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红楼梦》的几次相遇

木石

<h3>小学、初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根本不知道有《红楼梦》这本书,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文章,页下方小字注释为选自古典小说《红楼梦》,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老师简要的介绍了它的内容,说它是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当时很想找原著看看,但这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无疑是痴人说梦。</h3><h3><br></h3><h3>七八年四五月间,县电影院上映戏曲(越剧)电影《红楼梦》,大街上巨幅海报光彩夺目,亮爆眼球,我心一动,忍痛花五毛钱买了一张票,晚上偷偷溜出教室跑进电影院。电影最后,黛玉奄奄一息,焚烧诗稿、悲绝凄凉的惨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当然,为补上那五毛钱的生活费亏空,我在牙缝里抠了好几天才得以填平。</h3><h3><br></h3><h3>八二年我进入师范学习,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课余时间多看些书,特别强调四大名著一定要看。听说县工人广场(后改名女人街,现在已拆除)有租书的,周六下午放假,我步行几公里赶到广场,租了一本浅绿色封皮的《红楼梦》。</h3><h3><br></h3><h3>晚饭后,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强烈的憧憬,灯下翻开书,读了两回。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我的耐心仿佛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已经耗尽,再也读不下去了。</h3><h3><br></h3><h3>掩卷沉思,留在我印象里只有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一通“胡言乱语”、甄家小女英莲元宵节走丢了等很少的几个情节。我总结了读不下去的两大理由:一是小说情节不够抓人,阅读兴趣越来越弱;二是有不少字不认识,一些诗赋也理解不了。</h3><h3><br></h3><h3>我看过另外三部名著,那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让人目不暇接,忘餐废寝,爱不释手。《三国演义》,我两天从头看到尾,几乎是一气呵成。</h3><h3><br></h3><h3>没过几天,我便把书还了过去。</h3><h3><br></h3><h3>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开播后,那时我家还没电视机,在邻居家零星的看过几集,没留下多少印象。</h3><h3><br></h3><h3>此后,又有两次接触到小说《红楼梦》,看上七八页,终是没能坚持下去,都以不了了之而结局。</h3><h3><br></h3><h3>从第一次知道《红楼梦》到现在,倏忽间四十几年过去了,不知怎的,有时偶尔想到或听到别人说起《红楼梦》,就好像触到了隐藏在心底里那个柔软而敏感的结,为自己没能坚持读完它而感到遗憾。</h3><h3><br></h3><h3>我今年任高三课,学生离校早,因而提前进入到暑假模式。天气炎热,不愿外出,家里呆的无趣,忽又想起了《红楼梦》。既然举世都对它有着极高的评价——经典中的经典。而自己读不下去,看来只能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浅薄了。</h3><h3><br></h3><h3>正好家里有一本二十年前出的十六开本《红楼梦》,好像是一书商上门推销的,因为便宜,妻子便买下了。纸黄字小,软塌塌的,凑合着看吧。于是每日读一两回,不追求速度,不追求情节,不认识的字在手机上查(比翻字典快),反正无事,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心情。仔细玩味,细心体会,还别说,到目前为止坚持的还不错,渐渐感觉到了它的厚重、深刻、伟大之处。</h3><h3><br></h3><h3>我们常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总是离不开虚构和夸张。但是《红楼梦》很神奇,它把生活中的日常作为创作基础,一点也看不出有虚构夸张的成分,也或许是作者把虚构夸张的艺术手法运用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了吧。给人觉得这不是写小说,完全就是一个自传。传说当年乾隆看了《红楼梦》之后跟别人说,这不就是那兰他们家的事儿,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就是一模一样的。</h3><h3><br></h3><h3>《红楼梦》中处处显现了学问,处处显示着才华,而读者又感觉不到作者是在卖弄学问、才华,叙事描写、铺陈转换之顺畅、自然、逼真,毫无人工雕琢之迹,这才是真学问、真才华,这才是文化的结晶。</h3><h3><br></h3><h3>如果一显露痕迹,那就如佛教说的,落了下乘。</h3><h3><br></h3><h3>折过头来看一看另外三部名著,单单说一说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然了艺术上是有不可忽视的成就的,但是夸张就成了这个小说当中主要的一种艺术手法。比如说关羽使用的那把青龙堰月刀,82斤啊,这在历史当中是没有根据的,而且实际上那么重的刀适合打仗吗?还有一个更牛的张飞一声怒吼桥断了,这内力太高深了吧!相反,你看看《红楼梦》,里面就没有这种很夸张的写法。</h3><h3><br></h3><h3>《红楼梦》是有了人生阅历才能看懂的书,然而其余的三部小说,相对于《红楼梦》来说,它就没有这种局限性,很小的小孩,也都能够看懂那些故事。这也正是《红楼梦》深刻的思想性的所在,才使得它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首,成为四大名著中,绝对的老大。</h3><h3><br></h3><h3>虽然,作为清代人情小说的《红楼梦》,较之其它三部名著,表面看上去可能不是那么“热闹”,但“平静”之下,实则是暗流汹涌,暗藏杀机。比如贾瑞被王熙凤设计活活玩死还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弥留之际还在想着她;贾芸为揽到大观园的工程还得千方百计甚至借钱给王熙凤送礼。你静下来,仔细品读,会感觉到它的博大精深,无与伦比。</h3><h3><br></h3><h3>尽管已经很努力了,愚钝的我还是有好多地方看得似懂非懂,特别是里面的诗词曲赋,有不少都是一知半解。</h3><h3><br></h3><h3>为加深印象和理解,每每看一两回,再对应看看八七版的电视剧。让看书与看电视剧大致同步进行,希望能够收到一个好的效果。</h3><h3><br></h3><h3>目前,这本书看了一多半,虽然进度缓慢,但我很有信心的说,这一次一定会看完它。</h3><h3><br></h3><h3> 2019年7月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