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 兰溪 义乌古村镇旅摄

萍水相逢

<h1>2019年6月24,25,26三日,随中国影像网上海站摄友,赴桐庐,建德,兰溪和义乌等浙东县市旅摄。计划中的重头戏,下涯雾里行舟,因天气原因没拍成。可3天里,过足了古村镇瘾。桐庐的深奥荻浦兄弟村、兰溪芝堰的古驿道、游埠镇早茶街、义乌佛堂古镇街市,都是老宅旧巷,都有画栋雕梁,又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将这3天里拍摄的建筑人文风土人情和朋友们分享,愿您也喜欢,萌生也要去走一遭的欲望。😄</h1><h3><br></h3><h1><b><i>深奥申屠家族</i></b></h1> <h1>深澳是桐庐的一个村落,有许多明清古建筑。这些建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分布在村中各个窄窄的巷子中。<br></h1> <h1>深澳、荻蒲在历史上统称深浦,为申屠氏始祖于南宋后发展而成。深澳村现已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保护村,村中有百余幢传统建筑,有40多幢清代建筑。房屋内雕饰精美,但外观却很简朴。 </h1> <h1>深澳村内有一个独立的水系,由暗渠、明沟、坎儿井、水塘、溪流组成。为方便取水,每隔一定距离就开一个这样的水埠,由于水埠比较深,当地人称之为澳,深澳的村名就由此而来。</h1> <h3>  </h3> <h1>深澳古建筑集中,保存有百余幢传统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其中有四十余幢清代建筑。内部雕饰华丽,建筑基本为清代中、晚期建造,多为民居,部分为祠堂、庙庵、戏台和桥梁。</h1> <h1>深澳的古民居大都是四合式的天井院子。</h1> <h1>梁棹窗棂间的雕刻无一雷同,有吉祥花卉、神仙瑞兽、三国水浒、忠孝节义等,都在述说往日的辉煌。</h1> <h1>屋檐下的木雕分明有些苍老,牛腿上的狮子麒麟却陡然生动起来,仿佛仍是两百年前的样子。麒麟身上的一枚铜钱,上刻的字不是某某通宝而是“耕读传家”,耕读才是财富的来源啊!</h1> <h1>诸多明清古建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分布在村中卵石小路旁的各个窄窄的巷子中。古旧的建筑群中依然有当地居民居住生活。</h1> <h1>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这段:“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我以为她是谁家回来消夏的女儿。 </h1> <h1>也有些倒塌失修的老屋。</h1> <h1>在旧建筑群中还有一个戴公馆,据说是戴笠训练特务和私生活的场所,于1944年建造。由于时间关系,戴公馆内部来不及参观。</h1><h3></h3> <h1>邻村“荻浦”,是深奥的兄弟村。导游领我们看了这棵古树。“自从这棵树被雷电一劈为二,申屠俩兄弟也分家了”。一家住深奥一家在荻浦。 </h1> <h1>在荻浦的申屠宗祠。供奉着申屠家族的祖先,每年农历冬至,家族都会到祠堂祭奠先祖。</h1> <h1>荻浦古老的戏台。台柱是4条威猛的狮腿,上面2对瞪着铜铃眼的狮子。</h1> <h1>戏台对面的观众席。整个场所现在叫“荻浦村文化礼堂”。我想象着过年这里演社戏的欢腾。不过现在只有这位卖冷饮的大嫂在哼着越剧《祥林嫂》。 </h1> <h1>在荻浦还有2处令人脑洞大开的新景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一是猪圈茶室,二是牛栏咖啡。顾名思义用猪圈、牛棚改建的茶室咖吧。</h1> <h1>猪圈茶室小息。</h1> <h1>牛栏咖啡摆酷。</h1><h3><br></h3><h1><b><i>芝堰雨巷古驿道</i></b></h1> <h1>芝堰古村落是一个建于南宋年间的千年古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有着集元、明、清、民国四朝古建筑于一村的古建筑群,被称作“典型的中国古民居建筑博物馆”、古建筑的“活化石”。芝堰因村边有一条芝溪环绕,芝溪上有一条堰坝而得名。因为有了这条堰坝,芝堰村家家户户门前溪水潺潺,有了“江南丽江”的美名。</h1> <h1>村口的半月塘。一池清水平如明镜,晴天蓝天白云,碧峰粉墙倒映其中。雨天,雨滴珠儿似的撒落,激起层层涟漪。这一景观清新淡雅,“形”虽朴实,韵却深浓。</h1> <h1>村内有一些这样的古建筑,只是进去都要门票。导游关照里面的建筑和前面的深奥村差不多,建议不要进了,也就作罢。</h1> <h1>芝堰之行恰逢雨天。打着伞沿着古驿道走。被雨水打湿的石板路倒映着斑驳的旧墙面,像是一幅幅水粉画,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忍不住多上几张照片。🤗</h1><h3></h3> <h1>并非相机端得歪斜,而是这段巷子呈△,中间大幅度收窄。</h1> <h1>穿堂弄</h1> <h1>“生锈”的粉墙。</h1> <h1>生活着的人家。</h1> <h1>村口一棵百年樟树。</h1> <h1>顺着各家门前的溪流走一圈,又回到半月塘。雨还在不停的下,隔水相望,淋过雨的老屋墙面显得格外斑驳古旧,雨水打在池塘激起环环涟漪,这样安静的村落让人来了不想离去。</h1><h3><br></h3><h1><b><i>游埠早茶街</i></b></h1> <h1>游埠,这个位于兰溪市西南部的千年古埠,历来是浙赣闽皖交界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埠重镇。游埠古镇,也因此与桐乡乌镇、湖州南浔、义乌佛堂并称“浙东四大千年古镇”。<br></h1><h1><br></h1> <h1>横贯镇内的游埠溪上有清代所建的"太平桥"、"永安桥"、"永济桥"、"永福桥"、"潦溪桥",总称"五马归槽",堪称一绝。</h1> <h3>  </h3> <h1>游埠,延续百年的早茶街。每天清晨五点这里已经热闹非凡,早点早茶和男人,奏响古镇晨曲。</h1> <h1>长条形的桌子,当街摆放,其实是一张简陋的门板,日出,搬下门板;日落,拼接门板。国事家事,公事私事,大事小事随便摆。</h1> <h1>自备的各式茶具。</h1> <h1>犹如上世纪70年代的穿着模样。</h1> <h1>生活在老街上的人,自顾自悠闲地生活着。一杯茶延续了千百年。</h1><h3></h3> <h1>这里的茶客对待采风的外乡人非常热情友好。很乐意对镜头。这位大哥告诉我,他的人像照上过画报。</h1><h3></h3> <h1>这位略带沧桑的大哥,我拍了许多,有忧郁的,有痛苦的,有兴奋的,最终我选了这个神态的。</h1> <h1>我说“您的穿着与众不同,可以让我照张相吗?”这位先生马上扣上领口的百脚纽,正襟危坐端茶杯,我也拍了好几张,回来比较,还是这张自然随性。</h1> <h1>这位丹凤眼老弟,特意找个背景无人的地方坐下,迷花眼笑让我拍。</h1> <h1>和这位老先生打过要拍的招呼,他马上挺直腰板,很大方的让我拍,拍完让他看下相机里的他,很高兴。</h1><h3></h3> <h1>这位一看就是打酱油的外乡人。</h1> <h1>早茶街的茶客都是男性。他们闲适随性,一杯茶配一副大饼油条就把早餐解决了。一天的生活也就从此开始。</h1> <h1>游埠的女人呢?倒茶,做饼,卖烟,卖菜反正忙活的都是女人。😔</h1> <h1>古镇的故事,都刻在沧桑斑驳的墙上。小树和小花在老墙上肆意生长,点缀着古镇的平凡生活,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却让人很是向往。</h1><h1><br></h1><h1><b><i>义乌佛堂古镇</i></b></h1><h3></h3> <h1>义乌的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素有“小兰溪”之称,享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誉,为浙东四大古镇之一。<br></h1> <h1>老街的店面大都是二楼木结构建筑,木排门,老牌匾,街的上空挑起遮阳防雨的白帆布,远远望去,层层叠叠,颇有电影中民国时期江南老街的味道。</h1> <h1>这次佛堂古镇只是匆匆路过,仅仅逛了一条老街而已。</h1> <h1>当你信步走进巷弄深处,你会发现更多精美的老建筑就藏在不经意的转角处。</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沿街老屋雕花牛腿,抬头就能看到。</h1> <h1>憨态可掬的牛郎。</h1> <h1>民国风格的大幅广告上了墙。</h1> <h1>翘楚天空的徽派马头墙。</h1> <h1>老街上的新华剧院到现在仍是佛堂最鲜明的文化地标,剧院内摆放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常见的四方桌椅,时常会有本地戏曲表演。</h1> <h1>剧院舞台。</h1> <h1>八仙桌与少年。</h1> <h1>等待大幕拉开。</h1> <h1>吴棋记民居是一定要去的一个地方。吴棋记民居,又称吴家大院,1935年时由佛堂富绅吴茂棋所建。吴家大院坐北朝南,总占地478平方米。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样富丽堂皇的房子主人一天都没住上过。现在是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1><h3><br></h3> <h1>这座明清风格的两进老宅,将徽派建筑的大气和浙江东阳木刻的精细融合得恰到好处,雕刻内容包括戏曲人物、渔樵耕读、亭台楼阁等多种花样,连墙角的排水口边都装饰着精美的石雕。</h1> <h1>如此精美的木雕,也只有在吴宅集中看到。东阳木雕举世闻名,名不虚传啊!</h1> <h1><b><i>一点点小景随拍</i></b></h1> <h1>这趟3天的浙江旅摄,主要拍摄点是建德下涯的雾中渔船,可运气不好,遇大雨,新安江江面没有雾气。但这3天里看了桐庐的深奥古村,兰溪的芝堰古村和游埠老街,以及义乌的佛堂古镇,让我这古镇控过足了瘾。导游估计我们到最后会对古镇产生审美疲劳。怎么会呢,虽然各个村镇老宅的建筑格局相差无几,但各村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值得品味。还是太匆匆,留下许多遗憾,待以后弥补。</h1><h3><br></h3><h1><b><font color="#39b54a">谢谢转发赏读的朋友🌹</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村镇史来自网络</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