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回顾】青杠坡战役

女红军纪念馆

<h3>  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不久,蒋介石调集川黔滇湘桂数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合围,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会师,企图在乌江以北、长江以南的川黔地区围歼红军。<br></h3><h3> 敌军大兵压境。中央红军决定经赤水河西岸进四川,在重庆以西过长江。</h3><h3> 1月19日,中央红军除留3军团4师在遵义阻敌外,其余兵分左中右三路向赤水方向挺进。</h3> <h3>  1月27日,二局(情报局)获悉川军郭勋祺、潘佐2个旅4个团(实为6个团)向土城这边包抄过来,并抢占离土城东5公里的青杠坡、永安寺、寒风坳等高地,企图围歼中央红军。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得此情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土城战役(青杠坡是主战场)。军委命令3、5军团占据土城以东2-4公里处两侧有利地形,9军团和1军团2师担任总预备队,摆开决战架势。</h3> <h3>  1月28日晨5时,土城战役打响。彭德怀、董振堂分率3、5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潘两旅的结合部发起攻击,战役随之展开,与敌激战于石高嘴、尖山子、老鸦山、猴子垭等高地。川军占据南部更高地形拼命抵抗,战斗异常惨烈。红军经多次冲锋,终于攻下郭旅第8团阵地,随即向永安寺推进。永安寺地处青杠坡脚下的平坝中央,至今遗址尚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当时在此养过伤。永安寺当时是座两层楼的小寺庙,是敌人一个指挥所。为攻占永安寺,红军强攻三四个小时未能扩大战果。郭勋祺亲率第9团和特务营、机炮营以猛烈火力袭击红军,突破了5军团阵地,一直打到白马山军委指挥部前沿,步步向土城逼近。</h3> <h3>  由于情报有误,造成红军决战兵力不够。战斗形成拉锯战,残酷地进行着。</h3><h3>毛泽东当机立断,命在赤水的林彪速调1军团陈光的2师回援!</h3><h3> 此时,干部团在陈赓、宋任穷率领下,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势。干部团个个以一当十,他们冲入敌“模范师”腹地,眼看局势已定,但敌又有增援部队赶来,敌总兵力已达1万2千人。敌援兵源源不断向土城蜂拥而至,军情万分危急!此时,又得到情报,敌强大围剿兵团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面临如此险境,毛泽东召集政治局和军委会议改变遵义会议原定北上计划,撤出土城战役,从土城渡河西进,保存实力,变被动为主动。</h3><h3> 当时土城渡口水面宽200米,水流湍急,要在一夜完成几万人的渡河浮桥并非易事。但在周恩来指挥下,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天亮前架好了浮桥。</h3><h3> 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渡过赤水。此乃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渡赤水。</h3> <h3></h3><h3> “青杠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是共产党军事史最能展现领导人英雄气概的一战。此一役走出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五任国防部长彭德杯、林彪、叶剑英、耿飚、张爱萍,十大元帅中的的七位——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以及陈云、董必武、林伯渠、胡耀邦等开国元勋,500余位将军悉数参战。</h3><h3> 青杠坡战役,是我党有史以来参战人员”级别“最高的一场战斗,也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h3> <h3>  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园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紧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赤水河谷,距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镇2.5公里,距习水县城28公里,距遵义市190公里,距重庆市243公里,周边有蓉遵高速、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省道302,与景区建立有交通连接,区位交通十分便捷,是黔、川、渝乃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阵地。</h3> <h3>  青杠坡整体地形呈口袋状,中间是条狭长的葫芦形山谷,东西最大长度约为3346米,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青杠坡战斗纪念碑、红色文化浮雕墙、烈士陵园、红军医院纪念馆等,是一个集生态观光、教育培训、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扬长征精神,守卫英雄山河!</h3><h3>青杠坡战斗遗址文化园,期待着您的到来!</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杨一才</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胡玉梅</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