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崇福是个鱼米之乡,皮草的世界, 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崇福古称语溪,古运河孕育的崇福,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br></h3><h3> 崇福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1100多年建镇史。公元938年,后晋置崇德县,到1958年崇德、桐乡二县合并,崇德县改称崇福镇。</h3><h3> 崇福有繁荣的皮草产业,产业起源于明末清初,21世纪后得到迅速发展,如今“中国皮草名城”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加工和生产基地。</h3><h3> </h3> <h3> 崇福横街依旧保留着浓浓的市井味道,中山公园内的孔庙、吕园和文璧巽塔风貌依旧,横跨于运河之上的司马高桥壮观古朴,城区古建筑和古遗迹保存完好,许多传统地名、街巷也得以保留着千年古镇的历史记忆。</h3> <h3> 司马高桥——崇福镇(也是古运河)的重要遗存之一。</h3> <h3> 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跨古运河。明洪武间(1368~1398年)始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同治三年(1864年)毁,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h3><h3> 因运河改道取直,司马高桥得以保存至今。但也由于桥下的这条河已经淤塞,失去了通航能力,司马高桥也只能孤零零地横跨在古运河(旧护城河)的两岸,默默地与游人一起追忆着昔日的辉煌。</h3> <h3> 昔日,司马高桥两边曾经店铺林立,特别是南岸的店铺更多。南面有豆腐作坊,北面有卖盆、缸等店铺,是崇福镇的闹市之一。(当年的痕迹依稀可辨)</h3> <h3> 横街——静卧在繁华崇德路的南面,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历尽生命灿烂青春辉煌后渐渐老去。密密麻麻的电线如蛛网缠绕它瘦骨伶仃的身躯,水泥路代替了往日的青青石板,唯有现实世界的几个老人安详地生活在这宁静的地方。</h3> <h3> 老街的市井里,藏着老百姓最惬意的生活,也有着最烟火味的幸福。</h3> <h3> 老街上的这些旧宅院,基本上是明清到民国的老建筑。其中这栋宅楼,据说百年前有个叫王顺发的从方家买下此宅,开设铜匠店至五十年代,现居住人是王家后代王宝兴(现已70多岁)。<br></h3><h3> 从那些断壁残垣、斑驳墙面,看得出庄重深沉,虽然老街嵌在现代化新城里显得窄小而寒酸,但仍然显露出它往日的辉煌。</h3> <h3>长生弄老宅院</h3> <h3></h3><h3> 崇福有“七十二条半弄”的众多传说。走进“县街”就如同走进了弄堂的天下,一条条小弄,窄的、长的、短的,亮的、暗的,墙门里的、外的,大弄套小弄……</h3><h3> 如今还保留完整且很有特色的是立总管弄、保安弄和横街号的石门弄。</h3><h3> 保安弄——虽然没有西塘石皮弄那么出名,但保安弄那种悠长宁静比石皮弄更有韵味。</h3> <h3> 立总管弄——南北相向的弄堂,两边高高的古建筑房舍,墙角整齐的石块基座,石块上层层叠起的青砖,显示着悠久的历史文化。</h3> <h3>北大街早点铺</h3> <h3>崇德路口的早市依旧。</h3> <h3>老农们喝茶、卖菜两不耽误。</h3> <h3> 甬道路2号“兴乐茶馆”,也算崇福镇上一家生意很火的老茶馆。在周边生活的老人,每天清晨5点左右就来到茶馆,一边喝茶一边打牌……</h3> <h3>老板娘总是忙碌不停</h3> <h3>茶馆里的百态人生</h3> <h3>茶馆就是“男人的世界”。</h3> <p class="ql-block">聚焦</p> <h3> 早晨如果不想做饭,“咬三包子”口味地道。每天店里新鲜出笼的大包子,总是第一时间被抢购。</h3> <p> 西寺弄圆木匠沈建根师傅,如今传统民间手艺活即将失传,后继无人了。</p> <h3> 房舍陈旧,庭院深深,古老建筑里居住的百姓人家。</h3> <h3> 茅桥埭——曾经繁华。据说:茅桥埭人就是街浪人,从前辰光,茅桥埭光茶店馆就有七爿哩!</h3> <h3>岁月沧桑</h3> <h3>民间习俗</h3> <h3>沙渚桥</h3> <h3> 中山公园——犹如一片世外桃源,据说这地方从前叫西园(私人花园)。</h3> <h3>公园晨曲</h3> <p> 文壁巽塔——中山公园内,为该园重要景点之一。</p><p> 明嘉靖通政使吕希周始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因长期风化倾坍。咸丰三年(1853)宋成勋等募资重建。塔底花岗岩须弥座。塔身六面七层,仿木实心楼阁式。每层有仿木砖雕塔檐,檐下有仿木浮雕斗拱和立柱,三面棂窗,窗门相间。塔顶由相轮和复钵组成的生铁塔刹。</p> <h3> 崇德孔庙——浙北地区唯一现存的孔庙,也是历代读书人朝圣的殿堂,不少学子都曾在这里苦读四书五经。</h3> <p> 这座承载崇福人记忆的中山公园,改建后于2019年6月1日,重新开园,并取消了门票,免费开放。</p> <p> 崇福皮草大世界——总建筑面积36000多平方米,现已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高品位、高档次的裘皮服装、服饰及制品的专业性商城。</p><p> 作为中国皮草名镇,皮草产业一直是崇福的传统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的加速升级,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p> <p> 千年大运河,积厚流广,孕育了无数文化遗产,也滋养各方水土人民,崇福就是其中备受浸润的城市之一。随着大运河的成功申遗,价值辐射,崇福也因运河而发展……</p> <p> 运河绿道——成为城区一条绿色出行、游憩休闲的步行环线,展示了运河人文底蕴、普及城市发展脉络的运河文化长廊。</p> <p class="ql-block">端午运河龙舟赛</p> <h3>春风桥绿道</h3> <p> 春风大桥,发生了沧桑巨变。一座桥的变化,折射出崇福发展的巨大变化。</p> <h3>古运河畔,今非昔比。</h3> <h3>运河夜景</h3> <h3>月下廊桥</h3> <h3>璀璨崇德路</h3> <h3>语溪大道</h3> <h3> 光阴流逝,时代更迭,历史的脚步依旧在这里缓缓徘徊……</h3>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图/文: 王建平</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用自己的视角,平实的画面,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捕捉老百姓的生活瞬间,用影像记录家乡市井文化和城镇的变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