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游记】甘肃古岩画考察记行

雅馨

<h3>文字:雅馨<br>图片:雅馨<br><br>游牧民族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曾在我国北部,中亚、西伯利亚等地长期生活。</h3><h3><br></h3><h3>透过历史尘烟,放眼西北无垠大地,先秦时期,这里生活着羌、戎部落,之后,大月氏在此定居,再以后,匈奴驱走月氏,占据此地。西汉,霍去病两次攻打河西走廊,把匈奴驱赶到贝加尔湖畔。<br></h3> <h3>除了书籍告诉我们历史,逐草而居的马背民族,习惯用图案将部族的生活情境刻录在坚硬的岩石上,形成一处处历经千年的岩画。</h3><h3><br></h3><h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岩画的国家。大约2300年前,《韩非子》中最早提到了岩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岩画,史称最多,地域最广。</h3> <h3>不唯少数民族生活的北方地区,在中原也发现了大量的岩画群。但是在我国,岩画研究却是十足的冷门学科,长期以来乏人问津。这方面,俄罗斯做的研究更加深入、广泛。</h3><h3><br></h3><h3>俄罗斯广袤的大地山川,分布着不同时代的岩画,在世界岩画分布中占有重要位置。历史上游走在欧亚大地的匈奴等马背民族,使西伯利亚岩画与我国北方岩画有着天然的联系。</h3> <h3>2019年7月3日,我有机会随同中俄专家一行参加 “靖远吴家川野马滩岩画群考古活动”,4位俄方专家来自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h3><h3><br></h3><h3>中方专家是来自兰州财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甘肃网、武威电视台的几位专家教授。早上5点钟起床,6点半集合,在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中,专家们在车上已经展开了学术交流。</h3> <h3>第一点突出的感受,俄罗斯两位专家中文非常流利,特别是年轻的美女博士玛利亚不仅听得懂普通话,能恰当地说普通话,还能将甘肃方言准确地翻译给另两位俄方教授。</h3><h3><br></h3><h3>第二个明显的感受,几位俄方教授对我们中国的岩画了解得非常透彻,是名副其实的专家,让我非常敬佩。</h3> <h3>9点左右,赶到了吴家川岩画遗址,早有联系好的靖远县博物馆张馆长等人等候。此地周围遍布裸露的红砂石岩丘,岩画刻凿于一座巨大的红砂岩断面上,它紧挨国道,周围的荒地有推土机、铲车施工,正在兴建、扩建工业园区。一般人路过此处,不会察觉这里有两千多年前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h3> <h3>吴家川地处黄河以北,背山面河,地势平坦,远在两千年前,这里水草丰茂,山川秀美,是游牧民族的理想生活之地。</h3><h3><br></h3><h3>吴家川岩画是那个历史时期人类游牧生活的真实缩影,也为靖远乃古西戎与北羌游牧地之说提供了实物见证,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h3> <h3>据张馆长介绍,这个岩画遗址属于县级文物保护级别。虽对岩画遗址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面对已经开工和正在建设的工厂,保护难度很大。</h3> <h3>考察完靖远吴家川岩画,下一目的地是景泰,行程130公里,行驶两个多小时,路两旁是舒缓的土山和草地,近几年雨水充沛,这片山川也显出葱茏之貌。近景泰,山越来越秃,路边多处壁立的陡崖呈现雅丹雏形。</h3> <h3>到黄河边,河对岸的山寸草不生,在中午强烈的阳光下显得焦渴无限,山脚下的河边有树木和玉米田,为黄秃秃的荒山和滔滔流动的黄河水点缀一抹绿色。</h3><h3><br></h3><h3>连日降雨,河水暴涨,已不能通船,无法到对岸考察岩画,近在迟尺,只能望河兴叹。</h3> <h3>返程,找地方吃午饭。早上5点多起床,有人甚至没有吃早饭,一直到中午一点多才在平川饭店吃了中午饭,还要赶路,仍然是简单用餐,每人一盘拉条子,不管丰富,只管饱腹。</h3> <h3>赶路,大家都困得人仰马翻,昏昏欲睡。同行的高教授突然叫停车,说看到了羊。原来高教授在疾驶的车上看到路边一块石头上有山羊岩画,这真是火眼金睛!</h3><h3><br></h3><h3>一行人爬坡来到大石头跟前,果然有几处岩画,这也算是没有看到景泰岩画的补偿了,而且这处岩画很可能是首次发现,更有意义。</h3> 赶路,要在下班前赶到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俄方专家都是考古研究所的学者,难得来一次兰州,他们特别想看看我们的考古研究所。研究所内禁止拍照,不允许带包进入,这里的文物经研究定性后送往各博物馆,带有一定保密性。 <h3>文物会说话,但要看你能不能听得懂,能听懂多少、感悟多少,全看自己的知识储备。于我而言,这一行早就给自己定好了目标:多看,多听。考察结束后,还需多查资料,消化吸收。那些惊鸿一瞥的古老岩画,那些孜孜以求研究岩画的学者,足够我感悟良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