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行一(原创:何登贵)

欧阳羽雪(刻木山文化传媒)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安之行</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一印象与感悟</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9年6月24日至29日</b><b>何元元,何子,尹善为与我一同四人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华清宫,华山,市区有大雁塔,回民街,钟楼,鼓楼,古城墙等。</b></h1> <h3>丝路起点的驼铃声,</h3><h3>大雁塔下追思玄奘法师,</h3><h3>千古一帝的地下军团,</h3><h3>盛世王朝的奇珍异宝,</h3><h3>穿行在城墙与街巷之间,</h3><h3>便与岁月有了交错。</h3><h3>来西安,</h3><h3>走进昔日长安!</h3> <h1><b>  印象一:古城长安:长安就是长安,古色古香 ,历史厚重。古城就是古城,四角飞檐,雕梁画栋,宽敞明亮,一尘不染。古建筑,古城墙,尽显古历史特色。</b></h1> <h1><b>  印象二:华山之险:华山,山高陡峭,奇石奇锋,雾松云海,爬到半山,叫人不寒而栗。脚下是万丈深渊,眼前是云海奇锋。上了华山,不虚此行。上到半山,我说:“不上了“。何子说:”不,还要上,你说,来华山做什么?“真的佩服我家小女子。平常看不出,何子原来是个敢于挑战极限的强悍小巾帼小姑娘!</b></h1> <h3>华山山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中,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白虎通义》载:“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h3> <h3>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平王东迁,华山在东周王国之西,故称“西岳”。秦帝国建都咸阳,西汉帝国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东汉建立,华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沿用至今。古称西岳的华山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更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中国黄河50景”之一。<br></h3> <h3>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这里出土了1000多个士兵陶俑,两千多年来,一直默默地护卫着始皇帝陛下。</h3> <h1><b>  印象三:兵马俑一一数千年历史,秦始皇功过不敢评说,十三岁及位,当上皇帝不久,就开始着手营造皇帝陵。历时三十八年,每年都要征集数万劳工,为其营造墓陵,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想而知。数十万兵马俑,其实不是传说中的为秦始皇陪葬的活人活马,而是用陶泥烧制而成的士兵及战马。请问世人:陪葬有必要吗?</b></h1><h3></h3> <h1><b>  印象四:贵州的天一一6月29号回长沙,转贵州六盘水月照机场,一下飞机,天空下着毛毛雨,我的天啦,好冷好冷!好像一下子从夏天进入到了冬天。人说,这是贵州十八怪之一,贵州夏天下雨就是冬天。是经度,纬度,海拔,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b></h1> <h1><b>  印象五:巧遇一一你说怪也不怪,巧也不巧?26号上午参观完大雁塔正准备出口时,何子突然说:”妈妈,那好像是我班主任于老师。“经过确认,真的就是于老师。晚上在酒店吃饭时又碰到了一起。千里之外,突然巧遇,人生中应该是少之又少!</b></h1><h3></h3> <h3>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又叫西安音乐喷泉,音乐喷泉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h3> <h1><b>  印象七:人生六十五一一人活到65岁,才算活到人生一个点上。在本市坐公交,地铁,免费。凭卡在机上一刷:爱心卡。去全国各地旅游,凭身份证免门票费,还安排有专门的免费通道。65岁者,往前走,免斩!</b></h1><h3></h3> <h1><b>  印象八一一话说旅游一一旅游,说穿了,就是用钱,花钱在外买罪受。用当今说语,就是烧钱。用钱买教训,用钱买经验!……吃的贵而不怎么合口味,住的也不如家里随意舒适。当然啰,也还是用钱买了一些见识,诸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历史气候特产等等……</b></h1><h3></h3> <h3>作者:何登贵(人民教师,现居长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