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旅一一 魔鬼城

美友2260780

<h3>离开白沙湖185团,我们乘车去克拉玛依。提起这个名字,自然想起一首歌曲,《克拉玛依之歌》。</h3><h3>"漫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h3><h3>没有草没有水,鸟儿也不飞。"</h3><h3>这里的自然环境的确如此。</h3> <h3>  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解放后于1955年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地,现为克拉玛依市区东角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h3> <h3>  传说在50年代初期,有一个叫赛里木的老头,赶着马车在戈壁滩中砍柴,在茫茫戈壁中经过几天的行程意外发现了一个山丘,山丘上到处冒着黑色的液体,但不知何物,他便试着用布蘸了一点擦在车辘里,车轮马上不咯吱咯吱地响了,车子也轻快多了。老人用葫芦带回了一些这种黑色的液体,乡亲们觉得好奇就就四处传开了,当时正在寻找石油的中国石油勘探者听到了消息,在老人的带路下,找到这块这个地方,后来就叫“黑油山”,由此拉开了克拉玛依石油会战的序幕。</h3><h3>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地级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昔日的戈壁荒滩,已建成为一个具有勘探、钻井、采油、输油、炼油、建筑、运输、机修制造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石油工业生产基地和科研、文教卫生、商业贸易、公共事业基本配套的石油工业新城。</h3> <h3>途中导游小乔又讲起一件多年前发生在克拉玛依的一桩惨剧,勾起已忘却的记忆,我记得当时这条消息是在报纸上看到的。</h3><h3>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发生恶性火灾事故,造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其中中小学生288人,干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受伤住院者130人。</h3><h3> 克拉玛依市教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的学生、教师及有关领导共796人参加。在演出过程中,18时20分左右,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从而酿成325人死亡。</h3><h3> 因为那篇报导将现场某些情节描写的非常细致,现场有的家长眼睜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大火🔥 吞噬却无法砍开紧锁的大门。我记得自己是流着眼泪看完那篇报导的。</h3><h3> 好象从那以后各地政府对公共集会场所的安全就开始格外重视了。</h3><h3> 小乔说自那次火灾之后,克拉玛依人口大量流失。小乔哽咽的说自己每次讲这起这个事件都会感情失控,此时我已听到大巴车内的唏嘘声……</h3><h3> 嗯 她又赚了游客不少眼泪……</h3> <h3>我们来克拉玛依是游览魔鬼城。</h3><h3>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h3><h3>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h3><h3> 只不过被戈壁上的风吹过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尤其在夜晚更是如众多魔鬼发出异样的嚎叫😂😂</h3><h3> 所以电影《卧虎藏龙》也在此取过景😃</h3> <h3>走进魔鬼城这里真是漫漫戈壁如无边火海,不见草木,不见飞鸟……</h3> <h3>在魔鬼城里可以远远望见成片的采油机在忙碌着。</h3> <h3>驼队群雕好似回到遥远的过去,似乎让你听到丝绸之路上那悠远的驼铃声,以及商队渐行渐远的背影,将古老的中国与世界连在了一起。</h3> <h3>魔鬼城因为是风蚀雅丹地貌,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就象台湾野柳公园里公主的脖子越来越细……所以魔鬼也是千变万化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