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治疗

郑大一附院腔内血管刘仕睿

<h1><b><font color="#ff8a00">腔内血管外科日常工作系列(1)</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病例分享</font></h3> 男性患者,32岁<br>间断上腹痛4月余,加重伴发热3天<br>诊断:门静脉陈旧血栓,肠系膜上静脉新发血栓<br> 现病史:4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隐痛,偶尔疼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疼痛与饮食关系不大。无发热、腹泻、便秘、血便、黑便,可自行缓解。患者于当地诊治,按阑尾炎给予消炎处理,症状稍缓解。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可耐受并自行缓解,未行特殊治疗。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发热,体温达38℃,余于当地查腹部CT(解放军990医院,2019-7-8)示: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内密度不均,考虑血栓形成;脾脏增大,腹腔网膜密度增高,模糊、考虑炎性改变;盆腔积液。<br>既往史:14年前患者因右下肢静脉血栓行介入治疗。<br> CT显示门静脉左支“消失”,门静脉右支陈旧机化血栓,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新发血栓<br>D二聚体升高<br> 手术治疗:经皮穿刺门静脉右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尿激酶喷洒,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于门静脉右支充盈球囊,经肝静脉途径应用Rups-100穿刺套件穿刺球囊建立门静脉-肝静脉分流通路,分别置入裸支架及覆膜支架建立门体分流通道,经门体分流通道再次行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尿激酶喷洒、血栓抽吸,肠系膜上静脉留置导管溶栓<br> <h3><font color="#010101">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肝静脉血流通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肠淤血,肠管水肿,肠壁增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腹盆腔积液</font></h3> 门静脉右支似见血栓充盈?<br>未见明显血流 门脉左支位置<br>未见明确血管影 门脉主干血栓充盈,<br>管腔增粗,<br>管腔内未见血流<br> 肠系膜上静脉主干血栓充盈,<br>管腔增粗,<br>管腔内未见血流 肠系膜上静脉<br>主干血栓充盈,<br>管腔增粗,<br>管腔内未见血流 肠系膜上静脉<br>远端分支管腔通畅<br> 下腔静脉远端及右侧髂总静脉近端管腔内条状充盈缺损(漂浮血栓)<br>腹盆腔积液<br> 造影显示右侧髂总静脉、下腔静脉远端长条形漂浮血栓<br><br>经颈内静脉于肾静脉开口远心端置入腔静脉滤器<br> 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br>“手推”造影剂显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及门静脉主干“新鲜”血栓<br>门脉左支未见显影,门脉右支陈旧血栓机化<br> 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引入造影导管于肠系膜上静脉远端<br>“手推”造影剂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远端分支血管管腔通畅,血流瘀滞,近端主干内充盈大量“新鲜血栓”<br> 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br>“高压”造影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远端分支血管血流瘀滞,主干及门静脉主干“新鲜”血栓<br>门脉左支未见显影,门脉右支陈旧血栓机化<br> 引入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对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及右支行尿激酶喷洒(20万单位)及血栓抽吸后造影显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及分支血管管腔通畅,血流瘀滞;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仍未见显影<br> 经皮引入球囊扩张导管,于门脉主干及右支内充盈球囊<br> 经颈内静脉肝静脉途径应用Rups-100套件穿刺门脉右支内充盈的球囊,建立门静脉-肝静脉通路<br>球囊扩张肝内穿刺道<br> <p>建立TIPSS通路后(裸支架+覆膜支架置入+分流通道及门脉主干血管球囊扩张)<br>行肠系膜上静脉造影显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门静脉主干及分流通道内大量血栓残留<br></p><p><br></p> <p>经门体分流通路再次引入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对肠系膜上静脉、门脉主干、门脉右支及门体分流通道支架内行尿激酶喷洒(20万单位)及血栓抽吸<br>再次造影显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及右支、门体分流通道支架管腔内血流通畅,少量血栓残留<br></p><p>由于患者经济条件有限,选择较经济的BARD裸支架覆膜支架组合,造影显示覆膜支架选择偏短,未能从肝静脉开口进入下腔静脉,远期可能存在支架近心端“盖帽”闭塞风险;考虑患者以恢复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保护肠管为目的,并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对远期通畅率并无太高要求,故未再于近端补充支架。<br></p> 弹簧圈封闭经皮肝实质穿刺道<br>肠系膜上静脉留置直头侧孔导管溶栓<br> 手术结束患者即感觉腹部胀痛症状明显减轻<br> <h3>出院患者正常饮食生活,无任何不适。</h3><h3>一月余后患者返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术中“顺便”行“门静脉复查造影”,显示支架形态位置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门体分流通道内血流通畅,无血栓残留。</h3><h3><br></h3> <h3>匹兹堡大学</h3> <h3>匹兹堡大学心脏血管中心</h3> <h3>在匹兹堡大学血管外科中心介绍门脉血栓治疗的中国经验</h3> <h3>分享病例即为上述病例</h3> <h3><font color="#01010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率先引进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快速高效解除血栓患者病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Angiojet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生理盐水高压注入流入腔,在导管尖端生理盐水逆向转入流出腔,由此产生明显负压,将血管内的血栓经导管尖端吸入流出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导管同时具有药物灌注功能,可以灌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对于长段血栓或经冲刷后仍残留的血栓,可经导管脉冲式溶栓,以促进溶解松动的血栓颗粒排出体外。Angiojet不但能显著减少溶栓药物使用剂量和溶栓时间,从而降低溶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且可以达到微创的效果。</font></h3> <h1></h1><h1><b><font color="#167efb">刘仕睿</font></b> </h1><p>主治医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开放及腔内治疗。在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栓、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大隐静脉曲张等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深造诣。<br></p><p><font color="#ff8a00">电话:18695808630</font></p><p><font color="#ff8a00">集团短号:626359</font></p> <h1><font color="#ff8a00"><b>李震</b></font><div>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科主任。河南省重点学科(血管外科)、河南省外周血管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血管疾病防治创新型科技团队及河南血管疾病院士工作站负责人。现担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内脏动脉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颈部血管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血管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肿瘤相关血管重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脑防委中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及海医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年鉴(AVS)编委、《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等本专业核心期刊编委及常务编委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三项及省级重点项目多项。<br> 擅长各种外周血管疾病的常规手术、腔内治疗及复合手术,如颈动脉狭窄、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内脏动脉疾病、肢体静脉反流性疾病及血栓的整体治疗、布加综合征等门静脉高压的微创及复合手术。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文章20篇,影响因子超过80点。主编及参编译血管外科专著10部。<br><div><br><p><b><font color="#ff8a00">从事各种血管疾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经验丰富,技术娴熟,重点包括:<br>(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主髂动脉闭塞、股腘动脉闭塞、膝下动脉闭塞的外科治疗等);<br>(2)颈动脉狭窄的手术和支架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等);<br>(3)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腹主动脉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等);<br>(4)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br>(5)糖尿病足的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球囊扩张、下肢动脉旁路重建);<br>(6)血管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br>(7)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手术和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架桥等);<br>(8)肾动脉狭窄、肠系膜动脉狭窄等内脏动脉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fon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p></div></div></h1> <h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3><h3>腔内血管外科</h3><div>李震教授团队</div> <h3><font color="#010101">一站式DSA复合手术室</font></h3> 郑大一附院腔内血管外科是目前我省能单独开展全部外周血管手术及腔内治疗的专业科室之一,在血管疾病种类及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河医院区年手术量达到2500余台,手术量及难度均在国内名列前茅,其中大部分是急难危重患者。<br> 科室配备国际一流的复合手术室和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四个院区拥有多台最先进的数字血管造影机、血管无创检查室和一流的医护专业技术队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0人。<br>  我科对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已达国内外一流水平,利用复合手术室的平台优势,以最小的创伤、最低的费用及最好的效果来满足临床患者的需求。<br>科室注重临床和基础科研的转化研究,目前科室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卫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教育厅项目数项,科研经费两百余万元。科室设有河南省科技厅批复的河南省血管疾病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血管疾病防治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血管外科重点学科、河南省外周血管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及卫计委全国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是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全国委员及河南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专家担任所有本专业国家核心期刊编委及审稿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每年在国内外血管疾病专业期刊发表文章近二十篇。<br>  在教学上,承担着郑州大学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任务;同时接收来自各地的血管外科及血管介入专业医生的进修培训,是国家卫计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科室与国内外血管及腔内血管外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定期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更新知识、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br>  科室动脉疾病诊治范围:颈动脉、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肾动脉狭窄或闭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各种内脏动脉瘤、多发性大动脉炎、下肢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肢体动脉瘤、颈动脉瘤及颈动脉体瘤、外伤导致的各种血管损伤等。<br>  静脉疾病诊治范围:消化道出血及门静脉高压症、布加综合症、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恶性肿瘤、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隐静脉曲张及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微创治疗,胸腹及四肢肿瘤累及的血管重建等。<br>地址: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号病房楼15层<br> <h1><b><font color="#ed2308">了解更多……</font></b><div><font color="#167efb">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腔内血管外科</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刘仕睿</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13733826359</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626359</font></div></h1>

血管

静脉

血栓

肠系膜

门静脉

外科

主干

治疗

动脉

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