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感受呼伦贝尔大草原

丰邑

<h1>&nbsp; &nbsp; &nbsp; &nbsp;以往去草原,不论是乌兰布统还是呼伦贝尔,对草原的感受无非就是《敕勒歌》后半句所描写那样----辽阔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水肥草丰,遍地牛羊。而今年6月底的呼伦贝尔之行,却意外地真切感受到了《敕勒歌》前半句所描绘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奇异景象。</h1><h1>&nbsp; &nbsp; &nbsp; &nbsp;雨过之后,行驶在阿尔山至新巴尔虎右旗的203省道上,环顾四野,360度的景象几乎完全一样——整个草原没有山,也没有一棵树,只是在天野相接之处,天边的蓝天上挂着大朵大朵如同棉花般的白云;离天边稍远处,那些大朵的白云渐次散开,呈现出云卷云舒的画面,而头顶上则是自己行驶了几百公里仍未散去的乌云,整个草原犹如被一顶硕大无比的锅盖笼罩着。面对此景,心中陡增困顿之感,也明白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描述竟是如此贴切。遗憾的是,这种景象和感受无法用镜头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h1> <h1>阿尔山,一座美丽整洁的小城。</h1> <h1>日本人1937年建成的阿尔山火车站,一直沿用至今。</h1> <h1>阿尔山及其周边的夏日之景,而阿尔山的秋色或许更吸引人。</h1> <h1>阿尔山去往满洲里的路上的景色</h1> <h1>套娃广场</h1> <h1>满洲里的旧国门号称“北国第一门”</h1> <h1>满洲里与大连一样,城市名都源自俄语,只是满洲里的俄国风情更浓厚。</h1> <h1>186彩带河景区指示牌</h1> <h1>黑山头湿地</h1> <h1>沿边境国防公路,从黑山头到五卡、七卡,再到恩和,一路风景如画。</h1> <h1>临江屯的油菜花</h1> <h1>临江屯去往莫尔道嘎,途径太平村的百年木刻楞老屋。</h1> <h1>北极村鸡冠广场,建在中国地图的鸡冠之上。主题雕塑是四柱支撑的龙玺,玺的四面塑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h1> <h1>北极村定位广场,推动中间的司南转动,司南停止转动时的勺柄指向,就是自己的祈福内容。</h1> <h1>北极村商业化开发的结果,让游客不会想着第二次去找北,尤其是呼伦贝尔通往黑龙江漠河的公路,弹坑路、波浪路延绵数十公里,让人苦不堪言。</h1> <h1>北红村,才是真正最北的村庄。曾几何时,北极村也就是北红村现在的样子。</h1> <h1>黑龙江北红村附近的白桦林</h1> <h1>根河,鄂温克族驯鹿人的安置地。</h1> <h1>根河到额尔古纳的途中,也会撞上美景。</h1><h3></h3> <h1>额尔古纳湿地,还是挺壮观的。</h1> <h1>雨中拍摄的成吉思汗及他的蒙古帝国全图。</h1> <h1>海拉尔去往阿尔山的途中,更是美不胜收。</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