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事——正月初七庙会

张启荣

<h3>  在很早以前,湖西崖村的北边有一座火神庙,建于哪年,已无法考证。大约在一九五零年前后拆除。</h3><h3> 据说,该庙座北朝南,气象庄严,瑰丽壮观,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庙内庙外,古木参天&nbsp;,苍老遒劲,郁郁葱葱。正殿内一尊火神坐像高高矗立于殿堂正中。红发赤髯,凶神恶煞,甚是吓人。数幅壁画,栩栩如生,精妙绝伦,均与火的故事有关。</h3> <h3>  所谓火神,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他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祇之一。相传远古时期,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使人类以熟食为生,并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大家为了答谢他对人类的恩德,尊称他为“火神”。传说,农历正月初七是他的生日。这一天,人们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为他庆生,这便是正月初七庙会的由来。</h3> <h3>  湖西崖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明清时期,陶瓷作坊就已比比皆是,对祭拜火神尤为重视。每年正月初七这天,各窑社窑主及周围村庄的窑头披星戴月,抬着、背着、挎着各种丰盛的贡品,赶往火神庙祭拜火神。常言说得好,心诚则灵。去的越早,越显虔诚。</h3><h3> 在庙里,摆放贡品,倒水斟酒,烧纸敬香……忙忙活活,一波接一波。这一天,从早到晚,整个庙里,香客云集,熙熙攘攘。院子火光辉映,烟雾缭绕,直上云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际。数不清的蜡烛,烛光闪烁,摇曳生辉。鼎盛的香火,青烟袅袅,缕缕不绝,场面颇为壮观。在摆好的供桌前,磕头礼拜,念念有词,以通神灵。他们深信:“头顶三尺有神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祈盼在新的一年里,火神保佑,窑火旺盛,四季平安,财运亨通。这种传承下来的民间祭祀习俗,充分反映了窑主和工匠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虽然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这是他们精神力量的源泉。</h3> <h3>  建火神庙主要是基于对火的畏惧,过去的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老百姓住的都是草屋,很容易引起火灾。建火神庙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火神佑护,以免火灾泛滥。所以周围的老百姓在这天也纷纷来到庙里供献祭品,求神赐福,寄托情思。祈求在新的一年,多子多福,消灾祛病,幸福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是劳动人民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渴求。</h3> <h3>  庙会上还是闲逛的居多,那些红男绿女,穿着心爱的衣服,把头梳的溜光油滑。有的访亲拜友,有的慕名而来,没有祈愿,没有目的,东瞅瞅,西看看,溜溜腿,散散心,游玩娱乐,游哉悠哉。</h3><h3> 庙会是融宗教信仰、民间艺术、文化娱乐等等为一体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它浓缩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传统韵味和民俗文化特色,可以说是一年一度的当地民俗大展示。也给古朴沉寂的村落,增添了少许的灵性和神秘。</h3> <h3>  湖西崖的“大街口”,宽敞繁华,道路通达,是村里经济、文化、娱乐中心。庙会也以此为中心,顺路而就,尤以南北大街最为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游人,熙来攘往,人流如潮。附近数十里乡村的群众,呼朋引伴,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浩浩荡荡,蜂拥而至。道路两边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俨然“万国博览会”。</h3><h3> 泥老虎、泥娃娃、泥鸡、泥哨、寿桃以及以神话故事、戏剧人物等为素材的泥塑作品,造型新颖,形象夸张,浓彩艳抹,花花哨哨,甚是惹人喜爱。有些泥塑玩具还嵌有芦苇哨,用嘴吹或用手挤拉能发出“咕咕咕”、“呜呜呜”的声音,大人小孩对此爱不释手。印象最深的应是牛头泥哨,既便宜又好玩,并能吹奏出简单的曲调。好多小货郎吹着它走街串巷,招揽生意。</h3> <h3> 旋木花枪、花剑、花刀、哗啦棒槌、“王八”打鼓……精巧别致,做工精良;花红柳绿,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这些拙朴的旋木玩具,在时间的流逝中,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捏制的面人,造型简练生动,形象逼真,夸张适度,情趣悦人,常常引来众人围观,是男女老少所喜爱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糖人、琉璃蹦蹦、布娃娃等各种民间手工艺品,洋洋大观,不胜枚举。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让人叹为观止。</h3> <h3></h3><h3> 商贾小贩,蜂附云集。或坐或站,笑容满面,显得是那么和蔼可亲。声嘶力竭的叫卖声,南腔北调,抑扬顿挫,悠长悦耳。吆吆喝喝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沸沸扬扬,不绝于耳。男女老少都会被洋洋盈耳的叫卖声所吸引,忍不住驻足观看,甚至还可以饶有兴趣的玩上一把。</h3> <h3>  名目繁多的传统美食,花样繁多,一应俱全。外焦里嫩的油煎包、香嫩爽滑的豆腐脑、热气腾腾的丸子汤……各种美食的香味混杂在一起,款款而起,弥漫空中。阵风吹过,扑面而来,直钻鼻孔,刺激味觉,令人口舌生津,口水直流,欲罢不能。</h3> <h3>  热腾腾的猪肉大包子,色白面柔,个大皮薄,晶莹剔透,俨然一朵仙境中盛开的白菊花。闻一闻,味道鲜美,香气扑鼻;尝一尝,汤汁四溢,唇齿生香;咬一咬,肥而不腻,鲜香适口。那真是天下美食,人间美味。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软嫩鲜香,一个肉丸的大包子,舒爽到胃,直达心肺。那才真的叫美!</h3> <h3>  那一串串,圆溜溜,红彤彤,亮晶晶的糖葫芦,乱剑般的穿插在草把周围,俨然一棵结满硕果的小树。小贩们扛在肩上,颤颤悠悠,明光烁亮,红艳欲滴,煞是诱人。咬上一口,嘎嘎嘣蹦,脆脆生生,酸酸甜甜,回味无穷,好不惬意。它是任何庙会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零食。它不仅味道酸甜, 还有美好的寓意。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都说冰糖葫芦儿酸&nbsp;……(它)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这是普通老百姓孜孜追求的美好愿望。</h3> <h3>  庙会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表演者,各自展示分门别类的绝活。说书唱戏的、舞龙舞狮的、高跷旱船、魔术杂技等等,引来众多游人扎堆凑热闹,更增添了庙会的热闹气氛。搭台唱戏是庙会上的重头戏,它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赶庙会,看大戏,深受老年人的追捧。远远的就能听见强劲有力的锣鼓家什声,那声音悦耳动听,令人心情飞扬,强烈的吸引着来赶会的人们,健步如飞的奔向现场。戏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拥挤不堪。</h3><h3> </h3> <h3>  真正听戏的还是老年人居多,他们在戏台前一动不动地盯着戏台上不同的角色,凝神静气,心无旁骛,完全沉醉于戏剧之中。“咿咿呀呀”的唱腔,让他们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看到精彩处,拍手叫好,高声喊叫。演员们浓妆艳抹,唇红齿白。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板一眼,婉约自然,引人入胜。你方唱罢我登台,轮番上阵,各展风采。在那个清汤寡水的年代,庙会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给老百姓忙碌的农家生活增添了另一番生活情趣,体会到了一丝难得的轻松和愉快,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文化盛宴。</h3> <h3>  庙会,千百年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周而复始,穿越时空,延续至今,盛况空前。它既是一种风俗,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广大群众所创造和传承的丰富的生活文化,值得借鉴和传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它成了集市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应该摒弃陋习,倡导新风,赋予其新内涵,融入新元素,为凝聚民族精神,营造文明祥和社区,提升社区文化品味,繁荣当地经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h3>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之,立即删除。)</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张启荣,山东临沂罗庄人,中国乡村作家。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罗庄区文史研究员、罗庄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文学报刊、网络,多篇文章登录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