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连岳一起成长》读后感

K.K

<h3>&nbsp; &nbsp; &nbsp; &nbsp;很久没写读后感了,估计现在只能写出小学生水平。趁连叔的经典理论还停留在我脑海之际,抓紧记录下来。而且正如连叔所说,写作其实是个人思维的体现。怎么想就怎么写,为什么要想那么多排比兴赋、典故双关、坑坑洼洼呢?有空会想想(这需要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没空就快速先写吧,想法最重要。</h3><h3><br></h3><h3><ul><li>概率论<br></li></ul></h3><h3>&nbsp; &nbsp; &nbsp; 之前经常在想,世间是否真的有天意?冥冥中是否真的有那股神的力量或上天之手在操纵一切?有的话,则令我这个无神论者百思不得其解。没有的话,为什么世界上仿佛真的有因果循环?或者“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缘分未到”等等说法?后来读到连叔此书中说道的概率论,才有所领悟——因果循环/报应,其实也是因果关系的体现,这个起因导致那个结果的概率比较大。“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等等,反映的是这类人群中遭遇到该种情况的概率比较大,换言之,自己成了其中的分母。像马云、扎克伯格等,是小概率事件,可以说是不世出的人物。时势造英雄,也有这么一丝概率论的意味。</h3><h3><br></h3><h3><ul><li>印钞机<br></li></ul></h3><h3>&nbsp; &nbsp; &nbsp; &nbsp;一直都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超发、劣币驱逐良币、钱不值钱等等,术语我都知道,背后的道理我却不甚弄懂。后来读到连叔书中提到的“印钞机可以说是政府最邪恶的发明”时,我才明瞭——金本位时期,商品间的交换所依赖的货币数量是基本恒定的、有限的,真正可以度量商品和劳动的价值。然而印钞机的出现,使得一些政府或利益主体在没有足称黄金的前提下,交换到超出他们劳动量和价值量的商品,最终受苦的是整个社会。纸是一文不值的,但当它印上了国家符号时却变得如同金子般珍贵,那一旦政府倒台呢?有价值的物质数量远低于印发的纸币数量呢?所以现在更能理解连叔劝说读者买房的良苦用心。金本位时代已去,要想在现阶段保值,只能是房本位——因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一线城市、中心区域的。而且贷款年限越长越好,这是能勉强对抗时代通胀的手段。另外自己也想通了,有纸币了就尽量用其来交换实际的商品,总比存在银行成为一堆泡水的彩色纸要更有投资价值。小结,一买房,二买东西。</h3><h3><br></h3><h3><ul><li>读人文<br></li></ul></h3><h3>&nbsp; &nbsp; &nbsp; &nbsp;小时候喜欢读各种百科全书和《读者文摘》,大学前我喜欢读小说,大学时迷上了林语堂和梁实秋的散文,读研时啥都读,《三体》和其他英文小说。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连叔的文章,从此便深深爱上。可能年纪大了,不喜读小说、散文了,也不爱听中文歌,总觉得有种无病呻吟;积极快乐、物质实际点不好吗?这是实实在在的快乐。所以转而喜欢读人文经济类的,如《理想乐观派》,或者是一些历经时代考验的经典著作,如Animal Farm.&nbsp;逐渐发现这世上值得读的、有价值、有精华的好书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每次读时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人生不枉如此走一遭,超时空领略到大师的智慧风采。</h3><h3><br></h3><h3><ul><li>时间维度<br></li></ul></h3><h3>&nbsp; &nbsp; &nbsp; &nbsp;毛爷爷曾说过,&nbsp;风物长宜放眼量。当时也是不明就以。直到连叔叙述“世界是四维的,时间也是一种资本”,方才有所领悟。年轻可以多冒险、多试错,毕竟还有时间改,所以要趁早出来工作,本科就足够了。一时的逆境也不是生命的审判,有耐心、有毅力、有勇敢,逐点改变现状,事情肯定会越变越好,这就是主观能动性+时间的威力。像我小时候,从未想到今天可以过得如此幸福,而且这是自己给予、自己创造的稳稳的幸福;童年不幸的经历,反而映衬得现在的我更是cool,人生不枉走一遭,酸甜苦辣都曾尝。前段时间,也异常痛苦,但却一直在做事、在改变,现在回首,惊叹自己居然挺过来的,而且成长远超预期——脸治好了,体检报告显示身体棒棒的,拆迁分到了房,自己又买到了房,工作稳定了,收入提升了,美好的(能够吹一辈子的)工作经历也积累了,还有其他方面兴趣爱好的提升,肉也长胖了快10斤,基本实现了自己毕业前定下的小目标。还有比这更cool的事吗?未来的我一定会过得更幸福,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美好(至少在我死之前),所以更有好好利用时间维度的资本。</h3><h3><br></h3><h3><ul><li>温柔<br></li></ul></h3><h3>&nbsp; &nbsp; &nbsp; &nbsp;读连叔以前的书,感觉年轻的连叔文书比较凌厉,想法时而偏激,怼起读者来也是丝毫不留情,笔笔见血。现在看连叔公众号的文章,以及这本新书,觉得字体行间都透露着理性的温柔。就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辈推心置腹地告诉你道理,而且这都是精华干货;就算是你感觉做错事了,也不会骂你,而是带着你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你力量,给你抚慰。理性、温柔的沟通真是魔力无限,完美诠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nbsp;温柔待人,也被世界温柔以待。参差多态才是世界本源,人生有很多种活法。做独特的自己,不评判他人。不顾影自怜,而是活出自己专属的人生。</h3><h3><br></h3><h3>后记:因为个人公众号被用作学校模联平台了,只能美篇发文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