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同里古镇

老李成蹊

<h3>  【回忆古镇游】同里古镇去过两次,一次随团,因雨来去匆匆;一次自由行,还住了一晚。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同里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h3> <h3>  同样的江南水乡,小船摇摇晃晃的在水乡的河道上驶过,清风拂来绿水悠悠,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h3> <h3>  同里始建于宋代,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同里没有周庄那般商业、西塘那般喧嚣、南浔那般避世……这个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水乡古镇有着小桥流水,青墙绿树的生活气息,虽然它距离上海和苏州很近,但似乎繁华和典雅都和它无关,在这水网交织的吴江,同里幽静的如这流水一般,我想,这里就是旧时候江南的模样吧。 而或许,同里并不止只有旧时江南的记忆。</h3> <h3>  正因为她的幽静,又有小家碧玉的气息,这里已是中国影视摄影基地。</h3> <h3>  同里与水有不解之缘。正如古建专家陈从周先生高度评价同里的水:“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在地图上看同里,可以把它想像成犹如一朵睡莲浮躺在水乡泽国,更像是镶嵌在湖泊环保中的绿宝石。</h3> <h3>  再来说说同里的桥。同里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水网纵横,有风格迥异的桥梁四十余座,而且多为自宋代到清代所建的古桥。</h3> <h3>  古镇第一高大的桥为泰来桥(见后),同里人习惯称之为好运桥。其桥面由三块长长的石板铺就,桥有多长石板就有多长,此为泰来桥的一大特点。站在桥上,视野开阔,望尽桥下长长河道,悠悠绿水。这是鱼行桥。</h3> <h3>  在同里明清建筑多,小船小桥多,名人志士也多。在古镇之中有明清时期的宅院38处,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这些建筑大多临水而建,老百姓们也都择水而居,家家户户为了方便,在临水的一面也都修建了石阶,甚至一些有钱人家还会搭建伸向河面的小阁楼,在阁楼上有吊桶,可以随时取水,尤其在阁楼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河边的风光,很是惬意。</h3> <h3>  这是马头墙建筑,据说可以防火。</h3> <h3>  明定同里“前八景”中,不少景观也以水为背景,以水定景,如“九里晴澜”、“莲浦香风”、“水村渔笛”。“后四景”中“罗星听雨”景观,更是以水景为特色,被誉为“蓬莱仙境”。</h3> <h3>  身临同里,不禁感慨,感慨先人们的智慧与闲淡的生活境界。更加感慨,沧桑岁月镌刻在旧房屋上的老时光正慢慢消失。</h3> <h3>  这幢西洋风格的建筑,是民国时留下的。</h3> <h3>  在同里,最著名的建筑为:“一园、两堂、三桥”,一园为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两堂为崇本堂和嘉荫堂。这就是退思园。</h3> <h3>  退思园位于同里古镇中川北路的最右边,大门和普通的江南院门没什么两样,甚至并不显眼,园主任兰生曾经是清末的官吏,因为被弹劾而罢官,回到故土之后,有感于“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古训,而将自己的宅院命名为“退思园”。</h3> <h3>  一进入退思园就可以看到一簇簇青翠的迎竹在随风摇曳,退思园的布局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前宅后院式的格局,而是横向布局,进园的门卫三进厅堂,内宅位于厅堂东侧,这里是院主人和家眷的居住之所,在楼阁之下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院墙之下可以看到南北两栋楼平行并立,在楼阁的东西两侧各自都有楼梯。</h3> <h3>  继续向右侧走便进入到退思园的中庭,进入中庭给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仍然很紧凑。</h3> <h3>  同里的退思园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园内的亭台楼阁及山石都紧贴水面,故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称退思园为“贴水园”。我选了后花园内一幽静处小歇,虽有游客往来不息,但我却能静享这江南精致园林里的优雅与恬静,心无杂念,目无他景,静静的我仿佛入了画。</h3> <h3>  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无价艺术瑰宝。</h3> <h3>  这是古戏台。</h3> <h3>  整个园林贴水而建,别具风格。一个亭子临水而立,称作“水香榭”,专供游人观赏池内游鱼和荷花。</h3> <h3>  退思园中亭台楼阁齐全,集古典园林之精华。</h3> <h3>  建造时园主不讲究园林的气势与气魄,以诗文造园,追求园林的神韵与诗意,各类建筑布局力求精致与玲珑,品味清淡与素朴;二是采用横向建筑,风格独特。一改以往园林都是纵向的结构,而变为向横里建造,由四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自西向东,分厅堂、内宅、中庭、花园。</h3> <h3>  嘉荫堂堂内建筑都有着十分精心的雕刻,它们都有着非常大的艺术价值。这里到处都充满了书卷气息,隐含了文人墨客的理想追求。这里到处都充满了灵性、优雅,在这里静静的享受一下古朴安静。</h3> <h3>  崇本堂就如同一件雕刻精品的艺术品,到处给人一种十分紧凑精致的感觉。建筑布局也很有特色,从门厅到后楼呈前低后高,这样特别容易通风采光,民间把这个称为“连升三级”, 有着非常好的寓意。老宅内现在是水乡婚俗馆,在这里大家可以了解到走三桥的结婚习俗。在这里大家还能欣赏到,晚清时期的旗袍、民国时期的新娘盖头和结婚证,还有新娘的嫁妆,都特别的有趣。这里的砖雕也非常的精致,特别好奇在动乱中是怎么保存下来的?</h3> <h3>  这种花窗是我最喜欢的风格。</h3> <h3>  同里读书人较多,明清时高中进士者众多。这是御史第。</h3> <h3>  耕乐堂也是这里一处有名的景点,充满了明清时期的宅邸风格。里面的景观建筑,以根雕为主,石雕为辅,到处都有一种庄重朴实、高大宽敞的感觉,充满了古色古香。</h3> <h3>  三桥为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三座桥相距不足50米,成品字形排列,有桥中一品的美称,是同理古镇的桥中之宝。据说同里人也有走三桥的风俗,三座桥每一座都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太平桥是主身体的,平平安安就是福;吉利桥是主生意的,大吉大利为祈祷;长庆桥是主青春的,长生不老是愿望。好的,我们今天也来走一走,祈求平安。</h3> <h3>  这就是吉利桥。</h3> <h3>  这里很多店铺还保留着传统的店铺门板,没有了棱角,没有了油漆的光泽,那一片片窄而长的叠靠在墙柱边的门板,它留住了旧日的时光,给人很多回望历史的怀旧遐想。</h3> <h3>  穿心弄是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它其实就是一段特别狭窄的弄巷。这里非常的狭窄,真的是几乎只能允许一人过身。</h3> <h3>  罗星洲是这里的一处宗教圣地,是一处建在水上的寺院。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别样的水乡景色,在这里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息。这是大雄宝殿。</h3> <h3>  这是观音寺。</h3> <h3>  从寺庙出来已是傍晚时分,华灯初放。</h3> <h3>  准备找一茶楼歇息。</h3> <h3>  正好找到同里著名的南园茶楼,此茶楼位于同里镇最南面,在15条河港纵横分割“川”形地形的环境中,它很别致地座落在十字河岔口上。 老虎灶对着南园茶社的正门,重新砌过了,因之少了些旧气,也没有和着茶叶清香的水蒸汽冒出来,烧开水再也用不到老虎灶了,老虎灶只是一种标志和摆设。我们进去围着八仙桌,坐一坐,坐二袖清风,坐一杯清茶。我想此时的我们与这样的同里,是多么和谐自然。</h3> <h3>  这是泰来桥的夜景。</h3> <h3>  古色古香的古镇,经历了多少朝代,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风流;静静流淌的河水,倒映着两岸闪烁的灯火,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但是,小镇可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安详和富足。</h3> <h3>  夜游同里古镇是有着非一般的安静,从未这样用心体会过这种安静!</h3> <h3>  这么安静的古镇走走,的确也是一种享受,你会有种穿越的感觉!</h3> <h3>  </h3> <h3>  听一次苏州评弹,再走一次同里的街巷,与同里的名人再一次交流,同里……本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无法掩卷,就揣在怀里继续重温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