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水清流绕吾庐

崔志远

<p class="ql-block">在广饶县西南部,曾有一条古老的河流--渑水,她静静流淌几千年,滋润了大地,哺育了人民,积淀了文化,传承着文明。</p><p class="ql-block">渑水发源于临淄齐故城西,平地涌泉,汇聚成池,称“申池”,邻近的城门也就称作“申门”。明代诗人于梦菊描述申池说:“雨后松泥屐齿粘,渑源乍觉水清添。桥南一带垂杨柳,恰趁风前挂酒帘。”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渑水由南向北,经长胡同、邵家圈,至王青庄南分为两支,北流广饶者为渑水,西流经梧台入画水者为系水,故有渑、系同源之说。渑水流域齐文化内涵丰富,《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记载:晋昭公与齐景公在宴席上投壶饮酒,齐景公说:“寡人有酒如渑”,炫耀其储酒之多。</p><p class="ql-block">《淮南子》载:“易牙善调五味,渑淄之水尝而知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名厨易牙,他擅长调味,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法操作烹饪的庖厨,技艺高超,后被厨师们尊为祖师爷。易牙对于味道有惊人的鉴别力,传说当时有人问孔子:把不同的水加到一起,味道如何?孔子道:即使将淄水、渑水两条河中的水混合起来,易牙也能够分辨得出。这也是成语“先辨淄渑”(泛指事物融合后难以分辨)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乐安县志》载:渑水行境内十余里,宽三丈,深三四尺,势极纡曲,俗称九曲十八弯。渑水自张郭店入境,蜿蜒北行,于拐子村拐向西北,历杨赵堡西南(今分为杨家、赵家、东西堡)入博兴境,汇入时水(今乌河)。渑水千载润广饶,蜿蜒十里泛清波。先秦时期,齐地气候温润,渑水河鱼虾成群,清澈见底;两岸土质肥沃,盛产荸荠、莲藕等水生植物和水稻等农作物。沿河农家春日引水洇地,银光闪闪,夏日荷花盈塘,稻谷飘香,呈现出一派鱼米之乡的江南景象。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渑水河还是水流潺潺,荷香阵阵。</p><p class="ql-block">广饶自古为齐文化的核心圈,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古老的河流流淌着历史。《史记•鲁仲连列传》记载:鲁仲连谓“田单黄金横带,骋于淄渑之间”。说的是淄、渑东西并流,广饶介其间,田单黄金横带,意气洋洋,“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在广饶这一尚武之地战备训练,纵横驰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齐愍王时期,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临淄沦陷,危亡之际,田单退守即墨,以火牛阵大破燕军,然后乘胜追击,收复失地七十余城。田单一战成名,拜为相国,封为安平君。</p> <p class="ql-block">地灵则人杰,渑水河畔名士辈出,俊彦星驰。王辟之,北宋哲宗时任忠州知府,“拊养柔良,锄治奸滑”,以廉洁勤政、务实爱民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时人的爱戴。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政声政绩俱佳。退休以后,王辟之于渑水河畔结庐而居,他经常和喜欢文学的朋友们聚谈,追古抚今,敲诗斗韵,交流一些风土人情和官场趣闻。后来他把这些故事整理成了《渑水燕谈录》十卷,其中有不少关于广饶风物的篇章。《渑水燕谈录》在文史学界非常著名,是研究北宋史的必读之书。书中有对“瓦当”的最早记载;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关于“三苏”并称最早也源于此书。另外,“开卷有益”、“高下其手”两个成语也源出此书。</p><p class="ql-block">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辟之退而不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在册,传承后人,很有历史担当和垂范精神。</p><p class="ql-block">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名的家风家训都有这一要求。采菊东篱下,邻里话桑麻,王辟之老骥伏枥,于渑水河畔修篱种菊,晴耕雨读,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堪称人生楷模。老子说: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俭就是省;佛家讲“惜福”,惜也是省;儒家讲“礼,与其奢也,宁俭”、“饮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也是俭省。勤俭不是一时节约,而是一世的坚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家风如春雨,润物于无形,相信王辟之的后代子孙肯定会恪守祖训,宏扬祖德,优良家风繁衍延绵,发达昌盛。</p><p class="ql-block">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有人无利而不往,恨不得天下美食任我享,世间美女皆我拥。有的贪官整箱子的金钱从来没有开封,茅台酒能拉出好几车,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最后自绝于人民。物质财富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而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源于我们是怎样的人和追求的方向。本着极简主义的生活原则,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通过实践断舍离,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才能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p> <p>一石击起千层浪,一滴污水染清贫。我们要向王辟之这样的先贤学习,勤勉做事,清廉为人。莫饮盗泉贪婪之水,不负渑水清流之名,耐得住清贫,扛得住诱惑,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以良好的人格力量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赖。渑水似有意,荡漾绕吾庐。天雨伴开卷,空晴勤荷锄。只有这样,老了以后我们才有资格与别人说说那些云淡风轻的过往,才能笑对生活、笑谈人生。</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9-07-09</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