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行远方—东北篇

<h3>最近的这两年,总觉得自己变懒了。看见的美景,吃过的美食,默契相伴的朋友,突至的内心情愫...常汇成各幅画面,时常任由它们在记忆中鲜活的浮现,也再不像以前了,每每都会急急的提笔写下来。现今的微信时代,人们通常用九宫格就打包了几近所有的心情,惰性渐据了上风也就越发的懒。前两天看了一段关于“晒朋友圈”的辨论文字,一方如此表诉“我们晒朋友圈的目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除了是为分享人生旅途中遇上的风景及有所感触的心怀之外,最重要的是记录自己这一路的回忆,谁都留不住时间,但谁都可以多存些回忆”!这其实也等同了我的生活态度。就想着补写2018年东北之行的所知所见,因已时过半年之久,混沌中竟不知从何处开篇,索性就全凭了记忆吧!</span></h3><h3><br></h3> <h3>我自小生长在南方,对于北方的认识,仅限于书画插图和影视作品里面的镜头,还有那句“整两口”,说这话的是我邻居,黑龙江人,嗜酒,酒劲上来唯有说这句话是清晰无比的。于是乎,到东北要整两口纯正的“青炮”也成了我的愿望之一。怀揣了冰与雪的想象,胸藏着“哈啤”的向往,再拉着装满了暖宝宝的行李箱,去吧,去远方,去浪成北极光中冰狗的模样,外表清冷,内心狂热......</h3> <h3>最初震撼到我的“北国冰封”图</h3> <h3><br></h3><h3>当飞机掠过冰封的东北大地时,万里阳光倾泻,彼时的南方却正淫雨肆虐。已经不记得到达哈尔滨的具体时间了,依稀是傍晚。将行李扔进了酒店房间,我们迫不及待的浪街去。找了一家靠近中央大街的餐厅,本欲大快朵颐的开始东北第一餐,却发现所有菜品都不便宜,要了“笨鸡炖蘑菇”后,紧捂钱袋,眼光只能溜向了土豆粉条大白菜(没想到在东北的往后数餐,这样的眼神经常上演,此乃后话),好在有酒,它持续着我们高涨的热情。等餐后到了中央大街,街上游客已是熙熙攘攘,满街热闹,估计多为南方客吧!夜晚的中央大街,霓虹闪烁,如同滤镜美颜后的你,光鲜无比!看那冰糖葫芦都觉特别的晶莹剔透,令人馋涎欲滴。“来,老板,五支马迭尔”!站在马迭尔宾馆下的冰棍商铺前,我们一边拿着冰糖葫芦,跺着脚抵御着寒气,一边又开始心满意足的啃向了冰棍.....</h3> <h3>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哈尔滨逛夜景,初到北方的我们彰显的热力十足,除去帽子围巾和手套必带之外,对于脚的御寒仅是一双袜子和简单的保暖鞋而已,并没有感觉很寒冷。第二天置身于冰冻几尺的松花江上,当凛冽寒风吹起围巾扑向我们的脸庞时,才发现北方户外的冷确是可以用“刺骨”来形容的!尤其是在夜晚的冰雪大世界,为了溜那条最长的冰滑道,在排队等待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只能不停的哈气、搓手、跺脚、跳跃...</h3> <h3>梦幻般的冰雪大世界</h3> <h3>由沙俄筑修的“东清铁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于1901年正式使用,1962年国家大预算投入进行了大修改造,历时两年。</h3> <h3>桥上欢乐蹦跶的“芳主”</h3> <h3>松花江上的东北小分队</h3> <h3>圣.索非亚大教堂</h3> <h3>快看!俄罗斯风情小镇上空有“灰机”灰过...</h3> <h3>太阳岛“打卡照”</h3> <h3>巴洛克大街合照中不明就里的“众生相”!</h3> <h3>说起松花江,总会想到它的悲壮!我在幼时也常听见人们对那些著名抗争歌曲的哼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些年每去一个陌生的省份,我和我的伙伴都会走进当地的博物馆,满怀着敬畏之心,为铭记历史,为了解时代变迁,为厚实土地上育出的英雄儿女眼含热泪!前有名垂千古的赵尚志、董存瑞、杨靖宇、李兆麟、赵一蔓等革命烈士和张学良等民族英雄,后有为扑灭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而牺牲的众多军警民.......</h3> <h3>当我们风雪中抵达漠河时,天地一片寂白,再无那场特大火灾后的满目疮痍。当年由政府出资修盖的一排排简易民舍,也终将慢慢的消失于历史创建的洪流当中。如今的漠河县城依托着旅游产业,已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但松苑所立的石碑及民众的口口相传,依然让远方而来的游客感伤不已,当年火魔几乎肆虐了整个县城,可有几处却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稍似神奇,所以大火过后当地就有了“四不烧”的民间传说。</h3> <h3>风一程 雪一程 </h3> <h3>仿若虚无世界里的漠河车站</h3> <h3>大火肆虐漠河县城的历史刻录</h3> <h3>过火面积示意图</h3> <h3>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h3> <h3>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h3><h3>清真寺不烧,因真主威仪,火魔不敢也;</h3><h3>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也;</h3><h3>坟地不烧,因鬼魅同宗,火魔不犯也。</h3><h3> 此即为“四不烧”的民间传闻。</h3> <h3>今日松苑的天蓝蓝</h3> <h3>小张是陪同我们的司机兼导游,漠河本地人,人帅心细。在他的建议下,我在漠河县城果断的重新购买了一双厚底雪地靴,当穿着它踏脚于白桦林中那些经久不化的白雪时,尽管贴了足底暖宝宝,还是能隐约感受到脚底的寒气,可见东北严寒的威力了!</h3> <h3>将军—小分队“花魁”</h3> <h3>一口铁锅炒着菜,隔壁黑乎乎的,后面砌着土坑,风匣悠悠的拉着,饭熟了,连着炕道的炕也热了...这些影视镜头绘成了我对于东北热炕的全部想象。来到东北后才发现其实城里住宿的房间很现代,装着提供暖气的金属管道,干净暖和,每晚把袜子口罩等衣物洗干净后直接晾在上面,晨起又可暖暖的穿戴出门了,以至于我在东北数天,两双袜子直接就抗到了底,愣是没收了其它袜子的出镜机会,(因为地寒,我们通常都穿两双袜子,在零下40+摄氏度的漠河,还需要贴上足底暖宝宝,再套上厚底的雪地靴,才不会感觉冻脚)。当汽车一路颠簸终达北红村时,我们住上了民宿,才真正意义上的睡了一回土坑。,大花枕头大花被,我和喵咪乐的在炕上翻来覆去的打了好几个滚,想着要将家里阁楼上的那间小客房也布置的这般东北味才称我心。那晚睡眠极其的好!</h3> <h3>夜半炕冷了,还可使用电热毯。</h3> <h3>我没有勇气在天寒地冻的夜半,守着天空看北极光,因为北红村看见它的机率实在是太低了。早晨的“泼水成冰”却是必须要试上一试的,在8-9点的阳光里,举一杯热水,跳跃的同时,将水泼洒出圆形,再进行逆光拍摄。可纸上谈兵想来容易呐!水是瞬间成了冰,我却被“网红照”的泼水技术狠狠的甩出了几条街!瞧瞧吧,有图有真相!</h3> <h3>网红版的“泼水成冰”</h3> <h3>我的天空飘过五个字!</h3> <h3>漠河县的北红村是中国最北的小村庄,和北极村同属北极镇,隔了黑龙江与俄罗斯两相望,村民基本都从事着与旅游有关的工作,是新近的网红村,但发展明显滞后于北极村,后者由于开发时间较早,餐饮、民宿、游玩项目等均已形成了商业规模,旅游气氛相当浓烈。</h3> <h3>黑龙江上凿冰捕鱼</h3> <h3>个人滑、团体滑、玩不够的滑冰呐</h3> <h3>找“北”大行动</h3> <h3>小分队的核心人物-桃子,活动总策划人。</h3> <h3>正午暖阳中,呼出的热气,在帽檐眉稍和睫毛处瞬间凝成薄冰。</h3> <h3>空旷的田野</h3> <h3>中国最北点-乌苏里卡伦浅滩,北纬<span style="line-height: 1.8;">53°33′43″。</span></h3> <h3>北国擎天石</h3> <h3>界碑的后面就是中俄界江-黑龙江</h3> <h3>在探秘了最北点之后,我们又攀登了“龙江第一湾”。<span style="line-height: 1.8;">龙江第一弯又称黑龙江第一湾,以黑龙江航道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而望。</span></h3> <h3>从龙山观景平台拍摄的这个岛,名为“金环岛”,是个半岛,属于俄罗斯,江的主河道南侧属于中国🇨🇳。</h3> <h3></h3><h3></h3><h3>夕阳中的龙江第一湾,风景如画。</h3> <h3>在这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内,分别 设有登山木栈道、观景平台等人文及自然景观。</h3> <h3>此刻的党员猫咪认真严肃!</h3> <h3>龙山顶峰干净如沙的白雪</h3> <h3>看到这飘着袅袅炊烟的小村庄,内心莫名的安宁。</h3> <h3>最北邮局</h3> <h3>闲时翻阅,回忆永存。</h3> <h3>在北极村看了最厚白的雪与最纯粹的冰后,回到漠河县城时,大家对于冰雕和白雪已经不再那么热衷执着了。“我们要去吃一顿真宗的东北乱锅炖”!这建议瞬间被一致通过。好吧,风景暂搁一旁,我们先来聊聊东北之行的餐食吧!<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南方,美食通常小巧细致的卧于大盘大碟之中,有时婉约的都令人不忍下箸,反观东北菜,则基本保持着和东北汉子一样的粗狂,在鲜蔬短缺的漠河北极村,一盘凉拌黄瓜都足足有着南方三份的量!基于对美食的认真态度,我们在具有俄罗斯风味的餐厅里吃着烤肉,又在“东北大花袄”中尝试铁锅炖大鹅,潇潇洒洒的在辽宁吃海参,在黑龙江吃鱼....说来也好笑,我们时时想体现“生活要有仪式感”,却在走出餐厅时又不得不及时的撕去了外表的那层“伪精致”,吃完稍显奢侈的这一餐,下一顿铁定又是土豆粉条大白菜!每次远游,都会框定大致的旅游费用,想要尽量满足自己的口欲,只能在追随美食的路上“有舍有得”的举步向前。</span></h3> <h3>当地人嘴里的“青炮”</h3> <h3>哈尔滨的“风味烧烤”</h3> <h3>俄罗斯的“红萝卜”</h3> <h3>“XX鱼”(忘记鱼名了)</h3> <h3>东北老豆腐</h3> <h3>街角转弯处暖暖味道的“烤红薯”</h3> <h3>“飘红”的餐厅工作服</h3> <h3>看一眼就会令人不由自主紧捂钱袋子的“北极村菜单”</h3> <h3>漠河的“铁锅炖大鹅”</h3> <h3>就着热炕头的零嘴“冻柿子”</h3> <h3>赵四小姐的“冰糖猪肘子”</h3> <h3>沈阳的“小米炖海参”</h3> <h3>在东北三省中,吉林未曾留足。我们从黑龙江整装出发,途经吉林,径直穿到了辽宁的沈阳。一路风雪渐无,到达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沈阳街头时,微风拂面,竟似有了春的暖意!</h3> <h3>从洁白清冷的漠河来到沈阳,顿觉这城市的热闹啦!处处大红与大绿,分外的喜庆。</h3><h3><br></h3><h3></h3> <h3>沈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清朝的发祥之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h3> <h3>清昭陵是皇太极的陵墓,因位于沈阳北部,所以也称“北陵”。“东陵”则是努尔哈赤的陵墓,两陵风格接近,因为我们旅途时间短促,东陵也就不做游了。</h3> <h3>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3> <h3>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留给世人的仅是一个朝代的见证和纪录。</h3> <h3>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由他始建的沈阳故宫是目前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位于沈阳市中心,虽不及北京故宫的辉煌庞大,却也是游客的必游之地。</h3> <h3>在参观故宫时,旁听着边上导游在解说“东北八怪”,不甚清楚,回家后特为百度解惑,“东北八怪”是谓如下:</h3><h3>一:窗户纸糊在外</h3><h3>二:大姑娘叼烟袋</h3><h3>三:不吃鲜菜吃酸菜</h3><h3>四:养活孩子吊起来</h3><h3>五:吉祥喜庆粘豆包(蒸食,<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耐嚼抗饿)</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六:嘎拉哈姑娘爱(动物的膝关节)</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七:降妖捉怪神仙舞(萨满舞)</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八:棉乌拉脚上踹</span></h3> <h3>在沈阳近代史的名人排名录中,有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就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h3> <h3>直接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的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遭遇了长期软禁,直至1990才恢复自由之身。</h3> <h3>岁月弹指间,多少芳华绝代成云烟。</h3> <h3>东北三省的四个特大城市中,沈阳居一。除却极具浓郁的历史底蕴外,近代也称“共和国之子”!街头高高矗立着毛泽东主席的雕像,我们从滴车司机的聊天口吻中都能感受着他们胸中强烈的自豪感。夜观沈阳的太原街和中街,五光十色,热闹繁华。</h3> <h3>街头高矗的毛主席雕像</h3> <h3>刘老根大舞台</h3> <h3>太原街夜景</h3> <h3>来到东北,要看一场正宗的“二人转”演出,这个想法一直深据在心。也终在旅途结束前的最后一夜得到了实现。我们并没有选择刘老根大舞台,而是舍近求远的去了地处皇姑区的南风大剧院,据说著名的“二人转”皇后闫学晶就是从这里走向影视界的。东北话本就幽默顺溜,再搭配诙谐搞笑的肢体表演,观看中我是几次三番的笑倒在了席位上,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挥着道具,再无暇顾及旁座桃子的发问了……</h3> <h3>我们用一场东北“二人转”来完美结束了旅程,由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启程回家。</h3> <h3>从左至右依次为:桃子.芳主.将军.猫咪.莲。另有一位始终站在镜头外的人物是桃子的妈妈,此为一路耍宝一路跳闹的“东北小分队”全体成员。</h3> <h3>东北之旅为时九天(2018.1.16—2018.1.24),途中花絮多至笔述不尽,欢声笑语晒落一路。感谢我的伙伴们,在我胸藏的风景中,永远有你们!我也很感谢命运,让我有机会放下全部长处,得以携带所有缺点,与友为道,在广袤的土地上深深沉醉,在无边的岁月里反思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