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碧水荡漾风荷举,绿荫掩映蝉声长。清池静谧,水汽氤氲,踏着坚定的脚步,带着求知的渴望,今天的学习之旅在清澈的蝉声中开始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雨初晴,闻乐声</font></h1> <h3>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黄大同教授以“音乐人文修养”为主题,为我们做了专题讲座。讲座分为音乐概述、听懂音乐的技巧与方法、 旋律的创作方法与方式三部分。<br></h3><h3> 从远古乐器贾湖骨笛到曾侯乙编钟,在黄教授一字一句的讲述中,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国音乐的伟大成就。礼乐是万物之源,音乐对哲学、医学、天文历法以及度量衡制度均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h3><h3> </h3><h3> </h3> <h3> 黄教授以高山流水的故事、二胡《赛马》《二泉映月》以及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著名“书信场景”为例,形象说明了音乐如何用音响模拟和特征比拟等手法进行情感表达,更阐明了“联想”是听懂音乐的路径,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形象具体,深入浅出,使大家体会到音乐的无穷魅力。</h3><h3> 最后,我们欣赏了《silence piece》的演奏视频,黄教授讲到,评价音乐的重要因素是创新;三次谢幕方可离场是音乐礼仪,一举一动皆是个人文化修养的表现。</h3><h3> 整个讲座,黄教授娓娓道来,我们不仅了解了基本的音乐乐理,而且对它所折射的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水风清,启新知</font></h1> <h3> 上午,我们体会了音乐的人文之美,下午,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丁革建副院长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智慧教育的新时代。</h3><h3> 丁教授以信息技术为主线,从教育问题归因与解决、技术的本质、理解教育智慧、理解教师角色四个方面展开此次讲座的内容。</h3><h3> 基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理性需要,国家提出了启动教育信息化2.0计划。结合这一计划,丁教授详细讲解了八个具体的目标任务,并提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模式向以学为主转变。</h3><h3> </h3> <h3> 在讲解技术的本质这一环节,丁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各种技术,如微课、PPT、有投票器的白板、UMU等,并以UMU软件为例,进行了现场教学。他提出,技术的运用将会极大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阅读中去。<br></h3><h3> 过去的智慧是基于知识经验的决策,而如今的智慧是实时大数据的综合决策,它囊括了个性化的决策施策、标准化的互联互通、可视化的管理应用、数字化的全面感知四个方面。智慧教育能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缩小与专家型教师的差距——青年教师在知识技能传播,学情判断,立德树人的感召力三个方面能力较弱,而智慧教育则能更快的弥补其不足。</h3><h3>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生动,新颖鲜明,给我们注入新鲜的教学活力,让我们受益匪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晚霞明,数峰青</font></h1> <h3> 同道求学不觉苦,一城烟雨一城花。</h3><h3> 五天的学习即将落下帷幕,在结业式上,济南第二十六中学邵艳侠校长代表全体学员进行了总结发言。</h3> <h3> 邵校长说,此次培训圆满结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正值暑假期间,杭州亦雨亦晴的天气,最适宜全身心投入学习,乃为天时;学习在风景秀丽的华家池畔,漫步在富有科技智慧的梦想小镇,乃为地利;浙大专业的服务、优质的课程资源,乃为人和。最后,邵校长表达了对浙江大学领导与老师的感谢,并祝愿各位领导与老师一切顺利,越来越好。</h3><h3> </h3> <h3> 时光虽然短暂,但此次培训却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海纳百川,惟学无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谦逊的态度,不断地追求与探索。<br></h3> <h3>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抵达理想的路上,抬头有清晰的方向,低头是坚定的脚步,回头有一路的故事。</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西子湖畔寻师道 一城烟雨一城花</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