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6月20日,我们10人结伴踏上北去的列车。去往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北极村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北麓七星山脚下,纬度高达53度33分30'秒,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素有“北极村”、“不夜城”之称。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极昼胜景的最佳之处。</h3><h3> 每当夏至前后,这里有近20小时可以看到太阳,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极昼现象,幸运时还会看到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北极光。一天24小时几乎都是白昼,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h3> <h3>哈站准备出发</h3> <h3>火车上</h3> <h3> 抵达素有“金鸡之冠,天鹅之首”“不夜城”之美誉的漠河</h3> <h3>到达漠河站之后,改乘大巴车到达北极村</h3> <h3> 烟波浩淼的黑龙江从村边流过,江里盛产哲罗、细鳞、重唇、鳇鱼等珍贵冷水鱼。</h3> <h3> 北陲第一哨,这所嘹望塔,八二年重建,共有七层,最上面是边防战士嘹望边界的地方。</h3> <h3> 村里的一切,都是中国的“最北”,从最北哨所、最北人家、最北邮局……直到最北餐厅、最北厕所。</h3> <h3> </h3> <h3>中国北极第一家位于黑龙江边,北极村最北部,是居住在中国纬度最北的一户人家,也是中国最北的一家家庭旅馆。</h3><h3>中国北极第一家的居住房屋为“木刻楞”式的小木屋,面南背北,房屋东侧悬挂美国加州中国书画院院长杨墨纯的题字:“中国最北之家”</h3> <h3>最北点北望垭口广场上建有中国陆地北极点标志性纪念碑,此碑取林于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小篆体“北”字,呈三面合围状设计,具有全方位“北”视觉特点和效果。碑体下方中心点雕刻着此地纬度,并用箭头指向黑龙江中心中国的疆域最北点。广场基座上刻有最北点至全国各省会、直辖市、行政区的距离和纬度。</h3><h3>”</h3> <h3>找啊找,找北……</h3> <h3>这辈子终于找到北了!!!</h3> <h3> 村东是圆形的北极广场,兀立着一块“神卅北极”碑。碑堤下面,黑龙江浩浩荡荡。对岸俄罗斯的丘陵断崖与青翠丛林,犹如山水画屏,将这段中俄边境衬托得分外美丽。</h3> <h3>神州北极石碑位于北极村黑龙江岸边,是游人到达北极村以后必到之处。此碑立于1994年夏至。材质为天然花岗岩,碑高28米,正面刻有“神州北极”四个大字。此碑也是北极漠河的标志象征。形成了“南有天涯海角,北有神州北极”的对比。在此留影,便是游人到达北极漠河的鉴证和标志。</h3> <h3>与天涯海角齐名的〔神州北极碑〕</h3> <h3>住在这里等待极光</h3> <h3>我们入住的平安客栈</h3> <h3>极光其实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它源自磁场,产生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它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非常漂亮的自然景观。漠河的极光一般发生在每年的六七月里,同时,并不是每一天都有极光,需要恰当的时期。</h3> <h3>这是15曰出现的极光</h3> <h3>野生大烟花</h3> <h3>与海南三亚海上108米高的南海观音法身遥相呼应的10.8米高的北极林海观音原身圣像</h3> <h3>鄂温克人和驯鹿做了不知道几辈子的朋友了,驯鹿的足迹就是他们的足迹,驯鹿的历史就是他们的历史。</h3> <h3>近距离接触可爱的小萌鹿</h3> <h3>北极星广场建于2002年6月,占地4.5公顷。是人们晨练、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每年五一到十一,每周都有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每年一度的北极光节、冰雪文化节、国际冰雪汽车拉力赛开幕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北极星广场已成为漠河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位于153个台阶之上的北极星雕塑是漠河县的标志性建筑,名为腾飞。</h3> <h3>松苑公园也是当年闻名世界那场火灾“四不烧”之一,当地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森林里主要树种为樟子松和落叶松两种,树木看起来并不如何粗壮挺拨,但树木年龄接近百年。松树笔直挺拨。草木森森,乌鸣阵阵,绿意呈现,悠闲自然。</h3> <h3>尽管并不是所有来漠河的人都能看到北极光,但北极村却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来到了这里就有意外的收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