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中国道路》观评

爱戏曲

<h3>电视纪录片《中国通史》第一集《中国道路》观评</h3><h3>韩同常</h3><h3>2016年发布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百集电视纪录片——《中国通史》,通过影像和解说,图文并茂地再现和论述了中国历史,这对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明自信,对促进中华民族继续伟大复兴,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意义。</h3><h3><br></h3><h3>然而,一切历史作品都是历史的再造而不可能是还原,何况,本纪录片在史料基础上的解说与论述,必然存在难以自圆其说和不能接近真理的个别谬误,这是需要指出来的。纪录片《中国通史》第一集《中国道路》试图高屋建瓴地总结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延续之路,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制作者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使“道路辨识”出现了偏差。</h3><h3>一、“中国道路”不该从孔孟和春秋战国讲起,应该至少从原始公社晚期和三皇五帝开始</h3><h3>《中国道路》无视孔子之前大约3000年到5000年即距今5500年至7500年中华上古、远古文明之路的探索与延续,仅仅局限于孔学儒教和诸子百家思想学说与文明道路的大辩论、大碰撞,并与西方“轴心时代”思想哲学相对比,这是没有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也没有跳出“儒教中心主义”的窠臼,事实上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h3><h3>远古、上古中国道路的探索与传承,并不主要依赖某些专业研究者、思想家、哲学家的聚众讲学、著书立说,而主要依赖中华先圣、先祖、先民的口传心授、有效治理和文化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战天斗地、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精神品格,是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演进的。孔子绝不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位圣人,也绝不是最后一位圣人,三皇五帝三代圣王都是不朽的中华圣祖。伏羲皇创《易经》,中华民族以变应变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化根深蒂固;黄帝以战止战、主动融合东夷、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各游牧文明,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大一统传统,中华天下中心观念源远流长。</h3><h3>道路探索与调整永无止境。孔子及诸子百家无疑是面临中古夏、商、周以来数千年之大变局,对中华道路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的代表人物,同样进行思考、探索与大胆实践的代表人物还有很多、很多,包括中华历代天下共主和各诸侯国、四裔周边附属国君王、官吏和百姓。在这个大变革时期,最成功的中华道路探索者、实践者、创新者、集大成者应该是秦始皇帝嬴政,而不是孔圣人。新中国若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片面尊孔,必然倒向礼教、理学和片面和合主义,这是没有出路的。</h3><h3>二、《中国道路》对秦皇汉武、隋唐强势大帝评价不高,对投机取巧、通过兵变黄袍加身的弱宋宋太祖却口称“伟大”,厚此薄彼,彰显对礼、法认识模糊</h3><h3>纪录片制作者内心可能尊崇“成王败寇”的庸俗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对秦始皇帝嬴政开创的中华封建专制帝国文明新时代延续两千多年、断续相加领先世界文明1500多年的历史事实视而不见,却幸灾乐祸地津津乐道于大秦皇朝“历15年而夭亡”,以此否定法家、法治和新兴地主阶级继续革命思想路线,并为孔学儒教礼制和礼治占据统治地位提供根据。制作者似乎只迷信“一个家天下政权只有家族存续数百年、上千年才是成功”,实际上,大秦皇朝法治和大一统成果才是中华文明的兴盛之路和坚实基础,孔学儒教周梦只是我们文明大厦的“粘合剂”而已,不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h3><h3>《中国道路》对公元前89年汉武帝发布《轮台罪己诏》改变国策一事加以放大,用“好大喜功”否定了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巩固国防、保卫先进农耕文明的历史伟业,用晚期(公元前87年汉武帝逝世)的休养富民之策否定他大半生的积极进取国策,这就像有人用改开否定社革和继革类似,是为了否定而否定,是脱离历史阶段和不顾主要矛盾的片面之见。</h3><h3>《中国道路》也看到大秦的郡县制取代血缘世袭分封制、大隋科举取仕、大唐包容发展的进步意义,但是没有指出这些都是法家和法治的胜利,是地主阶级继续革命的胜利,而是片面指责“强汉、盛唐家天下皇朝也没有永远维持下去”,为此,又归因于孔学儒教礼治不够。我看这是苛求,也是开错药方。一个专制帝国皇朝不可能永存,历代农民起义客观上促进了政权更迭和制度创新。贯彻孔学、儒教礼治很彻底的两宋王朝,事实上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异域文明兴旺发达并超越中华军事政治文明的尴尬时代,虽然经济科技人文之光在宋代依然闪耀。可见,孔教礼治并不堪大用,至少不能完全代表中国道路。</h3><h3>总之,《中国道路》指出的“礼治、法治有机结合文明之路”,并没有切中要害,应该由法家、法治统领儒家、礼治,而不是相反。</h3><h3>综上所述,《中国道路》所阐述的中国文明之路,从起源到演变,都不仅仅是孔学儒教之路,也并非当代中国的必由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融合古今中外文明的精华,坚定地走好社会主义之路,才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正确体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