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日日映画工作室

<h3>《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h3><h3>唐·刘希夷</h3><h3>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h3><h3>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h3><h3><br></h3><h3>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h3><h3>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h3><h3><br></h3><h3>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h3><h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h3><h3><br></h3><h3>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h3><h3>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年。</h3><h3><br></h3><h3>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h3><h3>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h3><h3><br></h3><h3>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h3><h3>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h3><h3><br></h3><h3>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乌雀悲。</h3> <h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的诗人刘希夷的作品《带白头翁》中的一句。这句诗的传颂很广,到现在为止,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诗,多半都是用来形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说起这首诗的作者,刘希夷。在历史上,可能并不出名,他一生虽然写了很多诗,即便有一些流传了下来,但是也都不太出名,也只有这一首《带白头翁》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这一句而流传的比较广。</h3> <h3>刘希夷曾经中过进士,他这个人也很有闲情雅致,喜欢并且擅长弹琵琶。他写诗不像很多诗人喜欢写江山、写战事、写世事变迁,他写诗喜欢写闺情,而且他的诗的基调都是很伤感的,可见,他本人情感很细腻。要他跟很多著名的诗人比,那肯定是比不过的,他的一生虽然也写过不少诗,但是他出名的也就这一首,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按理说,这一首诗写的好,流传很广,应该是一件很光荣,很值得骄傲的事,但是这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让他丢了性命。</h3> <h3>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他的舅舅,宋之问。宋之问,从小,他家里也不是什么高官,好在他家里条件还不错,这也让他的成长环境得到了保障。宋之问从小的时候就喜欢学习,而且爱好交朋友。在写诗作词这些方面,还是很有才华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讲,那叫一个多才多艺。除此之外,他还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比如,创造了七言律诗这样一个诗歌的新文体,并且让五言律诗的体制更加完善,可以说在这方面,他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h3> <h3>说回刘希夷的死,当时,宋之问虽然是刘希夷的舅舅,但是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大,只是差着辈分,我国的辈分这个东西很神奇,有时候辈分相差很大的人,年龄偏偏差不多,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当时也因为两个人既是亲戚关系,年龄也差不多,所以关系还不错。</h3> <h3>据说,刘希夷当时写完这首《带白头翁》,自己觉得写的还不错,就拿给自己的舅舅宋之问来品鉴。宋之问看了这首诗,也觉得非常不错,特别是里面关于“年岁”的那一句,堪称点睛之句,宋之问当时想,这一句写的这么好,况且这首诗只有我跟刘希夷知道,我如果花钱买了说是我自己写的也不会有人知道的。于是,宋之问就跟刘希夷说,想花钱买这一句;自己的原创作品刘希夷当然不想卖啊,于是就拒绝了他。宋之问又说,那我花大价钱!刘希夷还是不同意。</h3><h3>这个时候,宋之问觉得自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但是他为什么就是不肯呢?他很生气,就让自己家里的仆人用土袋把刘希夷压着,谁知道竟然被活活压死,刘希夷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英年早逝,可以说是非常可惜,更何况还是死在自己舅舅的手里。</h3> <h3>《代悲白头翁》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h3><h3>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h3><h3>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h3><h3>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