影中仁寿殿大部形貌露了出来。</h1> <h1>仁寿殿左侧的延年井。</h1><h1> 听导游说:当年慈禧用此井水煎药治好了病。此说是正史还是民间野史演义所传,暂且听听而已,导游的讲解多有插科打诨的成分,以取悦游客。</h1><h1> 我建议:颐和园,尤其作为国家首都的五A级景区,对导游的素质,以及装束仪表等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景区。</h1><h3><br></h3> <h1> 乐寿堂。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原为两层建筑,当初是乾隆皇帝侍奉母亲休息的地方。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时,改成现在的式样,并成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的寝宫。</h1> <h1>树荫里的乐寿堂</h1> <h1>乐寿堂庭院中摆放的瑞兽。</h1> <h1>探海灯柱</h1><h1> “门”字形的探海灯柱位于东堤“水木自亲”殿正前方,是一处标志性古建,高约12.77米,主体由两根木柱构成,顶端用金属制的贴金云冠连接,雕刻着二龙戏珠的云冠,始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有说是,当年挂上大汽灯用来照明,作为慈禧太后驻园的一个信号(有说是徳国人换上电灯,还有说所挂是灯笼)。</h1><h1> 1951年由于灯杆木质糟朽而被拆除,直到1989年才重新立起,不过灯杆只是刷了绿漆,失去了金色云纹,还好灯杆上的铜鎏金横梁还是光绪年老物件儿。<br> </h1><h1><br></h1> <h1>玉澜堂、宜芸馆之西濒湖的建筑(局部)</h1><h1> “玉澜” ,东晋陆机有诗曰:“玉泉涌微澜”。</h1><h1> 颐和园仁寿殿后的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是三座大型的四合院,属于帝后的生活区。</h1><h1> 玉澜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l760年),原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咸丰十年(l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886年)重建,正殿的西北间是光绪帝居园的寝宫,正殿是光绪帝当年批阅奏章,处理政务的地方。一八九八年九月十六日,光线皇帝曾在此召见握有兵权的袁世凯,希望赞助“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命人将院落封闭。此处即成为幽禁光绪帝的地方。</h1><h1> 宜芸馆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寝宫。一九0八年光绪帝及慈禧病卒,溥仪即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上徽号为“隆裕”。</h1> <h1>  德和园入口处</h1><h1> 德和园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麓,始建于光绪十六年(1891年),历时四年建成,前后四进院落,建筑面积达3900余平方米,其中三层的大戏楼魏峨高耸,是中国古代宫廷戏楼之最。慈禧太后看戏的颐乐殿高大轩敲,陈设华丽,另有当年王公大臣看戏的看戏廊,以及庆善堂及配殿等。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常在此观剧。晚清一大批名伶在德和园舞台上唱做技艺得到进一步锤炼和规范,促成中国古代宫廷戏剧演出的最后一次高峰的形成。德和园大戏楼成为中国戏剧发展与成熟的重要舞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h1><h1> 三层的大戏楼高21米,在颐和园建筑中的高度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它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为三大戏台。</h1> <h1>  颐和园铜牛(“金牛”)</h1><h1> 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 ,卧伏于雕花石座上,神态生动,形似真牛。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牛背上,《金牛铭》全文是:“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 鼋。 潫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h1><h1> 金属铸牛以镇水的做法自大禹时代就有,后世在水底泥沙中发现过前代用以镇水的铁牛。</h1><h1> 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h1><h3><br></h3><h3>【铜牛身上铭文的理解】</h3><h3> 夏代的大禹治理九河,流传着铁牛镇水的故事。它的意义在于安澜定波,所以后人景仰此意,照古人的榜样去做。有铜牛镇守,蕴含着天道刚正不可动摇,又象征着地厚载物那样牢固。蛟龙见了它,都远远躲避,何况鳄鳖之类。像昆明湖这样大的湖,聚水有万顷之多。用铜铸成的神牛,永久在此镇守,无论是巴邱的洞庭湖,还是中原的淮河,都要照此办法处理。人们都称颂汉武帝,而我确敬慕古代的唐舜。祥瑞的兆头,降临在昆明湖上,我对上天降下的瑞兆表示敬意,时在乾隆乙亥年</h3> <h1><br></h1><h1> 神州大地上矗立牛塑像的地方何其多也,多取“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拓荒劳作之形义,而这尊铜牛,体态逼真,神情安详凝重,似有所思所盼,如此形神俱佳者,还不多见。我发现它所凝望的恰好对着佛香阁。我虽来颐和园无数次,但却忽视了这个细节。故今题词曰:“守望百年几朝情,与君共盼山河兴”。大清王朝虽然亡去了,但这尊铜牛终于盼到了中华复兴之日。铜牛如愿,吾辈有幸!</h1><h1> 关于铜牛还有几种说法:</h1><h1> (1)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明好比天河,铜牛象征牛郎,石舫近处建有一亭叫织女亭,铜牛朝朝暮暮凝望的是织女亭的方向。</h1><h1> (2)又一说法是,铜牛象征男耕,而它正西方相对的正好是“耕织图”景点,此处象征女织。恰好寓意“男耕女织”。</h1><h1> 这两种说法在官方的文字中看不到。</h1> <h1>廓 如 亭(俗称八方亭)</h1><h1> 廓如亭在中国亭的体量上是建筑跨度最大的一个,结构形态舒展稳重,却不显臃肿压抑,号称中国第一亭。“廓如”有空间寥廓空阔之意。廓如亭始建于清漪园时期,是乾隆为十七孔桥和南湖岛上望蟾阁(现在叫涵虚堂)点景而建。一桥联起一岛一亭,两者在空间上互为映衬,而岛的面积体量肯定要比亭大,假如亭的体量小了,就失去了比例的谐调感,景观美学上也不好看,所以廓如亭的体量要足够大(这是我个人看法)。</h1><h1> 有人考证说:清漪园时期文昌阁以南是没有围墙,亭北是烟波浩渺的湖水,亭南是干顷稻田,登亭远眺,一望无际,在亭中观景,八方的湖光稻影尽收眼底,廓如亭由此得名,故民间俗称八方亭。</h1> <h1>  谐趣园之一景</h1><h1> 谐趣园,乾隆十六年(1751)仿江南名园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取名惠山园,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依乾隆帝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一八六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方塘数亩,沿池建有楼、亭、堂、斋、厅、榭等园林建筑,并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间游廊相连接,错落相间,步步有景,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园中之园”。<br></h1> <h1>  谐趣园中的知鱼桥</h1><h1> 谐趣园中八景之一,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知鱼”出自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争论的典故,富有趣味和哲理。</h1> <h1>  西堤古柳婆娑荫翳。</h1><h1> 来西堤的游客中,外地人很少,导游也绝少带游客到此一游,来此地者大多是本地的老年游客。这里幽静闲适,因多高树绿化,又靠近湖水,夏季这里清凉,是散步休闲的好去处。</h1> <h1>西堤处水绿草萋柳浓。</h1> <h1>愚拍“颐和”怕负了美园景色。</h1><h1>吾片虽拙不掩美——大美颐和园。</h1> <h1>南湖岛上涵虚堂一角。<br></h1><h1>涵虚堂前身为乾隆年间建成的三层高阁,建于叠石假山之上,原名曰望蟾阁,嘉庆时改建为一层。涵虚堂是夏秋时节帝后赏月的绝佳之所。乾隆曾经在此检阅香山健锐营的水军操演,一八六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慈禧太后曾在此检阅水师学堂的操演。<br> “涵虚”一词在园中出现两次,另处是临颐和园东门不远的“涵虚”牌楼上。</h1> <h3>吾片虽拙不掩美——夏月颐和园览胜。</h3> <h1>寿益堂</h1><h3></h3><h1>建于光绪年间,正堂五楹,名松春斋。此处原为皇家药房,一九四九年三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此宴请部分民主人士。</h1> <h1>知春亭与栈桥</h1><h1> 知春亭,顾名思义,“春湖水暖亭先知”。它北有山为屏,南面朝阳,最早报知春到之候物信息之处。此地植有桃柳之树,此树最早知春泛黄出蕾。此地之湖冰也先融化,逐渐荡出春波。</h1><h1> 亭为点景建筑,(可以自成风景)也是得景建筑(在亭内观赏之外的景色)。知春亭不但起点景的作用,也是得景之佳处,此处视野开阔,南、西、北之远近之美景尽收眼中,所以也是人拍照取景的好地方。它又紧傍文昌阁,玉澜堂。1</h1> <h3>吾片虽拙不掩美——夏月颐和园览胜。</h3> <h3>界湖桥(西堤六桥之一,其它五桥是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h3><h1> 界湖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之劫。因处于内外湖的分界处而得名。</h1> <h1>  豳 风 桥(西堤六桥之一)</h1><h1> “豳”,读如“滨”。《诗经》中《豳风桥•七月》里描写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省彬县)百姓农耕蚕桑生产生活的诗歌,诗中反映的劳动场景与豳风桥西面耕织图中水乡泽国、男耕女织的表现内容十分吻合。清末豳风桥西有涵洞,此桥又与北长河(玉河)支流连通,玉河水可经豳风桥流入昆明湖。</h1><h1> 清漪园时代此桥称桑苎桥(苎,音zhu),为避咸丰帝奕詝(音zhu)的名讳改为今名。</h1> <h1>西堤之镜桥</h1><h1>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镜桥又吻合湖水如镜之义。</h1> <h1>西堤之练桥</h1><h1>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景和憩息之用。“练”者,白绢也,也象征湖平如练。</h1><h1><br></h1> <h1>西堤之景明楼建筑(局部)</h1><h1> 始建于乾隆年间,楼之形制取元代赵孟頫所绘之《荷亭纳凉图》。楼名则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一八六0年之后逐渐破败,沦为遗址,一九九二年复建。</h1> <h1>西堤之柳桥(西堤六桥之一)</h1><h1>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建。桥名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西堤多柳树夹岸,故此名也与环境相符,具有诗情画意。</h1> <h3>吾片虽拙不掩美——夏月颐和园览胜。</h3> <h3>吾片虽拙不掩美——夏月颐和园览胜。</h3> <h3>吾片虽拙不掩美——夏月颐和园览胜。</h3> <h1>  园里石舫附近景泰蓝店出售的景泰蓝传统工艺品。</h1><h3></h3> <h1>逆光所拍露出柳荫的半壁桥。</h1> <h1>颐和园北宫门的进出园处。</h1> <h1>在湖面打捞漂浮物的作业工人。</h1> <h1>通过建筑间狭窄通道的游客们。</h1> <h3>我对颐和园园林性质、品质的定位是:大美颐和园,皇权文化的血统与载体,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古建的精品、经典,是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中国园林建造形式的典范。</h3> <h1>颐和园长廊(局部图)</h1><h1> 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14000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和水、清遥四座八面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h1> <h3>我对颐和园园林性质、品质的定位是:大美颐和园,皇权文化的血统与载体,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古建的精品、经典,是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中国园林建造形式的典范。</h3> <h1> 景中有了人物就有了故事。我抓拍下小姑娘自拍后离去的背影。</h1><h3></h3> <h1>站在佛香阁居高远眺,远山近景尽收眼底。</h1> <h1>  从佛香阁处俯视南眺中轴线上的建筑群。</h1><h3></h3> <h1>  佛香阁(底座)及其后的众香界。建筑色彩感很强,金碧辉煌。石栏雕刻精美。</h1> <h1>宫灯及室内装饰保持古香古色的风格。</h1> <h1>  颐和园的铜亭,即宝云阁。(在佛香阁景区西侧,灰褐色是也)</h1><h1> 宝云阁为清代帝后祈福颂经之所,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俗称铜殿或铜亭。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宝云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殿构件柱、梁、椽、瓦、匾、斗拱、脊吻兽、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拔蜡法”和“掰沙法”工艺铸造,将表面处理成蟹青冷古铜色,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h1><h1> 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宝云阁铜殿是园内极少数幸存建筑之一,但内部陈设劫掠一空。一九00牟又遭八国联军破坏,并有十扇铜窗流失国外,一九九三年,美国国际集团公司出资购得并捐赠予颐和园。</h1> <h1>  宝云阁(铜亭)</h1><h1>它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佛香阁东侧的转轮藏及“万寿山昆明湖”石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此处建筑由转轮藏及东西转经亭、“万寿山昆明湖”石碑和牌楼组成的一组佛教建筑群,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帝后们贮藏经书、佛像和念经祈祷的场所。转轮藏景区躲过了1860年英法联军的大火,光绪时大修,2005年再次大修。</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万寿山昆明湖石碑,高9.87米,乾隆的御笔,用的是整块的石头。</span></h1><h3></h3> <h1>  从林木荫翳的空隙间隐约可以望见十七孔桥、南湖岛和部分西堤。</h1> <h1>  攀登上佛香阁的一段阶梯。梯很陡很长,梯的凭栏是用黄绿色琉璃瓦作装饰,与大面积灰白色墙面搭配,显得雅气庄重醒目而不花哨,也符合皇家园林的规制。</h1> <h1>  南湖岛上的叠石以及邻湖通道边上的石栏美柱。</h1><h1> </h1> <h3>紫气东来城关</h3><h1> 始建于乾隆年间,南边石额刻“紫气东来”。源自于老子出关的典故。北边石额刻“赤城霞起”,源自晋代文学家孙绰《天台山赋》中的名句。城关既是点景建筑,又是当年园内分区防卫的关口。</h1> <h1>宿云檐城关</h1><h1> 城关之名意含白云出没房檐。始建于乾隆年间,又称贝阙。城关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一八六0年被英法联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h1><h1> 此关与文昌阁相对,隐含“文武辅弼”。</h1> <h1>  颐和园文昌阁</h1><h1> 文昌阁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颐和园内六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时重建。</h1> <h1>玉带桥。</h1><h1> 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清代与北长河(玉河)相通,北长河南支水经玉带桥流入昆明湖,为昆明湖最大入水囗。清代为御船往来昆明湖与玉泉山的必经之路。</h1> <h1>  绣漪桥,俗称罗锅桥。</h1><h1> 此桥状如玉带桥(体量没有玉带桥大),玉洁如新,有人把二桥比作姊妹桥。从桥阔绰的拱券中可以望见西堤上的景和楼等景点。绣漪桥是颐和园的水上门户,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昆明湖由北向南逐渐收拢, 东堤和西堤在南端汇合於绣漪桥。绣漪桥在清漪园时是一座水门,称作綉漪桥水津门,是颐和园十三门之一,也是经长河(玉河)入园的必经之地。当年帝后来颐和园,走水路的话,从此桥入昆明湖。</h1><h3></h3> <h1>西堤之无亭桥/无名桥/平桥 </h1><h1> 西堤六桥中没有它的名分,此桥建于何时何因我不得而知,景区的游览图也未标注出此桥,它位于景明楼和练桥之间。它和柳桥一样,是连接昆明湖水和藻鉴堂湖水的桥。此桥为花岗岩条石做基础,单孔,上面的桥栏杆都为建国后新建。有人怀疑此桥是走船用的平桥,上面桥板为活动的可以拆卸,以利于过船。现在桥下是闸,调节藻鉴堂湖水水位之用。</h1> <h1>半壁桥与石桥,俗称“双桥”。</h1><h1> 半壁桥位于万寿山北面的后溪河西端,南与宿云檐城关相对,北面通往北如意门。半壁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上有汉白玉桥栏板,现存建筑为清漪园时期的遗构。桥拱比较高大,下面可以通行帝后的画舫。风平水静的时候,半圆形的桥拱与水面上的倒影拼合成一个正圆,犹如一块玉璧。此桥建于乾隆年间,石拱两侧中间有吸水兽(十七孔桥、玉带桥、绣漪桥均没有吸水兽),桥栏板雕有宝瓶如意,象征如意平安。</h1><h1> 有人把没有台阶的桥称作平桥,(北边的那座)说是当年为了利于林彪车通过而专建的,故有人称作林彪桥。</h1> <h1>  颐和园排云门前的云辉玉宇牌楼(或曰星拱瑶枢牌楼)</h1><h1> 此牌楼四柱三门七楼,黄色琉璃瓦庑殿顶,有金龙和玺彩画,是等级很高的建筑。牌楼紧邻昆明湖,是万寿山前山中央建筑群主轴线的南起点。</h1><h1> 牌楼北侧正中枋心题写“云辉玉宇”,表示这里的宫殿是彩云与华丽建筑相辉映的世界;南侧题写“星拱瑶枢”,(说是均为慈禧太后御笔,实为南书房代笔)则是将慈禧比作北斗七星第一星,祥瑞之星,众星捧之。这也昭示颐和园之前乾隆为其母60寿辰所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改建为排云殿,已成为慈禧自己生日的寿礼,供她在园内居住和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h1><h3><br></h3><h3><br></h3> <h1>清漪园时的大报恩延寿寺改为排云殿</h1><h3></h3> <h1>排云者,天界玉宇云外佛香也。</h1> <h1>万寿无疆,是祝愿谁人?乾隆的母亲,还是慈禧太后?——</h1> <h1>排云殿门前的金水桥</h1> <h1>  这些善男信女们每天清晨在此绕着数根殿柱走圈儿,步履缓慢,口中吟唱旋律悠缓的佛教乐曲,眼晴微闭着。他/她们既是健体,又是在修炼性情。性急的人怕难以坚持。</h1> <h1>智慧海</h1><h1> 寓意智慧如海,佛法无边。 其建筑形制与外饰很独特,它位于万寿山最高处。智慧海的前后石额上分别刻有"智慧海"和"吉祥云"的字样。</h1><h1> 智慧海建筑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其墙面上一个个小隔间,翠绿色的琉璃为背景,安放着小佛像共有1110尊,(多数小佛像的釉面已呈脱落的斑块状)上层440尊,下层有670尊,像金色的盔甲遍布智慧海的全身,非常壮观。</h1><h1> 智慧海建于乾隆年间,砖造建筑,建筑内部均以砖石纵横相间拱券砌成,未用一钉一木,是不用梁柱承重的无梁佛殿,因此也被称为"无梁殿"。</h1> <h1>  智慧海墙面上无数小隔间里安放的小佛像造形。</h1> <h1>四大部洲(局部)</h1><h1>四大部洲建筑群位于万寿山正北坡上,是具有藏式建筑特征的佛教建筑。黑、红、白、绿喇嘛塔,代表佛教中的四种智慧。四个大部洲,分别以方、圆、三角、半月四种形状对应着佛家称为“四大”的地、水、火、风,四大部州建筑群正是这种宇宙世界的现实形象。<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按其全园景点布局所寓含的意境,湖中的“一池三山”,东西两堤的牛郎(铜牛)织女(耕织图)遥对,后山的四大部洲建宗教筑群,象征仙境在人间的出现,神仙之地出现在皇家园林之中,这是“天人合一”的直观体现。</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 【百度对四大部洲的诠释】</h1><h1> 四大部洲,又称四洲、四大洲、四天下,是中国佛教中认为的在须弥山周围咸海中的四大洲,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h1> <h1>  我三年前一次来颐和园,景好天好当然情绪也好,就求人帮拍下了这张照片。看自己三年前的照片,身体、精神状态都比现在好。再过三年,回头再看今天的照片,也许会生同感吧。所以,我劝老年人要少照镜子,多看自己两三年前的照片。照镜子只会越照越老,而看老照片,会觉得自己不老,或者永远年轻。这是一种延迟效应,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身心有好处的。不信试试看。</h1><h3></h3><h1> 我只是历史的一位匆匆过客,而颐和园作为人类文明的遗产,可以和人类同寿的。</h1> <h1> 2019/07/15<br> </h1><h3> (我美篇图下的文字,部分采用了美友的文字,以及景区对景点的简介语,特此说明,并向作者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