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的奇缘

绵羊

<h3>我和书的奇缘</h3><h3>杨惠卿</h3><h3>各位看官都知道,世上万事都有个缘分。有的人是有人缘,有情缘;有的人是有善缘,有投缘,更有的遇到的是千里姻缘和天付良缘,而我的这一辈子则是和书结下了一世奇缘。</h3><h3>小的时候听我奶奶好多次唠叨过,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和村里头别的孩子不一样,那是白天哭黑夜哭,抱起来哭放下还是哭。刚抱了孙子的奶奶着急的不行,慌乱之中不知道怎么就抓了一张旧报纸扔到了我的跟前,让我那乱抓的小手抓住了,没想到刚才还嘶嗓破喉大哭的我一下子就安静下来,而且很快就睡着了。正在手忙脚乱的全家人这时一下子悟过来了,原来这小子是喜欢书。我奶奶更是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叫了起来:</h3><h3>“快,快找几本书来给我娃枕在头底下。让我娃好好地念书,长大了考个举人呀,秀才呀,给我们家的大门上也挂个大红匾。”可惜的是全家人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一本书,只好把几张旧报纸迭成书大小放在了我的小枕头下面。其实也是,那时奶奶家徒四壁的家境连肚子都填不饱,哪还有钱买书。</h3><h3>长大的我却没有完成奶奶那个考举人、当秀才和挂红匾的夙愿,却也是十分的喜欢书。特别是成年后,借书、买书、看书、藏书、抄书,甚至写书成为了自己一个最大的爱好。我这一辈子是不抽不赌不偷人,不嫖不骗不打架,烟不抽酒不喝,姑娘媳妇手不捉,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书,只要是和书有关的就十分感兴趣。就连和老伴上街只要看到了书店或者是书摊,我就像是那色狼男人看见了有姿色的姑娘少妇一样,那是眼直腿软迈不开步,想方设法也要去跟前看一看才安心。虽说如今已是年愈花甲,但这个毛病依然没有改,而且还有点愈演愈烈,以至于家里人都嘲笑我是个“书痴”。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各位看官要想知道我这辈子怎样和书结缘,痴情于书又有哪些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h3><h3>第一回 巧偶遇,与书结下一世缘</h3><h3> 一本书,先后读了五十年</h3><h3>我不是神童,奶奶说的枕头底下压书的那一幕我当然不知道,更记不清。但我和书巧遇结缘的一件事我却是记得清清楚楚。</h3><h3>那是我四五岁,但也到了记事的年龄了。我妈妈在大同市的人和美副食店上班,爸爸在雁北地区农委上班。那个时候没有幼儿园,我每天不是跟着妈妈就是跟着爸爸。大人们在办公室里上班办事,我一个人在院子里玩。</h3><h3>有一天,我记得是个下午。我跟着爸爸到了地区农委大院里。和往常一样爸爸进了办公室办公,我一个人蹲在院子里玩。玩着玩着,我看见办公室排房后面有一个大仓库还开着门。心里琢磨着里面有什么,我走到仓库跟前一看,见有一个年轻司机叔叔正在里面修汽车。因为我经常跟着爸爸上班,也算是“小农委”了,和叔叔伯伯们都十分的熟悉了。那个叔叔看见我和我打了个招呼,我也就大着胆子进了仓库。啊,这个房子可真大啊,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看见那个叔叔满头大汗地修汽车,我也就在仓库里面慢慢地溜达。</h3><h3>突然,我发现在仓库的一个角的地上堆了一大堆书,我就急忙跑过去一看,是全都小人书。“啊,这么多的小人书,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啊!”我想也没想就坐在书堆上边看了起来。一本,两本......,我是看了一本又一本,虽说我不认识书上面的字,但小人书里的人人马马也让我十分地留恋。</h3><h3>也不知道过了多长的时间,仓库里的光线暗了下来,小人书上的画像有点看不清了,这才想起了要回家的事。我赶快跑到仓库的大门口,可是门让人给锁住了。后来想,可能是那个修车的叔叔修好车后把我忘记了,也可能是以为我早就出去走了,反正是把门锁住了。看着大门上那个比面包还大的黑铁大锁,我心里一急就用两手颁住大门,把头伸出门外面放声大哭起来。仓库外面的光线也暗了下来。下班了,爸爸找不到我,逢人就问,可大家谁也没有看见,心里急的就像是着了火一样。听人说后面的仓库里有一个小孩子在哭就跑过去一看,正是我。爸爸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钥匙打开了大门,乘他没注意时,我一下就跑了出去,爸爸在后面追,我在前面跑,一直跑到大北街我妈妈上班的人和美商店。</h3><h3>尽管我找到了妈妈,但这一次挨打是跑不了的了。屁股疼我忘了,但仓库里那一大堆的小人书却牢牢地印在我的脑子里。所以脸上泪水还没干我就央求起爸爸:</h3><h3>“爸爸,给我买一本小人书吧。”</h3><h3>几天后,爸爸用一块钱给我买了四本小人书,其中有两本的书名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就是《纪昌学箭》和《在烈火中永生》。</h3><h3>小的时候我家里虽说是很穷,但和一般的家庭相比,读书的氛围还是很浓的。爸爸妈妈都上过几年的学,还参加过工作。虽说“六二”压回到了农村参加劳动,但在农闲时他们也会拿起书来看上几页。我的俩位家长的这些不经意的习惯给我的童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影响了我一辈子。</h3><h3>小人书《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成岗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也正是这个因素,有一本书我先后买了三次,前前后后读了五十多年,这就是罗广斌、杨益言所著的《红岩》。</h3><h3>就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爸爸从村里图书室里借回了一本《红岩》书。在爸爸出门劳动或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偷偷地拿起来看上几页。一看就是江姐和成岗的书,我就更是放不下了,虽然当时有些字还认不全,但书中江姐、成岗和许云峰大义凛然的气慨;滓渣洞、白宫馆狱友们机智勇敢的斗争;李敬原、双枪老太婆沉着镇定的指挥;华为、陈静由天真到成熟的成长;华子良为革命事业忍辱负重的奉献精神都让我对这些共产党人有了更深刻,更崭新的认识。也就是这本《红岩》使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像江姐,许云峰、陈岗、华子良这样一些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称为是共产党员的人,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这些像他们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对于共产党员也从不了解到了解直至最后成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由于读的遍数多,《红岩》中有些章节我都可以背诵下来。</h3><h3>1980年,我在内蒙集宁当兵。就在当地的新华书店,我排了大半天的队又买了一本新出版的《红岩》。回到营房后,我把书包了书皮,从前到后仔细地看了好几遍。在我退伍回乡时,在一名新战友的恳求下我把这本书送给他。我又把书重新包了书皮,在扉页上写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两句话,在欢送仪式上把这本书郑重地送给了这位新战友。</h3><h3>2004年,在一个街头的书摊上,我又一次看见了《红岩》这本书。尽管被武打、言情、卜卦书把她挤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边角,但封面上鲜艳威武的劲松吸引了我的眼球。经过一阵讨价还价最后以12.5元的价钱买回了这本盗版书。以后的几年,只要是和《红岩》有关的书我看到了就买。如《忠诚与背叛》、《魔窟》等。2019年春节期间,儿子女儿带我专门到重庆参观了“歌乐山红岩景区”,实地看到了《红岩》中的“白公馆”和“渣滓洞”。在《红岩》景区我又买了一套《红岩魂》,把公开出版的《红岩》系列的书基本都收集齐全。</h3><h3>说实话,近年来图书市场非常兴旺,各种书籍如武打、言情、怪异及穿越小说铺天盖地,我基本上没有认真地读过。可就是这本读了几十年的《红岩》,却一直是爱不释手。直到今天,书中的英雄们钢筋铁骨视死如归的情节还历历在目,书中的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诗句我还牢记在心,有时就忍不住背诵了起来:</h3><h3>“任脚下响着沉重的脚镣,</h3><h3>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h3><h3>我不需要什么自白,</h3><h3>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h3><h3>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h3><h3>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h3><h3>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h3><h3>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h3><h3>我对着死亡放声大笑,</h3><h3>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h3><h3>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h3><h3>高唱凯歌埋藏蒋家王朝。”</h3><h3>50年来,《红岩》一直激励着我为祖国、为人民努力工作;50年来,我也一直以《红岩》中的英雄为榜样,正直为人,光明磊落,辛勤做事,兢兢业业,哪怕在自己工作生活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也决不做点点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这正是:</h3><h3>秀才举人没当成,</h3><h3>结下书缘学做人。</h3><h3>红岩一书读半世,</h3><h3>英雄为我指路明。</h3><h3>欲知结缘还有如何奇事,且听下回详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