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学校教学楼与聚福新村小区围墙之间有一小块三角地带,就是我们部分老师的菜园。</h3><h3> 菜园里种满各种应季瓜果蔬菜。教学之余,老师们动动手,种种菜,“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理”,耕读结合,与中国传统耕读文化可谓一脉相承,倒也不致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h3><h3> 因为地处乡镇,早年生活不便,且空地多,管前中学老师们亲手种植蔬菜的历史由来已久,而早先只要在乡下待过的教育界同仁,大抵也有类似的经历。现已退休赋闲在家的王世模、卓炜等老前辈,都是种菜的高手;而今的陈仕芹、池年东等同仁,也都是种菜的好把式。 </h3><h3> 学校现有的菜地绝大部分是从前辈们继承而来。我结婚后,老校长黄荣光曾经把操场边自己份下的菜地分几块给我种。后来因公路改道学校修建花坛,操场边的一大块菜地也就成了昨日黄花、过眼云烟了。唯有菜地旁那两棵当年我搭过瓜架,见证过我的种菜史的碗口粗细的柳树,而今依然婆娑在公路旁,随风零乱。</h3><h3> </h3><h3></h3> <h3> 我之所以可以放下笔头拿起锄头,完全得益于小时候生产队集体劳动、学校勤工俭学、父母言传身教的特殊经历。我现有的菜地几乎都是自己叩石垦壤、开荒拓土而得。</h3><h3> 人勤地不懒。</h3><h3>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我的菜园,早已瓜果满架,蔬菜成畦。</h3> <h3> 瞧——</h3><h3> 那长势喜人的南瓜藤,像伏地长龙,在芦苇丛中蜿蜒游弋。</h3> <h3> 那墨绿中如画着斑斓花纹的叶子,是那伏地长龙的鳞片吧,在微风中摇曳多姿。</h3> <h3> 那含苞欲放的南瓜花,隐隐透着橘黄色的光,像包藏着的火焰,是遗落凡间的阿拉丁神灯吧。</h3> <h3> 莫非眼前这已然开花结果的也是南瓜?错了,它不是南瓜而是砍瓜,是陈仕芹老师网购的新品种,我有幸得到了一藤。据说它有个神奇的特性,就是等它成熟时,你想吃多少就在藤上砍下多少,瓜的伤口会自己愈合,故名砍瓜。你瞧,此瓜竟然有如此受虐嗜好,够奇葩的吧。</h3> <h3> 沿着学校旧围墙的残垣断壁,是我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搭的瓜架子。嚯嚯,好家伙,黄瓜、丝瓜、六角瓜、冬瓜、佛手瓜物以类聚、相聚一架,共商“瓜”是,好不热闹!</h3> <h3> 瞧这黄瓜,长势不错吧,节节开花结果,甚至一节还长出两个瓜米来。可当初,瓜秧买来,种了一个礼拜,墨绿的瓜秧变黄了,顶端顶着一簇黄色的花蕊就是不长个。咨询卖菜种的老头说,应该是胀肥了,瓜苗不敢过根,得把花蕊摘掉,再把土壤里的肥料与泥土搅拌均匀就好了。嗯,好东西吃太多,撑着了,伤胃!对,就是这个理儿。</h3> <h3> 紧挨着黄瓜的是丝瓜。仅种一藤,可谓孤军奋战,可它顽强地从藤蔓中突出重围,开花结果,当仁不让,简直酷毙了!</h3> <h3> 冬瓜最霸道。它们的藤蔓几乎占据了瓜架的半壁江山,可它结的瓜相对其他瓜而言,简直是巨无霸般的存在。盘踞如此大的地盘,似乎理所当然。</h3> <h3> 佛手瓜似乎还在积蓄力量,正悠然享受着抢滩登陆游戏的美好时光,暂时不想生儿育女……</h3> <h3> 说完瓜事,再聊菜经。如果说瓜们共处一架,在物竞天择的生存压力下,激发了强烈的竞争意识,那么,菜们各安一隅,在团结友爱的同类扶持中,洋溢着的是自由发展的天性。</h3> <h3> 先说这秋葵吧,别看眼前长势喜人,已经是补过一茬了。它们的前任由于栽种时没注意插树枝给它们遮阴,叶子丢光成光杆司令了,好一阵子没缓过劲来,得,狠狠心,只好换旧迎新了。这东西贼费肥了,肥料一充足,就可劲长。采摘时,只要果实的尖端摸着觉着软,吃起来准嫩!</h3> <h3> 今年雨水太多了,茄子长几个就歇菜,叶子没长开,先天发育不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看着就叫人揪心。</h3> <h3> 本打算今年不种小西红柿的,去年种怕了。去年两棵小西红柿,长得太野蛮、太疯狂了,简直是一副目中无人、唯我独尊、杀人如麻的强盗模样,一路攻城略地,几乎把同畦的茄子、秋葵、辣椒等绞杀殆净!陈仕芹老师的爱人给我种苗时保证说不是小西红柿,可造化弄人,今年阴差阳错,又让我与它再度狭路相逢,真叫不是冤家不聚头啊。幸亏我老婆大人心软,借口喜欢它的口味,就姑且种着它吧。嗯,那就少给它上点肥,免得助长它那疯狂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到时又越界去欺负人!</h3> <h3> 先按下果蔬的爱恨情仇不表,咱们该谈谈叶菜了。</h3><h3> </h3> <h3> 空心菜对吧。今年种得最失败的就是它了!肥没少上,地没少松,草没少拔,怎么长得就是不给力呢?怎么老是一副受气小媳妇的怂包样呢?看来有病,得治!</h3> <h3> 让人意外的是苋菜,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去年洒落的零星种子,竟然不经意间长大成人,不,成材了,成可用食材了。割下一茬煮粉干,淋上两勺辣椒酒,依稀有妈妈的味道,别提多爽口了!</h3> <h3> 最令我刮目相看的是莴苣,在这病虫害肆虐的夏季,竟然百毒不侵,那翡翠般的叶子,嫩得那么纯真,绿得那么活泼,蓦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俏生生的少女,正尽态极妍、巧笑嫣然、姗姗而来,让人心驰神往——岁月静好,青春万岁!</h3> <h3> 红薯叶长得也不错,隔三两天就可收一茬,依个人口味,觉着口感比空心菜强多了。</h3> <h3> 最让人省心的就是紫背天葵了。它既不择地势,随便一个犄角旮旯就能安家,也无须什么肥料,只要下地就能悄然无息地生长。管前名菜“泥鳅粉干”就少不了它。</h3> <h3> 叶菜的话题就此打住,咱们接着聊聊豆类吧。</h3> <h3> 你可能不认识,这是四棱豆,别名皇帝豆,拥有“绿色金子”之美誉,是补血、补钙、补充营养的极好来源,常食能治多种疾病,属保健型蔬菜。瞧瞧,噱头够大、够虎人的吧。不过,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在绿色养生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多吃蔬菜水果总归是好处多多吧。</h3> <h3> 这是大家常见的扁豆。去年种一藤没搭架,它就一路高歌爬到树上去了,因缺少光照,长得不多,想采摘,可望不可即。今年找来两个竹尾巴,它就欢天喜地地在竹尾巴上安家落户、开枝散叶了。等到秋季开学,各种瓜蔬青黄不接的时候,正是扁豆生长的旺季,它就可以采来应急了。</h3> <h3> 观音豆,是端午节包粽子,平常蒸肉汤的好伴侣。吃起来沙沙的,有一种特别的滋味,深受大众喜爱。</h3> <h3> 我之所以种豇豆而不种四季豆,主要是四季豆生长期太短,找竹竿麻烦,且四季豆没煮熟会食物中毒。豇豆就不同了,它生长期长,又省肥,随便摘几根就可以炒一盘。如此让人省时省力而又贡献多多的豇豆,自然是惹人喜欢了。</h3> <h3> 自己动手种植瓜果蔬菜,图的当然是安全、新鲜,吃得放心。而做菜就离不了葱姜蒜、辣椒、紫苏、薄荷等调味品了。我也顺便种了些,想吃个香喝个辣什么的,就指望它们了。</h3> <h3> 除了种植瓜果蔬菜,我还种了点雪莲果、土瓜、番薯、玉米等粮食经济作物。雪莲果只能上农家肥和有机肥,上化肥雪莲果就得一命呜呼了。土瓜要及时上肥,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头,藤长半米要掐尖。地瓜好种,斜插,撒几粒复合肥,勤翻藤,就丰收有望。种玉米最费肥料了,种植的时候先在穴底放一把复合肥,覆上土撒下两棵种子再盖上有机肥,就能保证它前期的生长发育。这些经验,都是大家无私传授活学活用积累起来的。</h3> <h3> 因为菜地有限,我们在保证植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根据瓜果蔬菜的生长特点施行套种、混种、轮种、间种,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利用边角地带扦插种植了木槿、枸杞。</h3> <h3> 种菜过程中,作为人民教师的我,可谓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身心得到极大放松,体魄得到了有效锻炼。我告诫自己:人不能忘本!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丢!通过种菜,也增进了同事之间交流理解和友谊,那是超乎种菜本身最大的收获!</h3> <h3> 偷却浮生半日闲,种得瓜蔬满园香。</h3> <h3> 种菜之道,贵勤,勤问勤学勤管理,天道酬勤,菜会越种越好。当然同一块地,相同的管理,蔬菜生长也会良莠不齐,就像同一个班级,相同的教学,学生成绩也优劣有别一样——基础有异,吸收有别罢了。</h3> <h3> 就在我即将结束本文,给地瓜翻藤培土的时候,几个半大的孩子,其中一个似乎是我的学生,突然一路叽叽喳喳、冒冒失失地闯荡进老师们的菜地,脚下肆无忌惮地踩在菜畦上,对被践踏的蔬菜视若无物,不知是捕蜜蜂还是捉蝴蝶,在我喝止之下,冲我吐吐舌头拌个鬼脸,又一溜烟跑没影了。唉,现在农村的孩子,从小父母外出挣钱,缺乏正确引导,根本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普遍缺乏劳动技能、劳动观念,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善良质朴的品质,谁能给他们补上人生这重要的一课呢?</h3><h3> 不事稼穑,安知稼穑之难?</h3><h3> 不由想起早年间在操场边柳树下种菜的日子。课余时间,我的学生见我在拔草,总会自觉地跑来帮忙,一边拔草一边向我询问学习上的问题,我也一边回答问题一边了解班级动态一边向他们传授劳动的知识技能。吴华森同学在《杨柳的追忆》那篇网文中,深情回忆了当年的情景,那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至今令人神往。</h3><h3> 唉,不经意间,现在我们的孩子丢失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忽视了什么?我们不应该深思吗?</h3> <h3> 种菜,容易;育人,太难!</h3><h3><br></h3><h3> 2019年6月8日于管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