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全体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把握命题新动态,落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经开区全体小学数学教师不顾暑气熏蒸,齐聚海城一小。区小学数学24学时培训在7月4日拉开帷幕。<br> <p>7月4日上午,沙城二小的章颖老师结合自己多年任教小学高年级数学的经历,就在教育教学上《做做加法,做做减法》的教学策略与在场老师进行分享。讲座中,章老师结合从 “基础知识教学”、“学习习惯”、“解决问题习惯培养”三个方面做加法,以及从“学生作业”、“复习资料”两方面做减法两个大点进行讲述,丰富多样的学生资源的展示和新颖详尽的教学方法分享,获得了在场老师的掌声,也令大家愈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br></p> <h3><font color="#010101">此外,天河二小的涂瑞霞老师从“三单项目的概述”、“三单课例题的展示”以及“四招教研的开展”三点,向我们阐述了《指向“低控制课堂教学”的学习设计》的核心。随后,雷祖听老师趁热打铁,见缝插针,就部分老师在“新常规设计”中的作品进行说明,指出我们需要规避的典型错误,并引导我们探讨如何进一步进行优化,相互借鉴,为我们指明方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月4日下午,龙湾区教研员王小莲老师作了《做成一件事——小学数学“攀登式导学任务”的设计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王老师娓娓道来自己几年来依托任务导学,只做一件事——开展课堂变革,最终做成一件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取得成效,这份毅力赢得老师们的钦佩。另外,王老师还大方地与我们分享了一些优秀案例,以点带线,以线铺面,手把手地指导在场所有老师进行导学任务设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月5日上午,先是由沙城二小的钱丽静老师为我们带来《一课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她通过“上位数学知识的解读”、多维度比较的“教材分析”、基于前测的“学情分析”以及“教学设计”的呈现,就“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与老师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所得,台下老师均受启发。紧接着,陈称心的老师就《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优化探索》向各位老师展示了沙城二小课堂变革的历程。一份份以学习活动为载体优化的作业单,给予在场老师“利用单元主题图把握单元”这一新思路。随后,经开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雷祖听老师就五年级省测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基于省测命题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呼吁与会教师要关注基础、注重知识习得过程以及关注知识本质的理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月5日下午,由省特级教师沈正会老师进行了《从“简单”走向“简约”——小学数学简约化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沈老师从“倒数的认识”、“倍数的认识”、“数量、单价和总价”三个课例谈起,告诉在场教师简约教学设计的7个外部特征,以简约求丰厚,把复杂的东西教得简单,把简单的东西教得有厚度。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全体教师感叹于沈老师的智慧,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日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月6日上午,温州市教研员雷子东老师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命题工作,以省测试题为例,就《整体设计,提升综合素养》对各位老师进行了指导。雷老师指出现在命题的整体趋势:指向核心;指向本质、指向问题、指向自主、指向思维、指向过程。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深刻解读教材与课标,务必回归“思维”的教学,创造性地设置关键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过程要充分体验建构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font></h3> 当天下午,全体老师分组合作,共同研究教材,结合这几天培训所得进行试卷的命题工作,试卷排版美观,内容完整,试题拟定合理又具有一定灵活性。在此次实践中,各位老师深刻感受到:一道好题,需要深思熟虑,一份好卷,更是需要智慧的整合,如何巧妙的将知识的考察与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需要我们去好好的思考与品味。<br><br> <h3><font color="#010101">为期3天的24学时培训活动,如同一场饕餮盛宴,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鲜活的案例分析;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给予各位教师教学方向上的引导,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我们孜孜以求,一直在路上。</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