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体小说《一抹阳光》正序

知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散文写作古已有之,不管是陶渊明的闲适出世之架构,还是上世纪梁实秋周作人等辈脱离八股之后的浓墨重彩,都是有些分量的了。至于还苟活着的文人当中,散文写作也是大有人在。余秋雨的博学不是一般人能近身的;贾平凹絮絮叨叨,就像他的字画一样随意泼洒而颇具意味;刘亮程的书写带着乡愁,却也少了纵横宽泛这味药。新散文写作千丝万缕,纷呈万象。</p><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散文,就得要形散而神不散。现在看来,这些既定的规律要打破了,《一抹阳光》可以说是小说的样子的,甚至比小说还要小说。放马过来,潇洒自如,看着哪篇都像是大家的坯子。形散洒脱,要神更散。《一抹阳光》已经是形散神更散的上乘了。</p><p class="ql-block">《一抹阳光》形似一串珍珠玛瑙,每篇文章犹如满地滚动着的珍珠,在阳光下眨巴着眼睛,满地的珍珠亮光闪闪,作者把那根红丝情线一直让我们紧紧拽着,戴在脖颈上怎不令人艳羡呢?《一抹阳光》,定位散文体小说,再恰当不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认识作者,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了。记得当时在央视大楼会议室探讨电视剧《大理公主》剧本的时候,作为制作人的她和编剧争执很大,她对大理公主女一号、女二号(林心如、刘涛)的定位与众不同。最后播出结果证明了她的观点是对的。</p><p class="ql-block">人生里的很多事多半这样,情多累人。她自嘲说人生如戏,一切皆在情理中,一切皆在意料外……想不到这样的人能写出迥然不同的文字,确实别有一番趣味啊。生活是内心情理交织冲突的结果,她天性爱憎好恶比常人剧烈,人和文字都使到十二分气力,不留余地,蛮力拽动情与仇,乐与怒。</p><p class="ql-block">她写《一抹阳光》并非为复仇,也非控诉,她想找到人何以成为他人地狱的原因。这个就是一个较真的她的内心独白,大概也是她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她交流时,她泪流满面说:这就是一个记录,我要不把这样一些东西记录下来,我会一生都为我曾经挥过竹鞭而愧疚……。</p><p class="ql-block">写作是一种反抗,对抗外界的恶,也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多年来,她为曾经的狂怒心存内疚,她说:在这个时代,当你还没有完成安徒生笔下一个孩子的真诚教育之时,也就是你还不敢做一个真人的时候,你绝不可能是大善的,更不可能是美的。</p><p class="ql-block">她的大半生,多为激情支配的选择,最痛苦的是内心与外物不调和。不过,如顾随说,真正用心写作,往往就来自与世界的矛盾,苦中用力最大,出来的也才是真正的力,“风与水搏,海水壁立,如银墙然。”是矛盾,是力,也是趣。</p><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再想改变自己性情已不可能,也无必要。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只要有笔墨在,还能言说,《诗经》以来“吊民伐罪”的传统,总能在此中存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习惯于每天在深夜里发微博。我在微博上只看不说,她也许并不知我存在,在每天的夜里,我每默默注视屏幕,算是对她的一会儿陪伴。</p><p class="ql-block">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她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的人都被深情和痛苦吓跑,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她半生所受的苦,多半都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写时也呕心沥血,她说有时写完要在沙发上躺上半天,像一生气力已经用尽。</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如此喜欢她,就是因为她这股蛮劲。在这样的社会里,能找到像她一样不畏特殊权威、直言快语、善恶分明、绝不屈服的人,太少了。</p><p class="ql-block">多的是媚态百出、滑稽可怜的利己主义者,为了取得现世一些利益,不断麻痹自己,底线毫无。她痛恨背信弃义、道貌岸然的人,她同时非常不屑某些媚俗的丑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庸人对于散文的畏惧恐怕等同于作者对于庸人的畏惧,庸人会担心散文中的那种疯狂的、精神性的东西会影响她对世俗事物的控制和占有。</p><p class="ql-block">关于庸人,除了焚琴煮鹤、一切都考虑实用、散发着腐朽之气的那种,当然还有美盲——看不见晨曦、夕阳的人。那些对生活缺乏热爱、抱怨连天的人,那些缺乏感恩的人也从她的“朋友圈”消失了。</p><p class="ql-block">人应该都有自己的姿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了避免相互伤害,还是站远一点安全。这不是清高,这只是自我保护。作者曾经因为疯狂或者其他过度的激情曾遭遇过某些领导的白眼,最后她终于决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了。</p><p class="ql-block">现在不在体制内的她终于“老毛病”又犯病了。当我们开始说“请不要……”时,生活也许会更简单、明朗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抹阳光》每篇文章都开门见山,没有丝毫“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扭捏,“打拳”这个词仿佛正是“血脉偾张”的预告。摆好了架势,跃起的“舌根”充当中介,让词力和肉力获得了同步,加持出相互吸引的磁力。</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看到了因相吸而相击的时空里,有被慢放了的震颤,有因亲密而生成的言语真空。什么时候它才会停止呢?不知道,不知道就像是想计算而计算不出的衰减。被拍击的欲望则倾诉着这势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需言语就有相同的念头,无需示意就吐露相同的话语。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的心心相印吧。相互深爱的人,愿意完全打开自己,和对方水乳交融,让呼吸、行动、心灵甚至梦境,都处在同一和谐节奏上,这就是爱情的美好之处。</p><p class="ql-block">在爱情里,致命的东西太多:欺骗、背叛、出轨、争吵、伤害、琐碎、无趣、诱惑、欲望……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和爱人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p><p class="ql-block">想要爱的人太多,但了解爱的真谛、并愿意付出努力践行爱的人,很少。爱是什么呢?《圣经》有言,予人启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