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眼看世界,“启程”伦敦行 ——旗城学校走进Becket Keys High School (Part 1)

🌿✨

<h3>7月6日,下午一点三十分, 旗城学校北门。</h3><h3>孩子们大包小包加上背包,在父母的殷切关注下,集合并开始了暑假的研学之旅。多日酷热的天气反而在我们启程时开始下雨,像极了久旱逢甘霖的畅快,旗城的学子们一路向北,前往伦敦。</h3><h3><br></h3> <h3>晚九点,北京T3航站楼。</h3><h3>到达机场的时间尚早,我们的航班在凌晨一点五十起飞并转机多哈,然而孩子们没有一丝困意。大家大概是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好奇又紧张吧。</h3> <h3>排队井然有序,应该得益于出发之前开的若干个小会😊闫祖豪同学每每昂首挺胸的第一个站到队首,我都忍不住感慨:哇,少年~</h3><h3><br></h3> <h3>排队托运行李拿登机牌。</h3> <h3>航站楼外的景色。</h3> <h3>给孩子们拍个照。嗯,背影不错(*๓´╰╯`๓)♡</h3> <h3>跟背景融为一体的张校长😁</h3> <h3>晚上两点十分,卡塔尔航班上。</h3><h3>中东的飞机✈️还不错,虽是经济舱,软硬件一应俱全。抱枕,毯子,眼罩,袜子,耳塞。大家开始还比较兴奋,孩子们凭着对电子产品的敏锐很快找到了电影🎬欣赏。</h3> <h3>飞机餐也还算好吃,饮品随要随给。</h3> <h3>飞机上还可以连接限时免费的无线wifi。</h3> <h3>景色总在不经意间。</h3><h3>倒时差从上飞机的一刻开始,一觉醒来,风光旖旎。</h3> <h3>到达多哈后转机伦敦。7月7号这一天,我们过了31个小时。从北京到多哈,从多哈到伦敦。孩子们觉得累,说一次就坐够了飞机,其实转念一想,求学的路哪条是轻而易得的呢?</h3> <h3>排队等待入境工作人员的询问。练习英语,从入境开始~</h3> <h3>顺利入境完毕。走出机场后大巴送我们到South Gate的一个集合地点,寄宿家庭早已在等待迎接各自的孩子们。送完每组家庭之后我们也回到酒店。</h3><h3>一张拍摄于酒店前的照片。</h3><h3>已经晚上八点,但还是阳光灿烂~</h3><h3>暗自内心打气:“明天,就要开始新的挑战了。”</h3> <h3>英国的楼层称呼与我们略有不同。下楼时我按到一楼结果发现没有前台,还是酒店房间。突然想起英国的一楼其实是二楼。而真正一楼的标注是“0”楼,英文中可以称为ground floor.</h3> <h3>早上七点半。集合地点。</h3><h3>插班学习期间每天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和伙伴们一起去学校。</h3><h3><br></h3> <h3>来自大巴车上拍的风景~</h3> <h3>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校长助理给孩子们介绍了各自的影子伙伴(buddy)。英国的孩子们都非常热情,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的行为方式。直奔目的,快,准,直接。省去高谈阔论,你们来学习的对么?好,进教室。</h3> <h3>我们也收到了来自校方准备好的课程表,跟着中方的学生插班听课,学习英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堂设计。</h3> <h3>8:30到9:20是英国学生的第一节课,这所学校通常用来自习。写作业啊,复习啊,预习啊之类的。9:20是第二节课,下课后会在学校的餐厅dining room 吃一些小的甜点,当然这是付费的。</h3> <h3>每天的10:35到11:00是tutor time班会时间。第三节课从11:00到11:50。第四节课从11:50到12:25。之后,是午饭时间。为了避免拥堵,校方安排中方师生一般会提早下课去吃午餐。午餐时间对于英国人并不算一天的正餐,通常迅速解决,有的学生也可能从家里带一些三明治之类的作为午餐在校园里吃完。</h3> <h3>fish and chips 炸鱼和炸薯条</h3> <h3>孩子之间的友情,大概总是直接又纯正。中午休息的空档大家就融洽相处在一起,孩子们也纷纷和伙伴们开启了自拍模式。</h3> <h3>下午的课程从1:30到14:20开始第五节课,第六节课从14:20到15:10.放学之后每天学校会有不同的课外活动,比如戏剧,数学俱乐部,女子板球之类。</h3> <h3>英国的学生们在进行戏剧排练。</h3> <h3>真正的英国课堂是怎样的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