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胜利芷江受降旧址实拍

洪哥警影

<div><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位于湖南省芷江县七里桥境内。中国芷江抗日受降纪念地的正门——凯旋门,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凯旋门镶嵌的红色V字,是英语中“VlCTORY(胜利)”的缩写,象征着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b></div><div><b></b><br></div><div><b>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接受《菠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一行,奉侵华派遣军司令风村宁茨之命令,由南京飞抵湖南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b></div><div><b></b><br></div><div><b>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史实,1947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建“受降纪念坊”一座,1985年,芷江县人民政府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1995年扩建、新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蜚名海内外。</b><br></div> <h3><b>△<font color="#010101">为了纪念芷江洽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国民政府决定在芷江建设受降纪念城。1947年2月22日落成的“受降纪念坊”耸立在芷江城郊七里桥畔,这是华夏大地仅有的一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受降纪念坊”为四柱三拱门血字型牌坊建筑,通高8.5米,全宽10.64米,中拱宽3米,门洞高3.5米,坊基为水泥筑石墩,上砌四方形砖柱。其 “血”字造形,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华民族取得全面胜利,是用3500万同胞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告诫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二是“血”字形石坊作为一座警世碑,时时警示我们不要忘记历史。</font></b></h3> <b>△受降坊的正面中门上端为蒋介石题写的“震古铄今”4个大字。其下“受降纪念坊”5字,系时任芷江县县长杨化育所题。于右任和孙科所题的东、西额联为:“布昭神武”与“武德长昭”。中柱题联为蒋介石所写:“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侧柱题联为李宗仁所写:“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坊的背面中间首额,为原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所题“万古流芳”,下为216字的受降纪念坊记。坊的东、西拱额上题有“名垂青史”和“气贯长虹”,分别为居正和王云五所题,柱上中联为何应钦题写:“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b><br> <h3><b>△<font color="#010101">原</font>受降坊建于1947年8月,但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1966年10月,现在看到的这座受降坊是1985年9月重新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受降纪念坊朝东修建,意味着日本是从东向我国投降。睹物生情,使人重温那“八年血泪成江河,一纸降书出芷江”的岁月。</b></h3> <h3><b>△<font color="#010101">本人与他俩简要交谈,得知这是一对从大连慕名而来的夫妻游客。</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b>△历史老照片:国军抗日将领及美军顾问在芷江的合影</b></font></h3> <h3><b>△<font color="#010101">从受降纪念坊向北行数十余米,便是几栋黑色木结构的西式平房大院,当年的受降会场的布置一切如故,仍保持当年洽降时的原貌与格局。它建于1938年,房屋每栋长44.1米,宽8.l米,总建筑面积为1071平方米,原来是美国空军第五大队第十四中队的俱乐部,当年的受降仪式就是在这个大院里举行的。整个大院呈品字形结构,中间是受降堂,右边则是原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左边是何应钦的办公室。置身其间,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空气中还飘逸历史的烟云。</font></b></h3> <h3><font color="#010101"><b>△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b></font></h3> <b>△受降旧址的主会场</b> <b>△受降旧址:主会场</b> <h3><font color="#010101"><p><b>△历史老照片</b></p><p><b>上图为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收受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b></p></font></h3> <h3> <b>△<font color="#010101">受降旧址:主会场(局部特写)</font></b></h3><h3><b>整个大厅受降会场的布置一切如旧。1945年8月21日,中国政府在这间不足120平方米的小木房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日本政府受降典礼。中堂壁上部对称悬挂着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两侧楹联为孙中山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横批是“天下为公”。在孙中山先生遗像下,贴的是“总理遗嘱”、“青年守则十二条”、“军人读训”。</b><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div><b>△正对大家的是中方受降代表席,从右至左分别为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中将、参谋长萧毅肃中将和美军作战部参谋长柏得诺准将。两旁的代表席分别为各个方面军的司令长官和行政院顾问团成员卢汉、王耀武、顾祝同、汤恩伯、杜聿明、廖耀湘、张雪中、吴奇伟。</b></div><div><b></b><br></div><div><b>大家或许会问,何应钦为何没有出席受降仪式呢?原来日方投降首席代表今井武夫军衔仅为少将,而何为一级上将,考虑到军衔不对等和国家的声誉以及个人名誉,才决定由萧毅肃将军主持受降典礼,何应钦则在背后指挥整个受降事宜且命令今井武夫等一行八人赴南京复命。芷江受降主要办了三件事:一是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向我方献交侵华兵力分布图;二是日本投降代表收到了中方所给的中字一至四号关于日本投降具体事宜的详细规定,这无疑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三是确定了中方收回首都南京的时间表,可以说为最终的南京受降签字奠定了基础。</b><br></div> <h3><font color="#010101"><p><b>△历史老照片:</b></p><p><b>中间的为日本投降代表、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右、左为参谋桥岛芳雄中佐、前川少佐,后面为中外记者席。 </b></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桌上的牌子:日方译员“木村辰男”的座席。</b></font></h3> <b>△后墙上挂的是中、美、英、苏四国国旗,下方的V字表示胜利。当时这张记者席桌上放了打字机、摄像机等供新闻记者使用。<br>这间屋子里陈列的桌椅等均属原物,刻有“参加受降典礼纪念”字样,均属国家一级文物。</b> <b>△中国陆军司令部会议室</b> <b>△中国陆军司令部会议室</b> <div><b>△瞧:当年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会议室悬挂的中国地图——外蒙古属于中国版图! </b></div><div><b></b><br></div><b>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于1945年4月迁来芷江,何应钦曾在这里多次主持召开中国陆军重大高级军事会议,并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湘西会战。同年8月,何在这里部署研究了中国战区芷江受降事宜。此外,这里还陈列有1945年8月15日蒋中正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向国内外发表的广播词和中华民国地图,房中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为原物。</b> <h3><font color="#010101"><b>△为同行的警友兼司机“咔嚓”一张当年“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前的留影吧!</b></font></h3> <div><b>△资料展览室:共陈列图片98幅,它展示了半个世纪来庆典、瞻仰、建设、评价芷江受降等活动内容,融纪实性、史料性、观赏性为一体,观后催人奋进。</b></div><div><b></b><br></div><div><b>题词、书法作品展室:室内陈列作品系先辈名将题词之瑰宝,撷中外名流翰墨之精华,集抗战诗词楹联之大成,使纪念馆熠熠生辉,值得一赏。</b></div> <h3><b>△<font color="#010101">在何应钦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保存有1945年9月4日在芷江各界庆祝胜利大会上鼓舞人心的演说词。在演讲中,他盛赞芷江受降名闻世界,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这里还有何应钦工作的概况表和中国战区15个受降区受降主官分配表,供参观者们浏览。</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何应钦系贵州兴义人,生于1890年,于1987年逝世,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26年回国,曾参加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历任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在1945年担任中国战区受降全权代表。</font></b></h3> <b>△何应钦会议室</b> <b>△何应钦会议室(局部特写)</b> <b>△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主体建筑</b> <h3><font color="#010101"><b>△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的馆名,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纪念馆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面积为1500平方米。整个受降纪念馆的基调为紫红色,四根深红色圆柱直冲馆顶,象征4万万中国同胞甘洒热血抗击日寇。中央大厅高l7米,顶天立地,恰似中流砥柱。</b></font></h3> <b>△巨型石碑:让和平永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受降碑记。</b><br> <b>△抗日战争陈列馆一侧列展的人民解放军五十年代使用的54式122榴弹炮。</b><br> <h3><font color="#010101"><b>△列展的人民空军的五十年代的歼-5战斗机。</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受降纪念馆内草木葱郁,鸟语花香,独一无二的文物资源和特殊魅力,吸引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瞻仰。被国内外报刊载雀为“中国凯旋门”、“八年抗战的伟大名号”、“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丰碑”,成为纪念历史,昭示后人,激励炎黄,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海峡两岸精谊的纽带,架通中美友谊的桥梁和旅游观光的胜地。</b></font></h3> <div><b><font color="#ed2308">△抗日战争中国战区 国民党一十五个受降区域的划分简介国民党将中国战区划为15个受降区,以何应钦为全权代表。</font></b></div><div><b></b><font color="#ed2308"></font><br></div><div><b>第一受降区:以第一方面军卢汉为受降主官,日本投降部队的集中地点在越南北部,办理投降事宜的地点在河内。</b></div><div><b>第二受降区:以第二方面军张发奎为受降主官,日本投降的部队集中于广州,并在广州办理投降事宜。</b></div><div><b>第三受降区:以第七战区余汉谋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和办理投降的地点在汕头。</b></div><div><b>第四受降区:以第四方面军王耀武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长沙、衡阳、岳阳,办理投降地点在长沙。</b></div><div><b>第五受降区:以第九战区薛岳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南昌、九江,办理投降地点在南昌。</b></div><div><b></b><br></div><div><b>第六受降区:以第三战区顾祝同力受降主宫,日军分别集中于杭州、厦门,办理投降地点在杭州。</b></div><div><b>第七受降区:以第三方面军汤恩伯为受降主官,日军分别集中于南京、上海并在此办理投降事宜。</b></div><div><b>第八受降区:以第六战区孙蔚如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汉口、武昌,办理投降的地点为汉口。</b></div><div><b>第九受降区:以第十战区李品仙为受降主官,日军分别集中于徐州、蚌埠、安庆,办理投降的地点为徐州。</b></div><div><b>第十受降区:以孙连仲为平津地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天津、北平、保定、石家庄,办理投降的地点为北平;以李延年为济南、青岛、德州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青岛、济南,办理投降的地点在济南。</b></div><div><b></b><br></div><div><b>第十一受降区:以第一战区胡宗南为受降主官,日军分别集中于洛阳、新乡、郑州,办理投降的地点为洛阳</b></div><div><b>第十二受降区:以第五战区刘峙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于郾城、商邱,办理投降的地点为郾城。</b></div><div><b>第十三受降区:以第二战区阎锡山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地点由阎指定,办理投降的地点为太原。</b></div><div><b>第十四受降区:以傅作义为受降主官,办理投降的地点在归绥。</b></div><div><b>第十五受降区:台湾澎湖列岛,以陈仪为受降主官,日军集中地点由陈仪决定。</b></div> <h3><b><font color="#010101">△芷江受降纪念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font>受降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b></h3> <p><b>△亿万中国人民千万不可忘记——在日本的靖国神社里,至今还供奉着14名法西斯甲级战犯!</b></p><p><b><br>时至如今,日本军国势力仍欲意蚕食、侵占我钓鱼岛海域,并与老美等国企图武力围堵中国的强大和崛起……</b></p><p><b></b><br></p><p><b>中华祖国和亿万军民——务必牢记历史,以史为鉴!警惕日寇,强军备战!决战必胜,血捍中华! </b></p> <div><b>【备注】</b><b>1994年5月间,在省警卫处的指导下,本人与地、县公安机关的警友们一道,圆满完成了芷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陈香梅女士出席抗战胜利芷江受降纪念馆扩建开馆仪式的现场安保工作;本人从警30多年间,还先后十多次陪同公安部、省公安厅及外省外地公安同行,参观过芷江抗日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参与过芷江2002年开始举办的第一、二、三届国际和平节的安保任务及警务督察行动。</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