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线上的铁六师

心系远山

<h1>  南疆线上的铁六师</h1><h1> 南疆铁路(吐库段),北起兰新线上的吐鲁番火车站,经托克逊、鱼儿沟、翻过天山奎先达坂,经过巴仑台、和静、焉耆,到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勤,全长457.5公里,属国家一级干线。全线两头为较平坦的戈壁滩,中间要穿越天山,由海拔800米升高至3000米,再降为1200米,形成240公里的连续大坡道,平均坡度千分之22,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极为少见。</h1> <h1> 我师所担负的胜库段工程,北起奎先达坂下的胜利桥,南到南疆重镇库尔勒,正线长186.2公里,站线长67.8公里。</h1><h1> 线路出胜利桥车站后,于天山峡谷中绕行,由北向南,沿乌拉斯台沟和哈布奇哈河盘旋展线而下,25次跨过主河槽,经上新光3号、新光、铁尔曼隧道、乌拉斯台12号等多座大桥,至沟口即6DK349十800,共长73.85公里。由此以南112.31公里,地形开阔,线路走戈壁、田野,在和静、焉耆地区通过53公里盐碱地和个别沼泽地。在塔什店附近以一座3132.5米长的库鲁塔格隧道穿过南天山,进入库尔勒车站。</h1> <h3>南疆线师首长合影 : 前排 左1张文举副师长、后任师长,左2付旭晨副政委, 左3梁青副政委,左4李英师长、后任铁道兵工程学院军级顾问,左5 薛鱼副师长,后任兵部作训部长、左6 蒋占鹏政委,左7李平 副政委,左8宫润普参谋长,左9 耀镇 政治部主任。</h3><h3><br></h3> <h1>  本地气候条件,沟内属天山乌拉斯台和巴仑台气候,最低温度一39℃,最高温度+33℃。最高地段海拔近3000米,高寒缺氧,年平均降雨量195毫米。每年11至4月份是冬季施工季节,冰封期达5个月左右。夏季山洪暴发,泥石俱下,对公路、便道、施工现场和营房威胁很大。沟外气候风大、雨少、干燥。以焉耆地区为代表,最低温度一23℃,最高温度+37℃,戈壁滩可达+45~50℃。年平均降雨量67毫米。每年11至4月是冬季施工季节,3至5和9至10月是风季,最大风速22米/秒。</h1> <h3>师长张文举(左1)陪同陈再道司令员(左3)视察工地</h3> <h3>陈再道司令员在南疆线工地上</h3> <h3><br></h3><h1> 1975年4月至76年7月16日,师率所属26、27、30团及师直、师后所属各单位,陆续从襄渝线开进南疆线,师部驻库尔勒市,26团住巴仑台(下)、27团驻塔什店、30团驻巴仑台。与此同时,配属施工的4师19、20团也于75年5、6月份,分别从通古线开进,进驻乌拉斯台和新光大队。28团于1978年9月份,在完成襄渝线任巴段收尾配套工程,亦进入南疆线,驻库尔勒车站。</h1> <h3>铁道兵政委呂正操(前排左4)视察南疆线工地,师政委蒋占鹏(前排左5)、副师长刘振山(前排左3)陪同。</h3> <h3>呂正操政委(左2)祝贺6师立功受奖人员</h3> <h1>  本<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期工程施工,共分三个阶段:</span></h1><h1> 第一阶段,1975年4月至1976年年底,部队陆续进疆,边组织部队调动边设营布点,边作施工准备。1976年下半年完成兵力部署和施工准备的同时,组织了重点工程开工。</h1><h1> 第二阶段,77年初至79年8月,在组织全面施工的同时,组织了4隧(上新光3号、新光、铁尔曼、库鲁塔格)、2桥(乌拉斯台12号、开都河)、盐碱沼泽地软土路基处理和土方机械化施工等重点工程。于1978年12月中旬,比原计划提前17天铺轨到达巴仑台车站;1979年8月7日,比原计划提前53天铺轨到达库尔勒车站。</h1><h1> 第三阶段,全线辅轨通车后,部队转入收尾配套工程。</h1><h3><br></h3><h3> </h3> <h3>上新光3号是一座灯泡隧道,进口和出口在同一条线上,上下相差50米。</h3> <h3>《新疆日报》刊登的孔雀河工地施工场景</h3> <h3>《解放军报》刊登的开都河大桥铺架情景</h3> <h3>《新疆画报》刊登的库鲁塔格隧道施工现场</h3> <h3><br></h3><h1> 施工中,全师指战员响应毛主席“搞活天山”的伟大号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高山缺氧、戈壁风沙等一个又一个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开都河大桥是全线的控制工程之一,地处焉耆盆地的开都河上,即《西游记》中描述的通天河,桥长438米。施工部队要在洪水泛滥、流沙翻滚的河面上,建起12个高大的桥墩,每个底部要打下6个直径1.1米、深达30多米的钻孔桩。参加施工的指战员,既顽强拼搏,加班加点,又群策群力,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提前完成了任务。</h1> <h3>当年参加南疆线施工的指战员</h3> <h3>40多年后,重返南疆线的老兵们</h3> <h3><br></h3><h1> 本期工程,先后投入兵力6个团(19、20、26、27、28、30团),28000余人,新疆自治区铁路指挥部参加4000余人。共完成投资25002.5万元。完成铺轨正线186.2公里,站线67.8公里。主要工程数量:土石方1275.3万立方;隧道10座,10978米;桥梁191座,7476.6米;涵渠204座,4414.2米;档土墙3530立方,给水管路60公里,通讯电缆干线50公里,架设高压线190公里,建设房屋6.65万平方。</h1> <h3>师机关门诊所的医务人员</h3> <h3>当年师机关的大门</h3> <h3><br></h3><h1> 1980年12月至81年4月,根据铁道兵整编命令,在南疆线上的铁道兵6师与5师合并,6师番号撤销,师机关与5师机关合并,27、28团分别为5师22、25团,29团为铁道兵直属团,30团撤销。</h1><h1> 1984年4月1日铁道兵撤销,合并后的铁5师告别军旗,改变为中铁第15工程局。</h1><h3><br></h3><h1> 2019.7.16</h1> <h3>那时的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