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游记——《二》素可泰

宁静致远wxp

<h3>素可泰是昔日泰族称强时期的首都,又译“宋加洛”,亦名“他呢”。泰国北部城镇,素可泰府首府。在永河左岸。人口2.07万。泰国中央平原,曼谷以北427公里</h3> <h3>素可泰遗迹公园,西昌寺,自1257年到1436年这段期间,在历史上称为“素可泰王朝”,之后再经历了所谓的“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h3><h3> 素可泰然后至目前的“拉达那哥辛王朝”,因此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这儿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遗留着昔日的佛寺和宫殿灿烂的光华,在丰采中散发着一股古朴的气氛。</h3> <h3>1238年为素可泰王朝古都,旧城离新城8公里,多文物古迹,有博物馆。新城为工商业中心。有制糖、酿酒、锯木等厂。公路通达府、彭世洛等地;丰水期永河可驶汽船。</h3> <h3>素可泰本地是泰国文明的精华区,由于当时流行信仰小乘佛教,所以迄今城内仍然保有许多古寺。近年来,当地政府并积极拟出恢复素可泰旧观的计划,大力修缮所有的断壁倾墙,将境内的古迹寺庙修刷一新,重新建成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区。</h3> <h3>素可泰历史文物保护区范围相当广阔,包括南北城垣各长2千公尺,东西各长1600公尺,也就是古都城垣的总面积。保护区内重现出古代的历史君王宫殿和许多名刹,游客到此可以看到6、7百年前泰民族伟大的遗迹。由于此地是一个极富有文化内涵的古都,所以观光景点也以古迹为主,尤其泰人在此时期的政治制度、建筑与艺术表现,都显现于寺庙与佛像的造型与线条上,颇具原创力。</h3> <h3>素可泰是13世纪和14世纪暹罗第一王国的首府,这里矗立着许多引人注目的纪念性建筑物,它们反映了泰国建筑初期的艺术风格。</h3> <h3>泰国的素可泰及邻近历史文化城市遗址位于曼谷北部300公里处,是世界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遗址之一。在果园和谷地的中间,是茂盛的大草原,草原延伸过一个山谷,与山谷平行的是一条发源于中国边境的山上的河流,湄公河即由此流过。</h3> <h3>素可泰是这个城市的名字,它在13世纪和15世纪时期是国家的首都,它的全部历史便是泰国历史的开端。公元13世纪中叶,随着王国的建立,新的朝代开始了,泰国人逐渐壮大,泰国的领土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缅甸(东南亚国家)一直到柬埔寨,向南部一直扩展到马来西亚半岛那么远。在200年的时间里,素可泰一直是这种扩展力量背后的精神支柱。公元15世纪的上半叶,这个城市开始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南部的大城得以建立,逐渐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h3> <h3>第一个泰国的王子毫无置疑地引入蒙古的社会等级制度,将社会分为3种人:勇士、平民和农奴。当时,佛教已经传入泰国,不久,又吸收了高棉文化,不过,这种文化已经受到印度人及其风俗文化的很大影响。国王拉姆坎亨成功地把王位传给了素可泰。<br></h3> <h3>早年素可泰王朝,人民称君王为大父,称官员为小父,展现家国融合,人民有权自由就业、住处与拥有私人财产,若有冤屈可到宫前响铃申诉,由君主亲自主持审判。1365年至1378年,素可泰成为大城王朝的藩属国;直至1438年,素可泰最后一名君王逝世后,王朝所管辖的领土被收归为大城王朝。</h3> <h3>素可泰古城</h3><h3>素可泰古城作为王朝首都,有逾百佛寺佛塔及逾千尊佛像,今天经过泰国政府及联合国文教组织修葺,修复了21座寺庙及建筑,城外五公园范内另有超过70座佛教或婆罗门教的寺庙。古都东西长1400公尺,南北长1810公尺,辟有四道城门,由内、中、外三重城墙、一道护城河环绕巩卫。</h3> <h3>西撒查纳来古城<br></h3><h3>西撒查纳来是王朝的重要卫星城市,自兰坎亨王时代后,继位前的太子都会被派到此处熟习政事,但王朝末期,全城受毁,当泰可泰王朝变成大城王朝附庸国时,该城一度改名为恰连,直到却克-(里)-王朝崛起,才由拉玛一世修复,著名的沙旺卡洛的窑址也得以留存。</h3> <h3>素可泰古城游建议租一辆自行车,因为古城很大一般人是走不起。</h3> <h3>素可泰古城景色很美,游人很少你可以尽情享受古都历史和古建筑的美。</h3> <h3>素可泰古城十分安静,别墅客栈设计的独特新颖。</h3> <h3>独栋客栈门前的设计具有泰国北部风格。</h3> <h3>素可泰古城的街上。</h3> <h3>客栈内部宽敞明亮很干净。</h3> <h3>素可泰古城的早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