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扎尕那,找寻传说中的伊甸园

色彩

<h3>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h3> <h3>早就想去走走扎尕那穿越路线,6月16日,终于和清风大哥,七色花,七色花家姑娘,四人一起从淄博出发,老同学艳丽在兰州等我们汇齐,从美篇上找到扎尕那村向导帅哥才让从岷县接我们,一个朴实憨厚的小伙子,我们6月18日下午两三点钟到达扎尕那日哇村。</h3><h3>从兰州到扎尕那可以坐兰州到迭部县的班车,然后租车到扎尕那,迭部到扎尕那村30公里。也可以乘兰州到岷县的火车,动车两个小时可以到,然后租车去扎尕那,岷县到扎尕那180公里。我们是从岷县倒的。</h3> <h3>这是才让家的客栈,叫扎尕那42号暖驿,在日哇村,可以容纳30多人。扎尕那共有四个村,几乎家家开客栈。这几年来扎尕那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h3> <h3>才让家的小院。他家在村子边缘,视线很好。<span style="line-height: 1.8;">才让的电话号码13884079577,微信同号。要去扎尕那自由行的朋友可以联系他。</span></h3> <h3>放下行李在村子附近溜达。路上遇到几个写生的学生。</h3> <h3>村子南边角度拍的</h3> <h3>村子北边有条峡谷,景区还在建设中,栈道修了有一公里多,得到维修工人允许,我们走了进去</h3> <h3>旅游线路如图。我们将沿着老虎嘴一线天石林的方向继续往里走,长度60公里,共需徒步三天时间,才让的马驮着帐篷睡袋食物,我们只需背着当天饮用水和路餐就可以了。</h3> <h3>19日早上下雨,为了适应高海拔,我们又停留一天,在景区里转了转。</h3><h3>这是景区门口,就是图中停车场的位置。去仙女湖从这里进,穿越路线也是从这里进,不收门票。</h3> <h3>在仙女滩。草坪上开满了小花,有金莲花。在小五台第一次见到金莲花,它只开在海拔2000以上的地方,美艳,高冷。</h3> <h3>远处休息的喇嘛。</h3> <h3>在仙女湖得瑟</h3> <h3>扎尕那五人行合影。从左到右,清风大哥,七色花,嘉艺,色彩,艳丽。</h3> <h3>七色花,老驴了,以前走休闲居多,去年走了香港麦理浩径徒步路线,走平路贼快,一到上坡路就歇菜了,笑称自己是上坡死。</h3> <h3>色彩,我,喜欢徒步,走过三山五岳,正在计划完成十大非著名山峰。就因为扎尕那是十大非著名之一,两年前就预约了这次徒步,完成扎尕那,十大非著名就剩三座了。</h3><h3>凭栏远眺。后边的山确实像两扇大门呀。</h3> <h3>嘉艺,研究生在读,暑假放假第二天被老妈拉来高原徒步,没有什么户外经历,中学时代是短跑健将,爆发力好,但是耐力还需要磨练。</h3> <h3>艳丽,我的中专老同学,在石家庄居住,自从去年和我一起去云南,喜欢上了这种深度自由行――找条线路徒步,走进原始森林或者无人区,不计较居住条件和饮食条件,看看原始美景,而不是人工堆砌的,离开电视和舒适区,比在水泥房子里住舒服多了。说以后出门记得喊上她。</h3> <h3>清风大哥,体力好的老驴,一直走在队伍最前,每天下午到营地支帐篷,做晚餐,我们一到营地就可以吃晚餐钻帐篷,不然可惨了,因为山上每天晚上8点就下雨。</h3><h3>这是第三天前段路他和我们一起走,我拍下的唯一一张途中的他的照片。能看出来第三天景色特别美,不是前两天的都是石头,而是满眼绿色。</h3> <h3>这是出行前搜到的线路攻略:</h3><h3>扎尕那徒步穿越</h3><h3>D13:扎尕那徒步第一天(轻装徒步)。</h3><h3>Tips:</h3><h3>1、早上7:00扎尕那村出发,沿传统的卡车沟—扎尕那线路向北徒步两小时左右,翻过尼哥达瓦垭口,到达扎尕那石林,继续转向东行。全天上下翻越4个垭口,下午2:30到达当天的营地。徒步距离GPS里程22公里。</h3><h3>2、东行第一个垭口沿溪谷直上,夏季溪谷边牧道泥泞,所以改道走右侧山脊上垭口,全程马道,路迹明显。</h3><h3>3、海拔:扎尕那村2900米,东行第一个垭口4000米,营地3600米。</h3><h3>扎尕那徒步第二天(轻装徒步)。</h3><h3>1、早7:00出发,翻越三四个垭口后到达喀拉克垭口,全天上上下下要翻越十余个垭口才能到达安子库(音)营地。徒步距离GPS里程26公里。 此段为该线路最为壮观、最为精华的一段,因为全天大部分都是在高海拔位上下横切。一路上可见无数峡谷,映入眼帘的迭山上下高差近2000米,由上至下雪山、草地、森林、牧场、河流,景观非常大气与磅礴! 迭山横雪奇景全天可一览无遗。过喀拉克垭口后迭山是丹霞地貌,一山两貌特神奇。</h3><h3>2、过了喀拉克垭口后的山体横切路段,因是在风化裸露的丹霞地表上行走,坡度陡,路面上布满风化脱落的小卵石,极易滑脚,这路段若出现闪失,那就是所谓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了。特别是在雨雪天通过此路段相当的危险,即使天气好通过该路段,也提醒大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h3><h3>3、海拔:喀拉克垭口4200米,安子库营地3200米。</h3><h3>扎尕那徒步第三天(轻装徒步)。</h3><h3>1、早10:00出发,沿峡谷进山,翻越最后一个垭口后一路下坡,1:00到三角石水泥路。徒步距离GPS里程10公里。</h3><h3>2、三角石水泥路口可包车去卓尼县城。冰固村去卓尼县面的杨师傅:15209405899车费200元,今天翻越的垭口上有手机信号,可联系司机师傅。</h3><h3>3、扎尕那穿越最后一天也可以从一线天出山,是另一条出山路线,从第二天后部分岔开,相对这条路线最后一天强度大。</h3> <h3>攻略都会看,但是在走之前,对于海拔4000没有什么体会。高海拔徒步,和在平原徒步,真心不是一个概念。平时我们在博山徒步,平均每小时3公里,走了多长时间就能算出大体路程。在海拔4000,时速1.5公里多点。呼吸急促,腿抬不起来。真正走起来,才觉得高估自己了。攻略上说,下午2.30到营地,妈呀,我们走到晚上10.30才到。</h3><h3>走上木桥。</h3> <h3>20日,进山第一天,早上仍旧是小雨,八点还没停,不能等了,才让打包,我们先行。走到景区,然后顺着老虎嘴,一线天,往石林方向走。善良的才让牵了两匹马,一匹驼我们的帐篷一匹驼了他的帐篷,后来看幸亏他牵了两匹。</h3> <h3>每天都要过好几次这样的桥甚至有的过河的地方没有桥,窄的河可以一步跨越,宽的就只有涉水了,对于我这个平衡能力不强的人来说真是很大的考验。</h3> <h3>十一点,到达一片平地,这是走四天的驴友第一天的营地。水源就在旁边。他们已经等了我们一个小时了。</h3> <h3>一片一片的高山杜鹃,花瓣很大,全是白色。</h3> <h3>这坡走的,特别熬人,跟武功山的绝望坡有的一拼,太长了,好不容易走到垭口,抬头一看,还有一个更高的垭口在遥远的前方等着你呢。低头,继续咬牙前进。什么叫做走到绝望?嘉艺肯定有很深的体会了。</h3> <h3>在最高垭口还经历了十来分钟玉米粒大的冰雹,幸好垭口上边就停了。</h3> <h3>第一天的营地。</h3><h3>因为看攻略里驴友写的下午2.30到达营地,我错误估计了路程远近,以为再慢我们六点也到了,直到下午六点才让在垭口等着我们,说这样速度你们得走到十点,然后驮着嘉艺先走,让我和七色花沿着沟走,那是一条很宽的峡谷,天色越来越暗,幸亏七色花带了头灯,而我的头灯让才让带上走了。我们从傍晚一直走到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走一段就灭了灯,看前方有没有灯光,到处乌黑一片。有一阵七色花花眼看到有灯光,其实可能是我们的头灯晃了一下吧。什么叫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呀,这就是了,还不能确定路线对不对。七色花甚至在考虑要在沟里这个地方窝一夜了,手机根本没有信号,不知道他们在多远的前方,我只有一个信念,必须赶到营地才能休息。最后我们在峡谷里走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十点左右,向导才让放下嘉艺,又带着头灯牵马来接我们,一点不夸张,那感觉就是农奴见到了亲人解放军啊。到达营地已经是10.30了。</h3><h3>真是漫长的一天。</h3> <h3>漫长的爬坡,锻炼了我们的耐力和意志,比任何的苍白说教更有力。必须克服所有困难,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卓尼三角石。这才叫:必须必。</h3> <h3>第二天8.30拔营上路,稍微加快了速度。</h3><h3>望不到尽头的路啊。</h3> <h3>这里应该就是攻略里提到的喀拉克垭口,海拔4200米,垭口有常年不融化的雪,如果下雨就要绕道走,因为翻过来有一段小路又窄又陡,在45度斜坡上走,走的时候要小心翼翼,旁边就是悬崖,回来后我们都对这段悬崖印象深刻,我停下观察了一下,如果滚落下去有几成把握可以爬上来。</h3> <h3>看,路是这样子滴,我好不容易走过来之后,躺在路边一块大石上休息,等才让和嘉艺过来拍下这张照片。小路很窄,一个人走都要小心何况马儿四只蹄子旁边还有一个牵马人,我猜想嘉艺骑在马上当时肯定心眼都是揪着的。</h3> <h3>垭口顶有个羊头,也是标志了,当时累的只剩喘的份了,相机都懒得拿出来,小雨呢,相机装包了。后来从网上借用的这张照片。当天没有雪。</h3> <h3>在垭口经历第二次冰雹。</h3> <h3>第二天早晨向导说今天路程也是20公里,走到八点我手机才记录16了公里,我悲催地想又得走到10点了,下了一个小坡转弯的地方看到下边我的帐篷,好激动,终于到了!</h3><h3>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侧卧耳朵被压的疼,我摸耳朵觉得木了,就觉得只有耳垂摸上去感觉正常。第一天就疼,没有今天严重,可能是晒的,真是奇葩事让我遇到了,耳朵被晒起泡了。只能侧卧才能入睡的我只好叠两件衣服分别放在耳朵两边,将就睡了一晚上。直到下山泡才破了。</h3> <h3>攻略上说的丹霞地貌,跟广东丹霞山的一样。才让说,这个山叫奶奶山,山下留出的水如同奶水哺育了当地的人民。</h3> <h3>第三天8点上路。</h3><h3>看看后边的丹霞地貌。</h3> <h3>山上天气阴晴不定,一片云彩过来,就下点雨,有时候回头看能看到天上上边云,下边亮,应该是下雨了,雨追我们来了,过不了几分钟雨点下来了,但是往前看,前方还有一片天是晴的,北方轻易看不到这种景象,挺有意思的。</h3> <h3>路上武功山般的高山草甸</h3> <h3>第三天拍的照片特别漂亮,满屏都是绿色,风景风格与前两天迥异。可能卓尼这边雨水充沛,山上景色漂亮。</h3> <h3>我还有心情拍拍路边的花儿</h3> <h3>我走在山脊上,他们四个走在山坳里,才让牵着马率先走过。这画面多美啊</h3> <h3>后面三个人也上来了。路边瀑布挺多的。</h3> <h3>中午,终于走到大便石。记得驴友游记里有这石头的照片,成了路途的标记。奇形怪状的石头。</h3> <h3>下午四点多,我发现手机有信号了,赶紧联系进山前联系好的岷县的面包车司机,发现由于语言障碍说好三天后他在三角石接我们去合作,他第二天进来了,没有信号联系不上我们回去了,我让他现在来接,说好7.30在三角石等。清风大哥可能手机没电了,联系不上。他带着嘉艺走在我们前边,会比我和七色花早一个小时出山。</h3><h3>我和七色花走到一片急速下降的树林,当时已经六点天色将暗,不敢贸然下山进入树林,如果走错了路找我们都不好找,又爬到山脊上沿着山脊走,这个时候才让直打电话问我到了哪里有没有看到栈道,走在山腰横切的小路上,边接电话边赶路特别危险,我得嘱咐自己小心再小心。</h3><h3>7.30终于到达一线天,和清风大哥和嘉艺汇合。昨天的大雨竟然把和外界唯一连接的桥冲毁了,我们出不去了,在一线天附近的民宿住下,第二天出山。</h3> <h3>这是一线天附近,叫大峪林场。</h3> <h3>林场附近的民宿,从一线天或者三角石出山的驴友可以联系他们去接。</h3> <h3>总的来说,扎尕那穿越路线强度还是很大的,每天都是20公里,最少要8个小时,平均海拔3800以上,最高垭口4200。应该是我走过的最虐的线了,幸亏我们轻装。路上都有水源,岔路几乎没有,下载了轨迹就可以跟着走。每天只有一个想法:走到营地。不需要考虑今夕是何夕,出来在客栈才查查手机今天是周几,这种感觉太好了。经过这次徒步,我觉得自己的耐力和毅力又长了一大截呢,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垮。土话叫做:抗造。</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噢,扎尕那,上帝的伊甸园,我来过了。</span><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