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这样一个班级——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三年级(5)班。<br>有这样一位班主任——纠翠玲老师,默默引领着 孩子们诵读经典。《大学》、《论语》、《中庸》、《道德经》、《皇帝内经治要》、《孟子》。一部接一部……<br>2019年7月11日~12日,孩子们重新巩固复习了俩天经典《大学》的诵读,俩天的诵读复习,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可以通篇背诵《大学》。</h3> <h3>纠老师介绍:《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h3> <h3>《大学》在首章就阐明了明明德、亲民与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它以修己作为治人的前提,把治国平天下作为修己的目的,这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致的。</h3> <h3>《大学》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r>《大学》五步功夫:定、静、安、虑、得<br>《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br>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h3> <h3>静心练习</h3> <h3>传统文化经典思想高尚,指导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文化故事故事引导我们做人,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h3> <h3>“以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我真诚地期望大家融入到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行列中来,让融汇在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根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一位执教半生的老师的心愿。</h3> <h3>每一位认真诵读经典的学生们。</h3> <h3>经典的诵读学习是为我们开启了通向智慧宝库的一扇大门。学习经典,我们知道了古代的圣贤,了解古人的很多故事,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通过学习《大学》,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品行,正其心,修其身,养其性,立其志。</h3> <h3>课间八段锦传统健身锻炼。</h3> <h3>中华文化广博精深,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文化的承载绵延不绝。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h3> <h3>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这就是圣贤经典!<br>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广大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h3> <h3>欢迎更多的有志之士,更多亲爱的同学们,加入我们诵读经典的队伍!<br>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收获更多能量和智慧,获得智慧满满,福慧双修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