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江青(本名:李云鹤,1914年3月5日-1991年5月14日),出生于山东诸城,是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 </h3><h3>1919年跟母离家到诸城张家(康生家)。</h3><h3>1921年夏上小学,改名李云鹤。</h3><h3>1929年夏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戏剧表演。</h3><h3>1931年春北平参加海鸥剧社,后回济南。</h3><h3>5月济南与裴明伦结婚,7月离异。青岛投奔赵太侔,青岛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中文系旁听。与俞启威(黄敬)相识、相恋、同居。</h3><h3>1933年2月俞启威介绍入党。4月俞启威被捕,下旬前往上海,失掉党组织关系。5月上海大厦大学做旁听生。7月晨更工学团工作,化名李鹤,店员识字班当教员,沪西郊区小学任代课教师。10月入团,成为左冀教联正式盟员,参加左冀剧联的业余话剧团体。</h3><h3>1934年1月参加拓声剧社。1月到北平。6月回上海,小沙渡路女工夜校当教员,浦东女工夜校当教员,化名张淑贞。9月曹家渡被捕入狱。11月教联求保获释。临海休养2个月。</h3><h3>1935年1月到北平与俞启威同居。3月回上海进入电影通业公司,并参加左冀剧联的业余剧人剧社的演出,改名蓝苹。6月上海演出话剧《娜拉》受到好评。9月与唐纳相爱同居。</h3><h3>1936年4月与唐纳结婚。6月谎称母病离开上海到天津找俞启威。7月回上海加入联华影片公司。1937年6月与章泯同居。同月被联华影片公司解聘。</h3><h3>1937年7月中旬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0月恢复党籍,改名江青。中央党校12班学员。延安鲁迅文艺学院任教。参加演出话剧等文艺活动。</h3><h3>1938年8月任军委办公室档案秘书。11月19日与毛泽东结婚。</h3><h3>1947年3月随毛泽东转战陕北,任中央纵队直属队协理员。</h3><h3>1949年春随中央机关到北平。</h3><h3>1951年任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文化部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中央办公厅秘书委员会委员。</h3><h3>1964年任3届全国人大代表。</h3><h3>1969年4月任中共9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h3><h3>1970年11月任中共中央组织宣传组副组长。</h3><h3>1973年8月任中共10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月任4届全国人大代表。</h3> <h3>但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江青的书法水准达到了大师的级别。现在的科学社会组仍旧还有研究她的书法存在,用史学家的话来讲:江青的书法很狂而且很随性,只有毛体字才能镇得住她(意思是最接近于主席的一种随笔)。</h3><h3>江青的书法极为随性,如果不仔细看谁也不会认为这样随性大气的书法会出自于江青之手。严格的说江青是一代才女,不仅仅是会书法,而且连绘画和电影也是十分的精通。当然这得益于江青读书时期是师从于沈从文,沈从文对江青才华的影响极大。江青能练就一手属于自己的书法字,其实有二个离不开的老师,第一个就是主席,另一个就是沈从文老师。</h3><h3>江青是一个才女这一点也是得到了主席的认可,当时的岸英所学楷书就是江青指教的。江青最喜欢写的就是毛主席的书法,而且没事就喜欢写一点,甚至她是近代史上所写毛体字最接近于的一位。从政治的角度来讲江青是一个叛徒,是一个革命的失败者。但绝不能否定其在书法与文化上的才华,如果想要否定她,那也只是政见不同罢了。</h3><h3>文化革命的四人帮算是把江青给毁了,当然这也是她一生做过最错的一件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一件大事才让后人否定了她的地位与才华。但从书法文化层面来讲,江青的书法极有她独特的代表性,一般人还真是学不来。史学家说她的书法也只有毛体字才能镇得住她,这话是一点也不假。</h3><h3>江青的软笔书法可以说是达到了仿毛体的最高层次,在我们现在也会有很多的机构把江青的软体书法作品误认为是毛体书法,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江青是中国近代行草结合体的第一人,在她临摹毛体字的时候往往做不到那种大草意的书法结构。</h3><h3>但在她的行草之中可以看到那种女性的柔美感,这是最难得的地方。江青的字是紧跟在毛体之后的另一种行草结合体,这也难怪为什么大家会比较欣赏她作品的原因之一。</h3> <h3> 旧梦依稀间</h3><h3> 膏粱年少,闲来无事不从容。好山水园亭,怀四时佳兴,备华樽旨酒,列绮席嘉肴,呼朋引伴,击鼓观舞,笙歌醉梦,丽景香风,赏心乐事,见者移情。</h3><h3> 一朝鼙鼓动地,骑猎清秋,陈迹转烛,身世飘蓬。云屛冷落,烛明香暗,庭院深深处。子规啼月夜,寂寥望残烟。梦到韶华,前事总堪惆怅。不思量,又思量,暮寒轻约素罗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