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7月8日,我去拍摄了如意河。呼和浩特市如意河曾经叫东河,河流源头来自哈拉沁沟,由北向南经呼和浩特市东部(现称如意开发区)进入小黑河(现称银河、滨河),然后汇入大黑河注入黄河。如意河(东河)原本是季节性河流,曾遇断水,被严重污染。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市政府对这条河进行了彻底的整治。目前,环城水系得到了很大改善,缓解了生态系统,提升了城市形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特色。如意河花草芬芳、林荫小道、为闲暇晨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清爽健身的场所。 如意河是呼和浩特人的骄傲,在避暑消夏时节,有清澈见底的宽广水面,有大型休闲娱乐文化广场,有水柱高达172米的音乐喷泉,有奇妙壮观的水幕电影……是许多外地游客来呼和浩特观光的必选之地。</h3> <h3>2017年7月8日拍摄</h3><h3><br></h3> <h3>如意广场</h3><h3><br></h3> <h3>2017年7月8日拍摄</h3><h3><br></h3> <h3>这里是如意河的源头哈拉沁沟段,正在施工中。</h3><h3><br></h3> <h3>2017年7月8日拍摄</h3><h3><br></h3> <h3>2017年7月8日拍摄</h3><h3><br></h3> <h3>这里是如意河的结尾段,再往南就是银河段。</h3><h3><br></h3> <h3>这里是银河的源头。</h3><h3><br></h3> <h3>关于真实的呼和浩特的河流景观!</h3><h3>作者: 责任编辑:张雨婷</h3><h3> 大小黑河,早在南北朝时,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即有记载。一条被称作芒干水,一条叫做武泉水。我国隋唐之际的地舆志书上,又曾将芒干水即大黑河称为“蒙水”。到了辽代,才正式将蒙水称为黑水。以后历代沿用下来,元时是黑水、黑河并称。明时分“黑河二”,但并未明确大小黑河之称。直到清代才分称为大、小黑河。大者蒙语叫作“伊克土尔根河”,小者叫作“巴哈土尔根河”(《归绥识略》)。</h3><h3> 唐末诗人柳中庸【征人怨】诗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其中,金河、青冢、黄河、黑山都在内蒙古这一带,金河即黑河。</h3><h3>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宠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也是吟咏这一带地方。</h3><h3> 大黑河发源于卓资县十八台镇,境内全长87公里。流经卓资山镇、梨花镇、旗下营镇,进入呼和浩特市后,汇入黄河,年均河水流量1.1亿立方米,是黄河水系流经河套平原最大的支流。</h3><h3> 大黑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古时水草丰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多次战争发生在这里,由契丹建立的辽王朝灭亡于此。有多个王朝先后筑城开发、防守,北方游牧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或为了与中原农业地区进行交易、交流,往往也修筑城池。</h3><h3>现在的大黑河流域仍在治理中,相信整治过的大黑河一定会成为呼和浩特新的亮丽风景线。</h3><h3>小黑河</h3><h3> 小黑河,是大黑河的主要分支,小黑河发源地有两处,一为武川县黄花窝铺村西南,经大豆铺、卯独庆进入呼和浩特的哈拉沁沟,经毫沁营、如意河、西把栅、讨号板南营子,在洪津桥北汇入大黑河, 其主要支流有乌素图沟、坝口子沟、水磨沟三条季节性河流;另一发源地是郊区 西把栅乡大厂库伦泉水。</h3><h3>扎达盖河</h3><h3>扎达盖,蒙古语称“乱水泉子”,音为“扎达盖”。它是由大青山白道中溪水入沙变成伏流,由土默川这个水草肥美的沼泽盆地中的三个泉眼中涌出汇成一条不长的小河。它在通顺街的西口,俗称为西口子处,被西菜园的菜农引上岸浇灌菜园,并在西水磨村推动水磨,最后由东二道河村入小黑河,归入大黑河。现在西菜园已无菜地,西水磨早已没水磨了,扎达盖河的水已经流走了。</h3><h3> 扎达盖河源头的三个水泉,一是在公主府东,水泉大,叫大水泉,泉水和雨水、洪水冲成一条宽而深的河槽,叫“大府河槽”;二是在公主府西的水泉村,现汽车齿轮厂一带的小水泉,泉水和雨水、洪水冲刷的不宽也不深的河槽叫“小府河槽”;三是现在巴彦塔拉饭店一带的姑子板村的泉水,由东向西流,穿过现在的营坊道,宽巷子,天主教堂南面的一条沟与“大府河槽”水汇合,再经现北沙梁、东沙梁、后沙滩的“小府河槽”水交汇,三股泉水十字相遇再向南流,汇集成扎达盖河。</h3><h3> 如今的扎达盖河旧貌换新颜,成为呼和浩特市建设环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了一条美丽的景观河,又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h3> <h3>摄影制作: 王栓扣</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