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10年8月清政府筹办航空事业,在南苑开办了飞机修造厂试制飞机,并利用南苑练兵操场修建了供飞机起降的简易跑道,自此,南苑机场成为中国的第一个机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采纳法国顾问的建议,于1913年在南苑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并花费30万银元买进10架法国“高德隆”双翼教练机,启今为止,南苑机场已有百年历史。</h3> <h3>原北洋政府陆军检阅使署</h3> <h3>原北洋政府陆军检阅使署院内<br>纵观南苑机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将其划分为北洋政府阶段、日伪时期、国民党政权、解放后四个历史阶段。但不管是哪个时期,南苑机场首先都是作为军营而存在,其早在1904年袁世凯做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时,南苑即开始驻兵而成为一座小有规模的兵营。1922冯玉祥调北京任陆军检阅使,南苑机场即设置陆军检阅使署。(检阅使署解放后被“高航”人称为“老西院”,即现在的宇祥宾馆,该宾馆取玉祥的谐音)<br>冯玉祥任职陆军检阅使,操持南苑练兵即是西北军建军之始。1924年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此处是冯玉祥的司令部。1936年春,佟麟阁将军主持29军司令部工作,军部也设在检阅使署旧址。也正是因为南苑机场有了100年军营的历史,所以围绕着南苑机场以及与之毗邻的航天一院的所有进出大门,一直都被依次冠名为一营门…、三营门、四营门、六营门等等。<br>北洋政府自1910年始建南苑机场到1928年,北洋政府覆灭,南苑航空学校撤消,期间办学15年间,培养了四期共158名飞行学员。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始终没有建成一支形成战斗力的空军,而这一百多名飞行员也只能是待价而估,更多的是重新返回原服役的陆海军部队。<br> 1937年7月28日,发生了南苑抗战,大批日军进攻南苑军部,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阵亡,南苑机场被日军占领。1939年夏,中国抗日志士放火烧了南苑机场,多架日机葬于火海之中,日军损失惨重。以后,日军对南苑机场进行了修建、扩建,完善了航空指挥设施,更名为南苑兵营。并以此为基地,加强了对中国大陆的侵略进攻。<br>1945年日本投降后,南苑机场成为国民政府和中华民国空军的重要机场之一,蒋中正专机在此降落,傅作义专机在此起飞,许多国民党军政大员曾在南苑机场登机。<br>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苑机场。1949年5月4日,上午8时10分,国民党轰炸机6架由天津方向飞抵南苑机场上空,投弹30枚。炸死炸伤23人,房屋150余间。此为北平解放后遭轰炸损失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次。<br> 国民党空军飞机空袭南苑机场,造成较大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北平防空, 1949年8月15日,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飞行中队中队长徐兆文,政委王平阳。飞行中队长徐兆文,又名徐思义,原是国民党空军第四大队飞行中队长,毕业于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14期,后在美国航空学校受训。于1939年4月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后,按党的指示继续在国民党空军中工作,曾及时向党中央提供了有关国民党空军非常重要的情报,立下大功。抗美援朝时期,徐兆文任空二师四团团长、副师长、代师长,建国后相继任职空26师师长、空军高级航校、一高专副校长等职。1949年12月1日空军第四驱逐机航校在北京南苑机场成立,1949年12月24日,第四驱逐机航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航空学校。1950年6月空军混成第4旅在南京成立。为了部队发展需要,徐兆文等人相继调走。7月26日空军首长命令将飞行中队的番号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独立第一驱逐大队。总领队是国民党空军中第一个驾机起义的刘善本。1950年11月,苏联根据与中国政府的协议,派了一个米格喷气机师驻南苑机场,担任防空值班任务。1950年11月29日空军发布命令:奉军委11月24日电令,将配置在南苑机场之驱逐机大队分别并入三所航空学校。1952年9月空军第六航校撤离南苑机场,迁往河北涿县。1953年2月19日,为培训大队长以上飞行指挥干部,以原陆军第25军75师副政委谢雪畴带队的师司、政、后机关为基础,空军抽调人员、装备,在北京南苑机场组建空军中级指挥员训练班,隶属军委空军建制,执行军级权限,调第4航校校长吕黎平任班主任。同年3月改称为空军指挥员训练班,其后的十几年间先后更名为空军高级航空学校、空军第一高级专科学校。 </h3> <h3>南苑机场空军指挥员训练班班主任、高级航校校长、开国少将吕黎平</h3> <h3>空军指挥员训练班毕业证书</h3> <h3>1968年9月30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空军第一高级专科学校改编为歼击飞行航校,其校部机构,由军级改为师级机构,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航空学校,归北京军区空军建制领导。1969年10月29日,中央军委决定该校迁至山东济南,航空兵第34师102团进驻南苑机场。<br>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南苑机场的历史沿革似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年(1949年~1969年)为航校阶段,第二个阶段50年(1969年~2019年)为中央专机、军民共用客运阶段。<br> 新中国成立后南苑机场成为中国空军保卫首都的重要基地,并成功地组织了开国大典的首次新中国空中阅兵。同时,由于安全、机场跑道长,这里成为早期迎送外宾的重要机场,(1957年4月接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也是前苏联TU104大型飞机首个着陆的中国机场。可以说南苑机场在中国近代航空事业中做出了巨大贡献。</h3> <h3>文字:桑 榆<br>制作:毛 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