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助力成长

王敏

<h3>  为提高一线教师的业务素养,2019年7月12日下午,商都县世纪小学开展了“学期末教育教学反思交流”活动。</h3> <h3>  此次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由我校县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谢真道老师进行专题分享。</h3> <h3>  语文学科组的期末教育教学反思交流活动由世纪小学副校长肖素芝校长主持。</h3> <h3>  这次的分享会,谢真道老师把她拜读于永正老前辈著作的心得与体会,和所有老师进行分享、交流。<br></h3> <h3>  一:兴趣。</h3><h3> 于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回顾在学校十几年的语文学习,我最感谢老师的是让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读书、写作、书写的习惯。应该说,是读书、写作、书写的习惯,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守护了我的精神家园,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h3><h3> 谢真道老师和于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她也发出这样的呼声:如果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和能力,那么请保护好学生的兴趣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h3> <h3>  二:手把手、实打实。</h3><h3> 于永正老师说:“教小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h3><h3> 谢真道老师说,她有时候唠叨多了,会不耐烦,气急败坏,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耐心耐心再耐心,细心细心再细心,踏踏实实,带好手上这些毛孩子。不能说“教过了”,也不能满足于“教对了”,要勇敢追求“教会了”,一遍不会教两遍,一堂不会学两堂,要实事求是,给孩子们打好语文的地基,未来才能建起高楼大厦。</h3> <h3>  三: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h3><h3> 谢真道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书中的这样一个片段:</h3><h3>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h3><h3>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h3><h3>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h3><h3>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h3><h3>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h3> <h3>  在交流互动环节,老师们畅谈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好的经验与方法以及遗憾与困惑。思想与思想碰撞出了美丽的火花,让这次分享会骤然别开生面起来。</h3> <h3>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h3><h3><br></h3><h3> </h3> <h3>  这次的反思交流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相信,通过我校教学反思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一定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h3>

教学

语文

老师

反思

学生

朗读

翻山越岭

课文

交流活动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