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践行使命 再创佳绩

美友69976412

<h3>&nbsp; &nbsp; &nbsp;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强大思想动力和价值追求,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总书记的话语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我院第一届“创新发展黄牛奖”和“院杰出青年”获得者们,坚持务实重干谋发展,忠于职守勇创新,坚定信念敢担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在科研创新领域取得骄人业绩。</h3><h5></h5><h3>&nbsp; &nbsp; &nbsp; 时值我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我们要以模范代表为榜样引领,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筑牢理想之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锤炼高尚品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弘扬新风正气,严格自我要求;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推动全院上下创先争优,在中原更加出彩的进程中谱写我院更加华丽的篇章!&nbsp;</h3> <b>&nbsp; &nbsp; &nbsp; 李中贤</b> 理学博士 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从事有机合成及精细化工的应用研究工作。<br>&nbsp; &nbsp; &nbsp; 李中贤同志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资助,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10余篇,被他引160余次。完成横向研究或成果转化项目5项,完成与平煤神马集团、森永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嘉兴北化高分子助剂有限公司等合作,获得企业研发经费365万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N-氨甲酰谷氨酸的合成新工艺,2018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并进行技术转让; 2012年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14年被评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多次获得“河南省科学院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b>&nbsp; &nbsp; &nbsp; 张伟 </b>研究生学历 高级工程师 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作。<br>&nbsp; &nbsp; &nbsp; 张伟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工作中勤奋务实,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他先后主持完成科技攻关项目、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省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工信部信息化发展专项等10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软件著作权13项。主持完成省科技攻关“基于北斗技术的智能农机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集RTK差分解算技术、高精度终端、亚米级精度为一体的智能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连续多次获得所级、院级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标兵,省电子信息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获省直单位“安康杯”先进个人。 <b>&nbsp; &nbsp; &nbsp; 鲁鹏</b> 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br>&nbsp; &nbsp; &nbsp; 鲁鹏同志在思想上,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在工作上,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篇, 2014年获省第一届优秀青年地理工作者奖等等。同时,作为地理研究所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此研究方向连续获批建设河南省数字环境考古特聘研究员岗位、省数字环境考古科技创新团队、省数字环境考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空间考古与遗产保护院士工作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郑州分中心等科研平台,地理研究所数字环境考古研究方向现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 <b>&nbsp; &nbsp; &nbsp; 王志伟</b>,男,1980年生,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团队主任。<br>&nbsp; &nbsp; &nbsp;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世界银行赠款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获省留学人员科研择优项目资助、省博士后科研项目启动经费一等资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30多篇,EI收录11篇,获得省自然科学学术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合著2部;获得国际专利公开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4项。<br>&nbsp; &nbsp; &nbsp; 2015年被评为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人选;2016年被评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7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代表生物质能源方向的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是该年度全国地方科研院所及省唯一入选人员;201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千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nbsp; &nbsp; &nbsp; <b>霍二福</b>,男,1981年生,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2011年7月到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现任公司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室主任。多次获得公司和河南省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br>&nbsp; &nbsp; &nbsp; 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和新材料中间体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院重大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自选项目20余项,获授权国家专利7件,申请发明专利12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9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著作1部,发表EI收录、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2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河南省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年产100吨催泪弹刺激剂CS工程项目;2017年河南省新型功能材料创新型科技团队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b>&nbsp; &nbsp; &nbsp; 常德政</b>,男,1983年生,中共党员,硕士,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2008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7月进入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先后取得注册环评工程师资格、清洁生产师资格、注册环保工程师。<br>&nbsp; &nbsp; &nbsp; 2013年,任环评室主任以来,为公司创造产值共计4000万元以上。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项目12项;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6项,组织和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5项;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科研项目5项;申请并取得专利4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郑州市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雾霾源解析及防治技术研究”,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鉴定,并荣获2018年度河南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

河南省

获得

科技

项目

发明专利

完成

授权

学术论文

二等奖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