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一一广西基础教育乡村名师培养工程第二次集中研修学习简报(和桂亲师组)</h3> <h3> 乡村名师再次聚,培训学习在雨季。<br></h3><h3> 讲座分享都走心,收获满满四方立。</h3><h3> 雷声阵阵穿窗入,愿景徐徐促进思。</h3><h3> 新风唤醒名家梦,课改滋养百位师。</h3><h3> 培训,实际上是一场盛大的遇见,遇见更广阔的天地,遇见更智慧的行者。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提升,一次成长,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h3><h3> 一一题记</h3> <h3> 7月13日,照样的淫雨霏霏,夏风送爽,我们学员们聆听着雨声、怀柔着爽风,轻轻的步入山水大酒店多功能厅,准备迎接广西基础教育乡村名师培养工程第二次集中研修培训最后一天的课程学习。</h3> <h3> 上午课程由我们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韦义平博士讲授、他为我们亲授大家饶有兴趣的《教育量化研究数据收集与整理》课题,韦博士用浅显之语,易懂之声,层层递进,环环剥离,深入浅出,让我们学员们认识了解了有关教育量化数据采集方法、处理工具和处理方法,还举出论文实例,理论联系实际,让学员们兴趣盎然的是文献搜索软件citespace操作演示实用推荐,让我们学员们感悟到大数据信息背景下研究趋向趋势!<br></h3> <h3> 下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马佳宏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接地气课题《教育研究成果表达与论文写作》,马教授教学风格风趣幽默、诙谐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平易近人,能大方大度的融入到我们学员之中,一下午之课,让学员们明晓论文的结构、正文写作思路、观点提炼方法、论文撰写三种常用方法等实用性极强的课程,为我们学员们解决论文创作上的困惑、疑惑、课程犹如及时雨、沙漠之甘霖!!</h3> <h3> 放学后,班委们用十分钟时间在山水大酒店多功能厅举办气排球比赛颁奖仪式,由班长主持,一项组织活动应有伊有末,始终完整,通过气排球比赛,我们不但感受到的是球场上组员们的激昂语、激动语、激情语,铿铿共论组员情;也非是球场上的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锵锵之声团队胜利之声,更深刻领悟到的是团队的培养,组员们的团结,不断升华组员们的抱团意识!!</h3> <h3> 图为获奖后喜笑颜开的和桂亲师组的合影,我们行哦!</h3> <h3> 学员们真诚研修、坦诚的研讨!</h3> <h3> 桂林的雨丝,研修的靓影!</h3> <h3> 刘群芳学员感悟:这次培训,感恩师大教育学部的老师为我们合理安排了报告讲座和分组交流汇报。各位老师的讲座都有高屋建瓴之势,深入浅出之妙,智慧于心之功。他们独特的视角、睿智的思想、谦和的态度、风趣的语言,让我们如饮甘泉、如沐夏雨、感悟良多、受益匪浅。正如“高山仰止,情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定会取各家之长,为我们所用。专家们所阐述的教育观点,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说教,内容深刻独到,理论通俗易懂,引例生动有趣,催人奋进,发人深思,报告无不传达出专家们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闪烁出专家们独特的教育智慧。用学员的话说:这样的培训不仅是思维的碰撞、观念的洗礼,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精神的享受。三年成长规划、微课、微课题的分享交流,是一次次心灵的沟通,思想上碰撞的火花,引起我们的共鸣。在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大家超强的学习能力,不禁让我感慨:“二次研修展才华,个个成为大专家。敬佩诸君多能干,怜吾把尔后腿拉。”</h3> <h3> 学员张振攀第9天研修感言:今天7月13日上午,历经了昨晚的雷电交加,迎着和风细雨的节奏,韦教授给我们在质研究方面提供了非常适用的理论支撑,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为我授课了,上次的神经元搭建记忆犹新,这次我也如饥似渴地聆听韦教授的讲课,深知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的精髓所在,乡村教育的探索迈出坚实的步伐。Profession Wei拨开云雾,用事实说话,呈现了各种方法和各个步骤,我等三生有幸,一次次的研修,一次次的进步,让我对韦教授的英文结合的课欲罢不能,I have many problems,so I'd like to solve them not so far. Everyone has wonderful dreams. You Master has been helping us so much. Thanks! 我们都非常喜欢他的风格,而且他的故事也非常励志。感谢各位!感谢天赐良机!我想,我们防城港的乡村教育必将会迎来硕果累累的秋天。</h3><h3> 广西乡村名师二次研修小感<br></h3><h3> (防港 怡神张)</h3><h3> 八路英华山水驻,</h3><h3> 建瓴博导品经书。</h3><h3> 譬论精深砺教育,</h3><h3> 明眸善睐夯基础。</h3><h3> 十日润理非迷雾,</h3><h3> 万村振兴永信步。</h3><h3> 雨急怎敌东风破,</h3><h3> 名师展技三载路。</h3><h3> 此诗英文版:Emotion of the Second Country Teachers' Studying of Guangxi Province.(Zhenpan Zhang,Fngchenggang City)</h3><h3>Master hands from different Districts in Shanshui Gathering(Shanshui Hotel,Guilin),Doctoral Supervisors led us to surf in thoughts' analyzing. Deep studying Engrieved Education,Bright eyes were good at building the basing.10 days' Theory-absorbing isn't misty,Thousands of countries developing keeps moving. Hurry rain couldn't beat East Wind blowed, Master hands should show talents in three-year-exploring.<br></h3><h3> 黄金十天的广西乡村名师第二次研修之行,增添了桂林山水大酒店的无比生机,美美的雨景中映衬着一群群穿梭的背影,Awesome,Wonderful!Such a happy party!5号会议厅——房间——宴客厅——排球馆——田家炳学院——多功能厅,六个阵地间的徘徊,如仲夏温柔的纤手细数我们百名乡村名师美好的记忆,教授们妙语连珠,学员们潜心思考,真的要感恩相遇!人生中最大的幸事!</h3><h3> 大雨滂沱频顾八天,但风雨无阻,激情不减,相信大伙儿的收获较上一次也多了不少。 我深深地记住了和蔼可亲的教授们的脸庞、笑容灿烂的同学们,也诚心诚意地斟酌导师的高论。我就不一一列举。但我相信珍贵而美妙的精神粮食进入我的胃里,我日后会好好地消化,然后吐出更高质量品质的丝,编织出更多绚丽多彩乡村名师的壮锦。</h3> <h3> 黄舒华学员感悟:忙忙碌碌的教书历程,昨天第一次听到耿涓涓教授教育质性研究中提到与量化研究的区别,今天上午韦义平教授就给我们上了教育量化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下午马佳宏教授的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与论文写作,切身感受到了导师们对我们的课程真的是量身定做,真正的想把我们从教书匠培养成为教育专家!让我们坚定信念,不负韶华,努力践行,做最好的自己。</h3> <h3> 张德锋学员感悟:感恩这次充实、纯粹的研修学习,专家教授们的教诲启迪跟我们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想法、感悟和碰撞,专家与学员间的交流切磋伴着哗哗的雨声汇集成协奏曲,让我们的心灵不断接纳着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虽然这次的培训已接近尾声,明天我们就要返程,回到各自的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相反,对每一位参训学员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在且学且思且感悟中去关注生命、参悟教育,带着善和爱,带着思考,化教育理念为行动策略,并持之以恒去践行。</h3><h3> 最后想说出大家的心声:桂林、师大、教育学部:徘徊千山万水留恋你的美,虽然《雨一直下》我们学习的热情依旧,但是我们仍期待第三次研修能遇上艳阳天!</h3> <h3> 刘丽萍学员感悟:</h3><h3> 怀揣相同一个梦想</h3><h3> 心系乡村教育发展</h3><h3> 勇于追梦同仁</h3><h3> 齐聚桂林共享</h3><h3> 敬慕专家引航</h3><h3> 难忘责任担当</h3><h3> 未来育人征程</h3><h3> 定会一路辉煌</h3><h3> 我把感恩深藏</h3><h3> 只因谢意无疆</h3><h3>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整个桂林城成了海洋,而我们也即将结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十天培训。如果说桂林的这场雨让很多人为之痛苦,那么下午马佳宏教授的讲座《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与论文写作》则无疑是一场甘霖,让沙漠中的我们尽情的吸吮着,马教授不仅给我们介绍了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还用大量的例子给我们阐述了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技巧,大到论文正文的撰写,小到论文标题如何确定更新颖贴合主题,马教授一样样娓娓道来,学员们获益匪浅,让迷茫中的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明白原来做研究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br></h3> <h3> 张宝军学员感悟:</h3><h3> 经过9天学习,大家颇感疲倦。但是今天上午,韦义平博导的讲座巜教育量化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重新点燃了学员们求知若渴之火,忘却了疲劳和思乡之念。下午,马佳宏博导的巜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与论文写作》精彩开讲,他幽默风趣的讲授了研究与写作的要素,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精华。今天的讲座,打开了从事教学研究的窗口,把我们从迷雾中引入了研究的方式、方法及路经上来,为在地方创作研究起引领辐射作用奠定了基础。谢博导殚精力竭,育名师呕心沥血;研修提升引成长,谱乡村教育新篇。</h3> <h3> 学员黎静感悟:“说得没有做得好,写得没有说得好”,下午马佳宏教授讲座《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与论文写作》通过大量鲜活的例子对如何进行文章的写作:从对教育研究成果的认识、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教育论文撰写技巧、修改等全方位的辅导,让雾里看花的我们懂得我们还有诗和远方。</h3> <h3> 秦洪辉学员感悟: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摸索和不断思考的过程,自己去摸索还比较艰辛,但是在马老师今天下午的讲解下变得豁然开朗。对于论文写作有了自己的认识,对于选题、研究方法、文献选择也是有一定的技巧。在课堂上,我进一步了解了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我更知道写论文不是靠有这一套套理论就可以完成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有所学有所想。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多看书多学习,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面。</h3> <h3> 我们是和桂亲师组,是一个团队!来自广西基础教育乡村名师培养工程!我们将走向自己绚彩乡村名师梦,尽展乡村教育美画卷,全谱乡村教学悦耳曲,共唱最美乡村教师歌!</h3> <h3>编辑:张德锋</h3><h3>撰稿:张德锋、刘群芳、刘丽萍</h3><h3>标题:苏建华</h3><h3>摄影:黄舒华、陆楚霞</h3><h3>组员:张振攀、张宝军、黎静、秦洪辉、姚明森、温栋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