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br></h3><h3>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风不言,水不语,战友情更深。青山在,人将老,战友情更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是我们一生中最眷恋的地方。人间万象,苦辣酸甜,统统尝遍。汾河河畔情悠悠。达活泉边几度秋。回忆过去,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难捺,思绪万千,泪水涟涟。我们几代人的青春芳华留在了181野战医院的军营。50年弹指一挥间。几多欢喜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h3><h3>今天是我们的节日:八一建军节。8月恰逢181野战医院宣布组建五十周年。9月喜逢郑燕军,李绪德,李秀慧等战友在181野战医院的诞生地召集全国各地战友再回我们的第二故乡太原相聚。喜庆之余,自已把多年搜集和保存及战友们提供的有关181野战医院历史资料,与上期《战士篇》相融合。经过仔细整理编辑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纪事篇》。该篇以寓教于乐,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战友们简单介绍:〈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历史沿革。〈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第一任:院长,政委简介。第一任:医务处,政治处,院务处正职领导简介。第一任:1所,2所,3所正职领导简介。〈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历年战士简介。〈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重要组织活动纪事。</h3><h3>此作品是把181野战医院14年的光辉岁月缩影在一起。从多方面诠释181野战医院的历史原貌。找回我们曾经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和哪段儿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h3><h3><br></h3><h3><br></h3><h3>照片背后的故事就是一部181野战医院的发展史。</h3> <p style="text-align: left;">〈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历史沿革</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六十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龙,熊关系紧张并降至冰点,随之成为世界焦点。核大战,核恐吓歩步紧逼我国。局部发生战争不可避免。当时全国军民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工业,农业努力生产。军队积极练兵备战。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当年可唯是:“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我们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69年《军委扩大会议》后。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建10所部队野战医院(番号181是其中之一)。196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命令:大同办事处(后字202部队军级)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181野战医院隶属总后大同办事处暂由313基地兵站(师级)代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同时命令大同办事处移防山西省太原市。1969年11月。总后勤部大同办事处全部移防到太原市。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太原办事处(后字202部队),编制级别一切不变。</h3><p style="text-align: left;">与此同时,组建第181野战医院任务也在紧张的进行中。医院编制:正团级。设医务处,政治处,院务处和三个野战综合医疗所。床位200张(暂定)。驻防山西省太原市(院址待选)。1969年9月总后大同办事处从所属744仓库抽调科长蔡毓汉(山东人后任181野战医院付院长)为181野战医院建院初期牵头人。成员:宣之腾,吴一鸣,于凤来,王太和,李桢选,杜宿生,唐连珍。1969年11月。经过多方周密调查,考查和勘查。181野战医院院址最终选定:山西省太原市北郊,汾河畔上兰村《太原机械学院》。文革时期该学院早以停课。学生到全国各地串连,人去楼空院落荒无。总后太原办事处立即从所属工程1团,工程7团,工程9团,汽车21团调集战士:卫建章,张玉亭,张振营,岳长隆,李润锁等3O余名来院报到。181野战医院筹备建院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快速的开展起来。</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O年1月。大批官兵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山西省太原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报到。医院军事实力及建制基本完成。并正式对外办公且向社会公开部队番号。随后第一次大规模艰苦的劳动建院开始。</h3><p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一批建院官兵分别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军事科学院,武汉后勤学校,镇江汽车学校,蚌埠汽车学校,313基地兵站,301医院,309医院,322医院,326医院,工程1团,工程7团,工程9团,汽车21团,286大队,744仓库,933仓库,太原办事处机关及门诊部和警卫排。</h3><p style="text-align: left;">181野战医院建院初期确实困难重重。全院官兵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靠她们的智慧和双手。医院从一片破烂不堪的废弃校舍中拔地而起,院落焕然一新,楼舍窗明几净并按时开院接诊病人。是第一代181野战医院全体官兵。她们用生命扛起了使命,用忠诚筑起了长城。历史不会忘记她们!</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0年。全国各大,中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太原机械学院准备恢复教学。1970年10月。总后太原办事处指令181野战医院退还所占其校舍。医院迁移到太原市山西财经学院(菜园村)驻防。全院官兵在山西财经学院开始了第二次劳动建院。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开院应诊。</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1年4月。第181野战医院与313基地兵站变更代管关系。由总后勤部太原办事处直接管理。</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2年。山西财经学院恢复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10月。总后太原办事处指令181野战医院退还所占用山西财经学院楼舍。暂留1栋拐角楼(机关办公和全院干部职工家属用),1个伙房,1个礼堂(全院设备及物资存放处),少许平房家属区。全院官兵在山西财经学院备勤原地待命。当时181野战医院正式开启了野战模式。按总后太办指示。1972年10月。3所全体官兵去河南省焦作市马村接防326医院医疗所。1所,2所,分别组织多批次下乡医疗队。去城市,去农村,去太行山区,去边远部队,巡回为部队官兵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医院同时外送大批医务人员去进修和学习。分批组织了几个采药队上山采药。只有机关和后勤少数官兵留守在山西财经学院营区。</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太原办事处撤销编制。第181野战医院隶转北京军区。1975年10月30日。北京军区命令第181野战医院隶属河北省军区(医院迁河北省院址待定)。</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5年10月。181野战医院2所全体官兵到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医疗所与3所换防。3所全体官兵返回太原市山西财经学院休整。期间3所组织下乡医疗队,赴内蒙古白银库仑军马场和河北省邢台县太行山区为部队为人民群众救死扶伤,无私奉献,送医送药。</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6年初。第181野战医院选址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孔村)建设新营区。为了早日建好新医院(营建面积750O0平米)。全院官兵不分男女老少齐上阵。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拉土,搬砖,卸白灰,杠水泥,抬石头。。。天天如此。没有人喊苦和累。。。这就是军人本色。大家都应该记得。我们每天干活时所穿劳动服五花八门,制式不分男女。每个人都用草绳或铁丝系于腰间,一是阻挡灰尘,二是干起活来利索。虽说打扮古怪与可笑。可当年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诉说和记忆。。。。。。。。。。。。。</h3><p style="text-align: left;">风风雨雨,181野战医院医护人员的足迹踏遍三晋大地,黄河之南,广袤草原,太行之巅和冀南平原。尤其在唐山抗震救灾中成绩突出。得到了北京军区,河北省军区和河北省政府的大力表彰。并且圆满完成了历年上级交给的各项部队卫勤保障任务。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医院几经隶转和建院。我们不辱使命,不负韶华。用我们的满腔热血和无悔的青春换来了181野战医院的繁荣和强盛。</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8年3月至5月。181野战医院机关和3所部分官兵及全院干部家属包括大批物资,从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财经学院营区。2所全体官兵及设备从河南省焦作市马村营区分批次乘专列到达河北省邢台市新院址与1所全体官兵会合(1所全体,3所部分官兵以于1976年到邢台参加劳动建院)。从此181野战医院结束了长期分散和沒有固定营区的历史。</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9年4月。北京军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隶属北京军区后勤部第七分部。</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79年9月。181野战医院营建任务基本完成。各医疗所陆续开诊,日后181野战医院正式开院接收部队和地方伤病人员。履行起部队卫勤保障工作和职责。第181野战医院始终坚守为军人服务,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的信念。为防区驻军和周边野战部队官兵及驻地市民与广大老百姓防病治病。</h3><p style="text-align: left;">1983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撤销编制和番号。移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更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北省总队医院。根据(中央1982)30号文件和公安部153号文件。</h3><p style="text-align: left;">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只走过了短暂而不平凡的14个春秋。留下了遍地思念。。</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第一任院长,政委及各处,所正职领导简介</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一任院长:崔胜(河北省任丘县人)<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一任政委:高明德(河北省霸县人)<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第一任医务处主任:夏侗仪(江苏省睢宁县人)</h3><h3>第一任政治处主任:郭连山(河南省商丘人)</h3><h3>第一任院务处处长:刘宪武(黑龙江省肇州县人)</h3><h3>第一任院务处政治协理员:闫永康(山西省宁武县人)</h3> <h3>第一任1所所长:程正达(山西省人)</h3><h3>第一任1所政治教导员:王洪林(江苏省南京市人)</h3> <h3>第一任2所所长:王群怀(甘肃省庆阳县人)</h3><h3>第一任2所政治教导员:常汉文(河北省青县人)</h3><h3>第一任3所所长:赵长命(内蒙古集宁市人)</h3><h3>第一任3所政治教导员:许文彪(北京市人)</h3> <h3><br></h3><h3>我们不能忘记他们。。。。。。。。。</h3><h3><br></h3><h3><br></h3><h3>〈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历年战士简介:</h3><h3><br></h3><h3><br></h3><h3>1970年1月:第181野战医院正式在太原市上兰村太原机械学院成立。战士大部分是68年,69年和70年新入伍的新兵。</h3><h3>1968年战士简介:</h3><h3>1968年总后勤部到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征男兵。大同办事处所征新兵分别由机关新兵连和所属工程1团,工程7团,工程9团自训。同时总后勤部到四川省和属内征集女兵。并组成三个新兵连。在总后白城子办事处(后字二0一部队)三个军马场新训。分别是:四方山军马场新兵一连,扎兰屯军马场新兵二连,哈拉海军马场新兵三连。新训四个月结束后。女兵分配到总后各单位。一部分女兵分配到总后大同办事处机关和通信连以及所属322医院和326医院。</h3><h3><br></h3><h3>197O年1月由太办机关和322医院,326医院到181野战医院1968年入伍的战士:</h3><h3>扬抗美,黄丹璐,吴学军,姜春富,胡卫东,李兰,纪建华,王淑华,鲁少媛,鲁桂荣,董二荣,王甘平,王桂兰,袁田玉,张景春,郭桂霞,陈秀兰,沈幼明,柴明,贾嶶,朱素梅,李文荣,武抗美,高云峰,郑玉芝,张悦,孙俪琴,候光平,张艳芬,陈晶,尹晓玲,李巧玲,孙洪明(江苏省沙洲县人)等30余名</h3><h3><br></h3><h3>工程1团到181野战医院1968年入伍的战士:卫建章(江苏省江阴县人),张玉亭(河南省社旗县人),岳长隆(陕西省山阳县人)等13名。</h3><h3><br></h3><h3>工程7团到181野战医院1968年入伍的战士:张振营(河南省社旗县人),燕学礼,徐广成,王崇先,杜宇先等15名。</h3><h3><br></h3><h3>工程9团到181野战医院1968年入伍的战士:刘子义(陕西人),严奉刚等12名。</h3><h3><br></h3><h3>以下是历年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它诉说着我们当兵时的一切。。一切。。。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就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和回忆吧。。。。。</h3><h3><br></h3><h3><br></h3> <h3><br></h3><h3>1969年战士简介:</h3><h3>1969年总后大同办事处到湖北省征集新兵:从武汉市,孝感地区和襄樊地区征女兵5O名。由322医院自训25名。326医院自训25名。</h3><h3>从黄冈地区征男兵。由汽车21团负责训练。新训结束后大部分留在21团,少部分去了49O仓库。1969年11月总后大同办事处迁太原。从49O仓库调69年男兵到太原办事处机关警卫排。</h3><h3><br></h3><h3>1970年1月来181野战医院1969年入伍战士:</h3><h3>太办机关警卫排:柯家荣,黎耀琪,黎恩华,黎焱亮,陈良松。</h3><h3><br></h3><h3>322医院:黄琼,黄爱憎,刘芳荣,江红等6名。</h3><h3><br></h3><h3>326医院:时燕华,陈洪文,赵丹娜,申丽英,方凤珍,任智华,孙云先,冯绍英。</h3><h3><br></h3><h3>汽车21团8连:李润锁(陕西省黄龙县人)等6名。</h3><h3><br></h3><h3><br></h3> <h3>1970年战士简介</h3><h3>1970年总后太办到山东省泰安县征兵。在太办教导队(山西财院)成立新兵连。新训结束后,一个班战士分配到181野战医院。</h3><h3>朱佑利,李绪德,谢宝亮,刘汉涛,王义林,王兆行,王灿义,王振安,王焕学,刘和杰,李光友,贠钦祥。</h3><h3><br></h3><h3>1970年2月:由总后重办贵阳8733部队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h3><h3>胡世芳,孙敏英,贺耀华,夏祥芬,扬建英,向桂芳等10名。</h3><h3><br></h3><h3>197O年2月:太办属内征兵。部分新兵由181野战医院自训(含调入)</h3><h3>刘雅露,谭晓薇,李沈平,付云占,乔卫华,王霞萍,王明珠,柳天青,范爱萍,张继英,孙谊,刘燕,李力,扬军,赵建新,董志琳,汤丽穗,叶佳宁,曹冀凤,蔚燕,朱延光,王国琴,刘安丽等20余名。</h3><h3><br></h3><h3>1970年10月:按太办指令181野战医院从太原机械学院迁移山西财经学院(菜园村)驻防。</h3> <h3><br></h3><h3>1971年战士简介:</h3><h3>1971年总后太办到河北省怀安县征兵。军队内征兵同时进行(国内第一次大范围内征兵)。</h3><h3>总后太办在所属洪洞农场组成新兵连(人员实际近七,八百人)。男兵在冯庄大队驻训。女兵在姚庄大队驻训。新训结束后,由新兵连分到181野战医院男兵5O名,女兵50名,共100名。据当年老兵说:向各单位分兵的时候,因为人员太多,只好采取排队报数的方法分配。按个子高矮排队。报数1,2,3。报1的前进一步,报3的后退一步,报2的不动。最后形成3排。然后宣布去向。</h3><h3>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含调入):</h3><h3>王丽莉,张琳,郑燕军,张君,王秋宁,于青,张苏苑,燕欣,古欣,王莉,王建英,刘先娥,孙卫国,贾亚非,郭惠民,王云英,张艳芝,孙军生,左海樱,秦水春,乔晓谭,范苑,朱慧兰,朱金陵,成旭彤,贾红霞,李宪华,李芳,赵锡琴,陶丽娟,陆桂芝,路素珍,刘晋新,余建芬,王红辉,崔小燕,謝丽华,马爱莲,李冀红,郭子芳,汪宁平,罗玉薇,张东蕾,牛晓丽,王素凡,鲁彬,李爱华,李素菊,吴宁,江沨,钱桦,万成林,于丽娜,张晓霞,刘亚春,郭琳璐,杜苏萍,耿淑燕,翟莉,孙亚非,孙燕,李扬军,李贞,彭伟,彭燕鸣,杨玉兰,胡建民,冷晋,梁红,王辉,赵立宪,赵晓东,王非,王旭燕,张淑英,刘玲,勾丽丽,叶芳,高晓远,郭雄江,陈兴,李久宽,陈晓峰,李建华,王有,贺贵,杨文举,叶亚军,翁德山,赵金贵,莫全录,赵有荣,曲汝州,李生和,沈月贵,郑如义,杨春才,宋志斌,杨茂山,李全福,胡有吉,胡世龙,廉润明,郜成吉,范继浩,周继春,王明亮,张耀祖,张贵金,周永勤,赵全宝,李承祥等130余名。</h3> <h3><br></h3><h3>1972年因913事件全国未征兵。</h3><h3><br></h3><h3>1972年10月三所全体到河南省焦作市马村接防326医院医疗所营区。</h3><h3><br></h3><h3>1973年战士简介:</h3><h3>1973年总后太原办事处到山东省青岛市征兵。分配给181野战医院新入伍战士3O名(男2O名,女10名)。由医院自训(在财院成立新兵排,由扬仲泰,姜春富,王兆行,王义林负责训练和管理)新训结束后,30名新战士全部留在本院。</h3><h3>史全起,管金斗,于全忠,梁连生,李同春,王竹文,刘军,叶秀亮,王志明,牛兆林,张春晓,袁志贵,丁兆同,许青,徐怀勤,马学义,王德亮,兰福勤,张化民,孙小林。</h3><h3>李秀青,杜红,王宗莲,孟玉建,李英,闫淑英,张学军,卓宁,邵红,扬小燕。</h3><h3><br></h3><h3>后期由太办机关调入战士:李月华,李浮萍,闫林青,高欣宏,苏兆水,孙盛强,祝革志。</h3> <h3><br></h3><h3>1974年战士简介:</h3><h3>1974年太办到大同地区征兵。由313兵站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贾桂林,任存权,翟印印,毛永勤等6名。</h3> <h3>1975年战士简介</h3><h3>1975年总后太原办事处到山西省榆次地区,太原市征新兵。在太原市小店公社华章堡村成立新兵连。新训结束后。12名新兵来到181野战医院。</h3><h3>王瑞英,李秀慧,董珊,贾建平,赵纪玲,邢英,李黎,陈晓燕,宋文军,郄秀英,周新民,魏建军,徐松鑫。</h3><h3>1975年10月从河北省军区后勤部勤务连调入(江苏省淮安县)战士5名。</h3><h3>雍树宾,陈玉年,张秀来,张约干,沙步喜。</h3><h3>后期调入战士</h3><h3>柳立欣,季士民,梁秀英,扬明明,刘吉弘,高仲群,吴斌,朱莉莉,扬晓海,扬娜。</h3><h3><br></h3><h3>1975年10月3O日。军委命令:181野战医院隶属河北省军区。</h3><h3>1975年10月。二所全体官兵去河南省焦作市马村与三所换防。三所全体官兵返回181野战医院大本营(山西省财经学院)。</h3> <h3><br></h3><h3>1976年战士简介:<br></h3><h3>1976年从河北省军区后勤部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2个班(男女20名。匀为河北省唐山市和滦南县藉)</h3><h3>夏广新,杜云光,佟玉成,林正岗,张国柱,陈殿威,陈顺和,田少军,高庆山,刘建平,高庆山,高顺喜,刘恩山,解会民,薛瑞生,刘作清,常丙利,李秋霞,李丽娜,林燕青。</h3><h3><br></h3><h3>后期调入战士:高黎明,赵丽波,李素文,刘敏,李根会。<br></h3><h3><br></h3><h3>注:1976年春,按河北省军区指示。181野战医院移防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建院开始。</h3> <h3><br></h3><h3>1977年战士简介:</h3><h3>1977年全国第二次大规模内征兵与正常征兵同时进行。</h3><h3>1977年从河北省军区后勤部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22名(男:14名,女:8名)</h3><h3>北京藉:陈西平,张晓莉,王敏,冯萍,刘秋娟。</h3><h3>石家庄藉:尹晓静,徐晓英,朱文卿,王莉,赵红军。</h3><h3>河北省任丘县藉:庞亚平,陈瑞峰,郭恩惠,赵永强,叶金生,窦小申,李卫民,李顺强,王文通,史家良,王小白,杜金刚。</h3><h3><br></h3><h3>河南焦作马村二所卫训队(内征兵)队长黄琼。原为63军及驻晋部队代训。1977年8月按河北省军区指示:卫训队39名战士全部转属181野战医院。</h3><h3>卫训队战士:张明琦,贺路明,张明,徐红,胡金荣,李莉,郭清霞,张虹,马革成,邢立平,王兰,王晋萍,陈桥,祝敏,董杰,扬健,陈立洋,刘卫,李梦萍,武淑春,程凤华,扬振英,刘月莉,孙敏,李慧玲,蒋宇华,金闽,沈展,赵彦萍,杨燕萍,王丽青,武丽萍,徐冬梅,钱丽萍,扬晓燕,李榕,张锁霞,张杰,晋红。</h3><h3><br></h3><h3>后期战士调入:王丽军,张惠欣,宋海征,王惠敏,匡继红,李志,陈林,陈军,郭森森,施占军,沈龙,李雁宁,范月华,李斌,田素丽,胡玫,苏惠英,赵惠娟,贾伟华,张国庆,薛峰,雍平,张卫国,时红,崔文君,曾爱荣,李红,彭建英,王占慧,郭丽,张洁,汤丽萍,赵岩,武霞,孟伟,王津玲,兰兰,张国珠,陈义洁,赵奎典,刘秀芳,扬培芝,王晓霞,柳英兰,刘晓勤,王绍敏,芦莉,毕丽萍,安军,邸劲松,闫黎,贾晓丽,凃建宁,尹黎明。</h3> <h3>1978年战士简介:</h3><h3>1978年从河北省军区后勤部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10名。</h3><h3><br></h3><h3>河北省衡水市籍:周占雄,张永振,张永顺,王增民,刘保江。</h3><h3><br></h3><h3>河北省景县藉:李振营,张泽新,林世昌,张新生,陈光星。</h3><h3><br></h3><h3>注:1978年3月至5月:181野战医院分别从山西太原大本营和河南焦作马村医疗所到河北省邢台市新院址集中。结束了多年没有固定营区和分散而防的历史。</h3> <h3>1979年战士简介:</h3><h3>1979年从河北省军区后勤部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13名。</h3><h3><br></h3><h3>河北省大城县籍:杨培伏,张福进,张福州,白绍常,王加亮,孙金青,赵永录,刘玉章。</h3><h3><br></h3><h3>河北省承德县藉:朱子民,陈忠民,肖峰,池颜海,刘继海。</h3><h3><br></h3><h3>注:1979年4月按北京军区指示。181野战医院隶转北京军区后勤部第七分部。</h3> <h3>1980年战士简介</h3><h3>198O年由北京军区后勤部第七分部862仓库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7名。</h3><h3>山东省泰安县藉:朱元军,张新华,高德和,朱绍强,候国芳,王金平,张伦峰。</h3> <h3>1981年战士简介:</h3><h3>1981年从北京军区后勤部第七分部862仓库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10名。</h3><h3><br></h3><h3>江苏省响水县藉:张根荣,张桂荣,张亚昌,张跃银,扬佃洪,陈书权,钱厚将,李学松,顾学军,潘林。</h3><h3><br></h3> <h3>1982年战士简介:</h3><h3>1982年从北京军区后勤部第七分部邯郸汽车修理工培训大队新兵连分配到181野战医院战士8名(女战士4名,男战士4名)</h3><h3><br></h3><h3>北京藉:李瑞平,李力,张丽萍,吴淑嫦。</h3><h3><br></h3><h3>河北省遵化县藉:王强,赵占英,鲍大明等4名。</h3> <h3>《四》181野战医院重要组织活动纪事</h3><h3><br></h3><h3>181野战医院有史以来只举办过两期护士训练队</h3> <h3>1978年181野战医院在邢台军分区教导队举办一期卫生员训练队。是历届参加学习人员最多的一期(50余名)。可惜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h3> <h3>181野战医院历年下乡医疗队,学习班,野营拉练,参观学习,重要会议及活动等纪事</h3> <h3>181野战医院每年都组织官兵到文水县刘胡兰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只搜集到这些老照片儿。</h3> <h3>181野战医院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无查找到任何资料。</h3> <h3>邢台建院期间。二所和机关没有集体合影照片。只有一所全体官兵和三所部分官兵合影照片。实属遗憾。</h3> <h3>第181野战医院1983年1月1日更换院名</h3> <h3>以上是181野战医院14年跌荡起伏的全部历史。功与过自留后人评说。。。。。。<br></h3><h3>战友们:人海茫茫,人潮拥挤。我们在181野战医院能遇见就是奇迹!</h3><h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友难舍离别情。。。</h3><h3>第181野战医院因为有我们而辉煌!也因为有我们更精彩!</h3><h3>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战友情生生不息!代代相传!</h3><h3>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野战医院战友们一生顺利!幸福安康!</h3><h3>感谢:卫建章,吴学军,黄丹璐,纪建华,陈洪文,时燕华,柯家荣,王丽莉,左海樱,徐红等战友的大力支持!</h3><h3>作品中不妥之处。请战友们批评指正。</h3><h3>(此作品如违规请告之删除)</h3><h3><br></h3><h3><br></h3> <h3>友谊地久天长,</h3><h3>战友终生难忘。</h3><h3><br></h3><h3><br></h3><h3>2019年8月1日于河北任丘</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