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8年1月13日是个周六,上海市区阳光明媚,只是气温较低。</h1><h1>部分在原福州军区服役过的老战友,来到善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见面,与公司同仁共迎即将到来的新春。</h1><h1>聚餐过程中,大家交谈甚欢,聊过去、讲现实、谈未来,情绪极为高涨。 <br>陈国元(前排左四)老大哥坐在我的旁边,七十年代,我们曾在91师宣传科共同工作过,彼此十分熟悉。他后来担任文化科科长,转业回上海后在多岗位担任过领导职务。此时,他向我介绍旁边的陆中明(前排左二)战友。</h1><h1>中明兄1962年从上海入伍,在92师工作多年后选调军区宣传部,后任福建广播电台政治部主任、政委,1995年转业上海静安区人大任副主任至退休。<br>与陆中明老大哥交谈中,偶然聊起1982年,福州军区政治部组织开展的“部队政治教育改革交流研讨会”,没想到他即是当时具体操办者之一。<br>讲起当时的情况,鞭辟入里,如同历历在目。</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是1981年8月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调到原福州军区军医学校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政教室属政治部领导,训练和教学归训练部指导。政教室共8名同志,主任、副主任和6名教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按照教学大纲,政治理论教育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和医德讲座课。</span></p> <h1>按教研室分工,从1981年下学期,由我担任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医德讲座。</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医德课经发展、完善,形成了医学伦理学教学。在全国医务院校中,福州军区军医学校都是较早开设此类课程的。</span></p> <h1>1982年,我30岁。</h1><h1>这一年,根据军区党委工作安排和政治工作计划,在五月份举行这次改革交流研讨会,目的是检验军区所属部队开展政治教育的改革状况,总结交流经验,摸索规律、方法,提出新的指导性意见。</h1><h1>此项活动由军区王直副政委挂帅,军区政治部曹普南主任、颜红副主任负责。宣传部洪家德部长、杨承琳副部长率领部队教育处及其他处抽调同志,具体组织、协调会议的全过程。</h1> <p class="ql-block">(福州梅峰宾馆)</p><h1>会议最主要部分是现场展示全区部队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的改革成果,各大单位都选送最好的同志参加比赛。</h1><h1>政治部颜副主任、下属各部门领导、各军级单位宣传处领导,组成了阵容强大的评判组,具体打分测评。</h1><h1>各位想想,一个大军区,二十来万干部战士,什么人才没有?!</h1><h1>参加汇报讲课的,均由各单位好中选优、择优推荐的四十余名政工干部和院校教员,真可谓是群星荟萃、群贤毕至。</h1><h1>现场讲课演示,在军区梅峰宾馆十楼大厅整整搞了三天半,其正规程度、紧张程度犹如打仗。</h1> <p class="ql-block">(学校孔繁荣政委作指示)</p><h1>我时任军区军医学校政治教研室正营职教员,从事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教学已八年多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是学校的优秀教员并多次评为先进。</h1><h1>四月中旬学校训练部把任务交给了我,当时离参会时间不足一个月了。看起来,一个月准备一堂课不算什么,岂不知,比赛就是比武,它与正常授课区别很大。</h1><h1>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选题定题,撰写讲稿,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确定语言表达,选择站位手势,正确运用板书,熟练使用挂图、投影仪、电视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等,不但不轻松,反而备感紧张、压力。</h1><h1>紧张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反复修改讲稿,结合军医学校培养目标,我确定的题目是《培养社会主义医德 做过硬的军队医务工作者》,由于此题历史跨度大、现实正面宽、涉及大量古今中外医学知识和实例,还不能讲偏了、讲散了,要把理论、趣味、使命、规范串联起来,编织紧密,开头、结尾都要力争出新留奇。所以,直到比赛前一天,讲稿还在调整、变化。</h1> <p class="ql-block">(颜永忠同志)</p><h1>二是拍摄电视短片,制作投影软片,虽然电视片分三次只播8分半钟,但拍摄前要写分镜头剧本,要节录老电影、老资料,要找学员拍摄各种镜头,有时一、二个镜头就要反复花费较长时间。</h1><h1>电教室的孙伯兴主任大力支持,出了不少点子,颜永忠同志则与我跑省电教中心、北京中央电视台选录资料,他扛着摄像机组织学员一遍遍拍摄镜头,为了选取好的角度,有时躺着、有时跪着,十分辛苦。回电教室后,再编辑、配曲、配音,往往一忙就是大半夜,搞出来后,也需三番五次不断修改。</h1> <h1>三是逐层试讲,先在本教研室干,当时主任张炳耀、副主任李永根、教员何银德、赵善耀、顿德文、强秋波、操鹏、赵毅等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h1><h1>然后在政治部里讲,再给部分医学教员讲,最后带上学员,按正规授课要求,严格卡时间讲。</h1><h1>先后大讲四次,中小讲七次,护理教研室的顾志萍主任、病理的林雪怡(中)主任、中医的姜作舟教员、解剖的李芳华副主任等,听我讲课后,都从医学专业角度发表了很好的修改建议,为这堂标准课增加了浓笔重彩。</h1> <h1>最后,校长李学明、副校长孙敬桓率一百多名教员、实验员、学员队干部,在阶梯教室集体验收,课讲完后,大家爆以热烈的掌声。<br>李校长作指示时,重点强调教学质量,强调教学改革,最后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道:“万事俱备,就看临场发挥。这次军区比赛,院校就我们与陆院两家,医疗单位仅我们一家,全校就你一人,就看你的了!”</h1><h3></h3> <h1>背负着全校的期望,这是一个压力;再一个压力,来自家里,当时个人小家庭困难不少,确实有些拉不开栓,但任务当前,只能置之不顾,集中精力搞好备课,至今爱人每当提起这段往事,仍然埋怨不已。</h1> <h1>后面的结果无需赘言了,我在讲课比赛中,抑扬顿挫、快慢有序、教学手段多而不杂,既有故事情节,又有知识性;既有人文趣味,又有理论性,紧紧吸引住了在场所有人员的注意力,博得了一致好评,最终取得总分排名前列的好成绩。<br>被军区政治部授予“福州军区优秀政治教员”,《前线报》头版刊登了所有获奖者名单,奖品是一部《辞海》和一本证书。<br>部分参赛人员的教案,被集册印发全区部队。</h1> <h3>政教室部份同志,左起:强秋波、林长瑞、赵毅、顿德文、刘如光、李宁、包铭(宣传科)。</h3><h1>据陆中明战友回忆,这次活动,各单位都极为重视,上会讲课的同志都是本单位的尖子,所讲题目缤彩纷呈,演示手段各有妙招。<br>在当时产生了三大效果:首先是推动了全区部队政治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提高了基层单位,针对现实采用丰富多彩方法解决干部战士思想问题的积极性。<br>其次,使许多年青的基层政工干部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相当部分成为中高级领导干部,有的甚至担任了更高的领导职务。<br>第三,经验总结上报军委、总政后,引起领率机关的高度重视,总政转发了福州军区经验,在全军掀起了政治教育改革的热潮。</h1> <h3>左起:顿德文、李宁、刘如光、林长瑞、强秋波、赵毅、包铭(宣传科)、周姚平。</h3><h1>我记得,交流研讨会结束前,王直副政委、颜红副主任还召集军区部分思想教育战线、宣传出版战线、文艺文化战线的同志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编剧刘星、演员葛军等也出席了会议,我在会上,就军校年青学员政治思想教育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发表了意见,期间,颜红副主任几次插话,并留下了我的发言提纲。</h1> <h3>从左至右:刘如光、顿德文、何银德。</h3><h1>1984年我担任了教研室主任。1985年军区合并,学校许多同志考虑去留,思想飘忽不定。我与政教室全体同志,包括后来的李宁、陈朝宗、林长瑞等同志,不受影响,坚持完成教学任务,在搞好课堂教学前提下,抓紧时间,先后撰写、出版了适合大中专医学院校使用的教材《医德基础》、《医学伦理学》、《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基础》,与有关院校合作编写、出版了《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著作,个人还撰写发表十余篇论文、译文。<br></h1> <h1>1986年底,原福州军区军医学校下发的校字第037号文件。</h1><h3></h3> <p class="ql-block">1987年暑期学校开出的军人通行证。</p> <h1>1991年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院校优秀政治理论教员。</h1><h3></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获得的部份证书、聘书。</span></p> <h1>1991年全军政治理论专业高评委在国防大学首次开评,我被评委们全票通过为副教授,给个人的教学生涯划上了一个句号。</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3年,我总结撰写的系列教育研究文章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原总政治部通报予以表彰。</span></p> <p class="ql-block">参加劳动的军医学校政治部部份同志。从左至右:蒋庆祝、林长瑞、顿德文、孙珑、陈玉炉、叶晨、陈彪、于学、卫榕英、李宁、刘如光、周姚平。</p><h1>2019年6月24日,我将整理旧物时找出的尘封多年的《福州军区优秀政治教员》证书照片发给了陆中明战友。</h1><h1>他随即回复:</h1><h1>如光,我首先要给你提个“意见”。我与你是很投缘的战友,我们从未构成过上下级关系,你称我“领导”,我感到生分,还是直呼名字或叫我“老陆”更亲切。</h1><h1>看到你珍藏完好的《福州军区优秀政治教员》证书,我很受感动。</h1><h1>以前,我总感到在军区机关工作期间,工作平平,乏善可陈。看到你那么珍惜军区授予你的荣誉,使我体会到上级机关做的每一件事,对部队都是影响很大的。</h1><h1>如能时光倒流,再回到军区宣传部工作,我一定会更加兢兢业业,尽心尽职。</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给他的回复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明兄:领导还是领导,虽然不是直接领导,那也是我领导的领导的领导,刚好三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证书,袁斌和苗华应该也有,当时他们二人也参加了讲课比赛,并获得了较好成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几十年一晃而过,我们都曾年轻过,回忆往事,有成绩也有不足,有光荣也有遗憾。当年军区宣传部能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提供这么一个平台,使我们受益匪浅,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span></p> <h1>后来,随着个人阅历的丰富,到总部机关任职、驻外当副武官、担任单位领导干部,当年参加军区讲课比赛的过程慢慢显得微不足道了。</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4年,我到原第二军医大学任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久,原总政、总后开展优秀教员、四会教员教学观摩评比、选拔活动,我运用二十多年前参加讲课比赛的经验,首先抓了政教室华碧青教员的讲课,采用“三步:即一磨二练三配合”、“两强化:即强化准备,强化提升”的方法,全面激发授课人的活力、耐力和能力,以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span></p> <h1>华教员非常努力,政教室的同志们也积极支持、配合,经过充分准备,华碧青同志在总后和全军教学观摩比赛中均一举夺魁。</h1> <h1>以后几年中,采用三步两强化的经验,第二军医大学的徐青松、陈菲、于捷、程杰等一批同志连续在总部和全军比赛中脱颖而出,均获得了拔尖成绩。</h1><h1>从而使第二军医大学的政治理论教育在全军院校特别是专业技术院校中名声雀起,为军队院校特别是专业技术院校,提高政治理论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法研究,提供了多个现实范例和有益经验。</h1> <h1>学校政治部将8名“四会”优秀政治教员的教学实况制成示范碟片。</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4年至2006年间,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成果丰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8年初,我达到任职最高年龄,在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岗位上退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多年来,我仍然发挥自己在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上的优势,积极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努力为群众答疑解惑,在提高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认知水平上贡献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数年中,为企业、学校、街道和机关讲课近百场,内容涉及解读党的报告、企业建设及发展、企业纪监委如何发挥作用、青年学习与修养等等,受到广大听讲对象的欢迎与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市委宣传部举行仪式,对在基层宣教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同志予以表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证书和聘书。</span></p> <h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客观地说,正是参加1982年原福州军区的那次比赛,给予了我一次超常的锻炼和磨砺,使我感悟和体会到许多人生哲理,坚定了我走好人生道路的信心。</h1><h1>直到现在,我仍难忘军区首长的音容笑貌,深切感谢军区机关曾经搭建的这一平台,时时怀念帮助和支持过我的原福州军区军医学校各位首长和众多战友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