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font>7月7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火炬传递朔州市平鲁站起跑仪式在平鲁区举行。朔州市副市长韩文让宣布火炬传递开始。区委书记刘旋点燃第一棒火炬并将火炬传递给第一棒火炬手王丕栋。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占文致辞。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华,市体育局局长刘焕出席活动。区委副书记苑冬梅,区政协主席贾志武等在家区四大班子领导出席活动。仪式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志洲主持。</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上午8时30分,会场周边会旗猎猎、彩球飘荡。突显平鲁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群众文化展演精彩上演,将火炬传递的热烈气氛骤然烘托。随后,4名护旗手高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现场响起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火炬传递起跑仪式正式拉开序幕。</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9时整,第1棒火炬手王丕栋在火种护卫队的护送下,高举火炬,精神抖擞地开始了“山河”火炬在平鲁的传递之旅。朔州平鲁站火炬传递的50名火炬来自平鲁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和社会精英,火炬手以青春的名义起跑,把象征着青春、活力和梦想的二青圣火,一棒接一棒传递,点燃平鲁人民向往美好、热情澎湃的激情。</h3> 圣火传递中,50名火炬手激情飞扬、步履矫健,跑出了青春的律动,传递着二青会“青春接力、领跑时代”的精神。汇聚在传递道路两侧的市民共同见证火炬传递盛典,亲身感受二青会圣火在平鲁薪火相传、青春不息的时代力量,他们手持国旗和二青会会旗为火炬手挥旗呐喊,以各种形式奉献二青会,建功新时代。<br> <h3> “门神故里、改革热土”的平鲁区历史悠久,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相互交融,商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交错碰撞。平鲁人杰地灵,最负盛名的是被民间顶礼膜拜的大唐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华门神——尉迟恭,平鲁因此被命名为“中国门神文化之乡”。明代著名事件“隆庆议和”就发生在平鲁的“败虎堡”。明代大将李良材、清代总兵刘诏等一批彪炳史册的军事将领和文人墨客皆出于此,平鲁也是革命老区,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归国华侨李林就牺牲在这块土地上。平鲁也是改革开放起航之地。改革开放前,平鲁是全省乃至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县,1978年人均收入只有20.1元,全省倒数第一、全国倒数第二。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与美国红色资本家哈默达成共识,于1981年在平鲁缔造了国内第一个、也是全国最大的中美合资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朔州因此而建市。平鲁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40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3> <p> 平鲁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构建普惠民生,彰显美丽和谐,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中敢立潮头率先发展。区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转型引领、改革先行,加快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全会精神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奋力赶超、争先进位,2019年首季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多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p><p><br></p> <br> <h3><font color="#010101"> 平鲁区是朔州市火炬传递的第五站,当天的火炬传递活动全程3.3公里,本次火炬传递从交警队出发,途经森林公园、南山壹号居民区、紫晨广场、区政府,平鲁职业中学、平鲁启明实验学校、平鲁李林中学,最后到平阳街西口完成,随着第50棒火炬手廖玉恒跑向收火现场,火种护卫队从廖玉恒手中接过火炬并将圣火收入火种灯,二青会朔州市平鲁站火炬传递圆满结束。</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图 谢宏 范磊 王志虎 任佩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