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民用住宅按层数划分为多层建筑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以上)。</h3><h3>众所周知,在多层建筑中层数越多越经济,即6层最经济。当住宅超过7层,就要增加电梯费用,需要较多的交通空间(过道、走廊要加宽)和补充设备(供水设备和供电设备等)。特别是高层住宅,要经受较强的风力荷载,需要提高结构强度,改变结构形式,从而使工程造价大幅度上升。</h3><h3><br></h3><h3>一、四个方面看建筑高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h3><h3>1、从建筑消防要求上讲</h3><h3>普通民宅层数的临界点为6层、9层、12层、18层;其高度的临界点为24米、32米、50米。</h3><h3>6层以下的砖混结构(无商业网点)或高度24米以下(无商业网点)的民宅没有特殊的消防要求,不需要加设电梯和楼梯,所以在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尽量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h3><h3>6层以下或高度24米以下的带商业网点的均有消防要求,所以商业网点的层数取高舍低。</h3><h3>7~9层或24米至32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13~18层以上或32米至50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以此类推标准依次提高,在此范围内层数的确定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h3><h3>2、从基础形式上讲</h3><h3>就桩基而论桩间距有个最低要求,其临界层数为7层、12层。7层以下桩间距为一个标准;7~12层桩间距为一个标准,所以在同一标准范围内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h3><h3>3、从预算定额角度讲</h3><h3>从预算定额中建筑物超高费及垂直运输费用上讲,其临界层数为6层、9层、12层、15层、18层等,即6层及以下适用一个费用标准,7~9层为一个费用标准,依此类推费用标准依次提高,所以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h3><h3>4、规范标准经济技术要求</h3><h3>当然还跟房屋整体荷载及抗震等级有关,理论上说房屋越高,整体强度要求更高,单位平方米用钢量及混凝土标号越高,造价也越高。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抗震等级随之提高,这样就导致配筋加大,而且建筑要按高层规范,防火,疏散,给排水,共摊面积就会增加。</h3><h3>从结构形式说,要根据建筑物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具体到一个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度、结构形式、地基情况已经确定,建筑高度不同,抗震等级也不同,相应的构造措施也不一样,成本也会有变化。</h3><h3>各种结构形式都有高度方面的限制,比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不大于24m时为三级抗震等级,大于24m为二级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变化,相应的构造措施就会变化,成本也会变化,剪力墙80米是个界限,大于80米以上又要提高一个等级。</h3><h3>综合上述因素,在规划允许的高度范围内合理确定建筑高度有利降低开发成本。在多个因素中找出临界点的交叉点是必须的。</h3><h3><br></h3><h3>二、建筑层数的确定其影响因素及临界点</h3><h3>影响因素有四个:一是消防,二是造价,三是运输费用,四是管理维护费用。其中消防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h3><h3>1、多层建筑(1~6层),6层为临界点。</h3><h3>7层由于消防的考虑,必须设置电梯,因而造价会增大很多。因6层以内住宅的层数越多,造价越低,所以多层住宅以采用5~6层为好。4层就不好了。3层级以下就是别墅了。</h3><h3>2、小高层住宅(7~11层),11层是临界点。</h3><h3>因为11层及11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即消防楼梯)。11层以上就必须设,造价陡增。</h3><h3>3、高层建筑(12~18F),18层是临界点。</h3><h3>因为12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还需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h3><h3>4、超高层建筑(19~30F),30层是临界点(即100米高)。</h3><h3>因为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又加设防烟楼梯间。建筑高度达到或超过10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除了审批手续繁杂,建筑成本也将大幅度提升,100米高楼的消防等级必须提高一个档次。消防成本提高不止一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后,高层住宅已突破100米的限制,上限不再是30层。即使如此,该防火规范中以100米为分界点,对高楼消防提出了很多不同等级的强制性要求。</h3><h3><br></h3><h3>三、特别提醒:</h3><h3>100米以内的高楼每2~3层必须做防火墙,但是100米高楼必须每层都做防火墙;100米住宅高楼必须像办公、商业高层建筑一样,配备消防卷盘;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除面积小于5平方米的卫生间、厕所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规范不一而足。一幢99米高楼与101米高楼的消防规范,在很多细节要求上都出现了从无到有的质的差别。</h3><h3>另外超高层建筑还有几个问题:</h3><h3>第一是安全问题。比如万一遭遇火灾,高层逃生的可能性较小。</h3><h3>第二是环境问题。高空强风可通过楼层引至地面,造成高楼附近局部强风,影响行人的安全。</h3><h3>此外,由于空调、照明等设备均需较大的能量供应,产生的大量热能会改变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h3><h3>第三是成本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维护费用是一般建筑的3倍。</h3><h3><font color="#ed2308">综合以上因素一般经济(即临界)层数为6层、11层、18层、30层。一般建筑层数宜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