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李根生</h3> <h3>2019年7月10日北京四十九中学(七〇届)四连一排离校五十年后同学再聚首。</h3> <h3>同学再聚首联谊会在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马俊明工作室举行</h3> <h3><font color="#010101">书法家马俊明挥笔泼墨疾书</font></h3> <h3>四连一排同学圈群主薛斌同学主持联谊会並致欢迎词:今天是建群2个月的纪念日,我太高兴了,四十九中初相识,四十九年再相聚。同学们为同学圈、为此次聚会出谋划策,为联系到更多同学想尽一切办法,找遍所有关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排共62人,现在已经联系到了41人,有32位同学在群,特别是今天有30位同学来参加聚会,有些同学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对大家付出的很多努力,让我感动並热情欢迎同学们的到来。</h3> <h3>东道主马俊明同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h3><h3>马俊明同学:书圣王羲之说:兰亭序佳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欢迎大家到我的工作室,几十年了,大家在社会做着不同工作,特别想找一次把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此次难得给同学们提供服务,祝同学们今天榆快、开心!</h3> <h3>李根生同学介绍了《回忆中学时代》的写作背景,并对同学们的鼓励、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h3> <h3>全体到会同学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著名教育家、作家,四连一排班主任郑老师和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致敬!並重温49年前课堂上的情景,齐声高喊:老师好!此时大家群情激动,眼含热泪,衷心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快快乐乐度晚年!</h3> <h3>联谊会前,薛斌、马俊明、高爱民、岳秀云、孔庆禄、李根生六位同学代表全班看望了郑老师、孙老师。</h3> <h3>群主薛斌同学给老师献花</h3> <h3>书法家、箓刻家马俊明同学把自己篆写的“福”“寿”送给老师,祝老师健康长寿。</h3> <h3>郑老师语录:我很想念大家,谢谢同学们。</h3> <h3>高爱民同学:郑老师不但教我们知识,更教我们如何做人,感谢恩师。</h3> <h3>联谊会上,同学们争相发言,共同回顾四连一排那段最美好的时光,共同祝愿师生情、同学情天长地久。</h3> <h3>久别重逢的老同学紧紧拥抱在一起</h3> <h3>哥们:真的想你呦</h3> <h3>马俊明同学:几十年的风雨变幻,但做人不能变,纯真友情不能变。</h3> <h3>李荣星同学当今妙语:我们都是一样的老小孩,要在一起过家家。</h3> <h3>王耀华同学:50年,可以把青春变成白发老者,可以让曾经的同学变成路人一般,但50年后的同学相聚,却没有一点陌生感,透着一种由心而生的亲切和自然,彼此牵挂在心田。今日再相聚,就像自家兄弟知心的话说不完,姐妹情、兄弟义友谊留心间。</h3> <h3>张景玉同学女儿:叔叔阿姨们,晚上好,我是张景玉的女儿,爸爸手机有问题,她让我替她和大家说一下,聚会我爸爸也参加,明天我会把手机调理好,让爸爸高高兴兴与老同学团聚,多么孝顺懂事的女儿,让人感动。</h3> <h3>呂爱荣同学:50年前,我班同学参加国庆典礼,当拥向天安门那一刻,是高爱民、岳秀云,让我踩在他们膝盖上,我才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都无比的幸福激动,我特别感谢这两位高个子女同学,谢谢你们。</h3> <h3>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分别数十载,今朝重逢忆往昔,老同学聚会照。</h3> <h3>岳秀云同学:感谢马俊明同学,让我们有了这次愉快的相聚。</h3> <h3>郭诚德同学:50年的四连一,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虽然毕业分配天各一方,但四连一深深刻在心里。如今我们已经年逾花甲,最是难忘旧时情谊。亲切问候真情关怀,这就是永远的四连一。</h3> <h3>金秀文同学:高温热不过同学的热情和真情,困难挡不住久违真挚的同学情。</h3> <h3>不忘初心,信仰永存的当年同道,祖国卫士们合影。</h3> <h3>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我班马俊明、韩双亭、曹淑敏、孙桂华、呂爱荣、宋云霄、高文玲、张秋芳、牛维新等同学和其他职工共同承担了制造水晶棺的任务,大家吃住在厂里日夜奋战,马俊明同学还是当年护送水晶棺的工作人员之一,今天聚会,讲起来,仍然按捺不住幸福和激动</h3> <h3>马俊明、李根生同学即是小学同学还是中学同学,又是603厂同事。</h3> <h3>群主薛斌同学、马俊明同学宣布:宴会开始,为友谊干杯🍻</h3> <h3>徐振卿同学:49年前,我们泪别四十九中,泪别郑老师,49年后我们再相聚,多么熟悉的称呼,一张张笑脸,依然亲切,那一声声呼唤,宛如从前,聚会那样的激动,让我们举起酒杯,共同庆祝相聚,期待下一次再相逢。</h3> <h3>赵俊珍同学:夕阳正红,情谊最浓,唱起年青时代的歌,甜蜜在心中。</h3> <h3>孔庆禄同学:回想起同学时代,多么美好,让我们珍惜好时光吧。</h3> <h3>高爱民同学:今天我们又回到了四连一排,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回到那个团结温暖的集体,让我们忘记年龄,开怀畅饮,一吐为快,用我们的真诚与热情,共筑四连一排的未来。</h3> <h3>王满顺同学:烈日骄阳,想学侣无限激荡,都走向四面八方,昔日学侣幼雅浓,今日重逢老成钢。</h3> <h3>王耀华同学:心不老,人就不会老。四连一排同学圈又带我们回到了学生时代,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和遐想的空间,感谢有你。</h3> <h3>赵玉琴同学:小薛斌,能耐大,建群管理有方法,聚会组织真叫好,说出大家心里话。</h3> <h3>王长杰同学:虽然光阴流转,但如今同学们却越来越活泼,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庭院里张灯结彩,紅红火火,真像大宅门里一家人在过年。</h3> <h1>高爱民同学:浓浓师生情,纯洁同学爱,感人的画面,让人浮想联翩,感恩的心让我们联在一起。</h1> <h3>李根生:藏头诗《桃李芬芳》</h3><h3>郑师宝生成大家,马公俊明篆书法,</h3><h3>高徒爱民严传教,邢园艳君姐妹花。</h3><h3>节丝连锦春蚕吐,日磨毕生蚌中砂,</h3><h3>快耕细雕青藤韧,乐见桃李满天下。</h3> <h3>薛斌同学送老师一付眼镜:我给您戴上。</h3> <h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书画研究会副院长、中国网络电视台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四连一排马俊明同学工作室。</h1> <h3>马俊明同学生活照</h3> <h3>高爱民同学也在向书法家的高峰努力</h3> <h3>在书法家工作室感觉就是不一样</h3> <h3>在书法家工作室留个影</h3> <h3>朱志本:四连一排老本气象站站长,每天按时转发天气预报,温馨的提示,出行的指南。</h3><h3>一个人做点好事並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h3> <h3>孙桂华同学,四连一排昔日的“老对付”今朝的“最精细”。感谢你: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美好幸福的回忆。</h3> <h3>周永生同学:谢谢当年在我参军前女同学送我的针线包,五十年了,它照样穿针引线,把四连一排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h3> <h3>邢艳君同学:高兴、激动,让我们把快乐的相聚永远收藏起来,期待下次聚会人更多,以后每年都要聚一次,恳请群主安排。</h3> <h3>马俊明同学:今天窗友的相聚是明天美好的回忆,为大家服务,我高兴、我幸福。</h3> <h1>群主薛斌同学宣布:联谊会结束,聚会圆满成功。这次聚会办的这么好,主要得益于马俊明同学的赞助,精致设计、精心准备、细心操办、热情服务,还为大会早早写好了题目:半个世纪同窗友,一朝相会情更深(诚德诗,俊明留墨)。谢谢马俊明同学!为你点赞!许多同学为这次聚会出谋划策,黙默的做了许多工作,在此为他们点赞!为四连一排这份情意,大家克服一切困难来参加聚会。虽然岁月把我们的容颜变老了,但每一个同学都精神百倍,容颜焕发,充满青春活力,这一切说明在我们心里还是十六岁的花季!谢谢大家盛装出席,谢谢大家远道而来,谢谢大家对群里的支持和热爱,同时希望大家继续联系未进群的同学。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期待我们下次再相聚!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原谅。</h1> <h1>老同学,常想我!一辈子匆匆走过,有你、有我。今日相聚的日子,让我们永远记住,老同学的缘分千万不要错过,不论走到哪里,要常想四连一排,即然是同学让我们相互关照,每天快快乐乐。时空的视线把我们连在一起,友情的纽带必将开会结果,同声相应,让我们再迎接下一次聚守。四连一排我永远爱你!一生为你纵情高歌。</h1> <h1>最衷心感谢马俊明同学为此次聚会做的最周到、最精细、最温暖的安排和提供的赞助!感谢郑老师对同学们的问候和孙老师提供的照片!感谢群主薛斌同学精心的组织!感谢所有参加联谊会的老同学!谢谢!</h1><h3></h3><h1>本篇照片由马俊明、岳秀云、呂爱荣同学提供,部分照片来自于同学圈,一并表示感谢!</h1><h1><font color="#ed2308"> 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2019年7月15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