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四平调”,传承黄淮海

杨剑钊

<h3>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调”省级传承人——王敏</h3> <h3>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与皖、苏、鲁、豫四省七县市接壤,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穿境而过,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齐鲁礼乐典仪与梁宋中原文明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厚重的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和传统民族文化积淀。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砀山县四平调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h3> <h3>省级四平调传承人王敏(右)和市级传承人宋雪梅(左)在梨园表演</h3> <h3>四平调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逐渐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风格。为花鼓曲调配乐,以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以梆子戏的打击乐器烘托气氛,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 <br></h3> <h3>戏曲演员的化妆都让人感觉很神秘,一个现代人化妆后,让人感觉仿佛瞬间走进了时空隧道,变身古人,手提裙摆,莲步轻移,俏笑倩兮。</h3> <h3>民国以后,苏、鲁、 皖、 豫四省交界地区著名的花鼓班有三个;一是以砀山县周寨区张小楼村邹玉振为首的“邹家班’;二是以周寨区西豆楼村燕玉成为首的“燕家班”;三是以江苏沛县甄有明为首的“甄家班”。每班不过七、八人,经常活动在苏北、皖北,鲁南、鲁西及豫东,豫南一带。<br></h3> <h3>四平调戏曲《回龙传》演出现场</h3> <h3>传统曲目演出现场</h3> <h3>四平调在当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h3> <h3>上场之前</h3> <h3>但由于近十几年来,电视、家庭影院的广泛普及,使戏曲艺术门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全国四平调剧团由原来的30多个减少到四五个,大部分演职员工改行,面临危机,急需抢救<br></h3> <h3>虽然汗如雨下,也任劳任怨</h3> <h3>打粉底,拍彩,清衣扮相通常会用嫩肉色的油彩打底色,目的是更好的塑造剧目中的角色</h3> <h3>资深戏迷</h3> <h3>班头和演员在交流</h3> <h3>每场演出,都兢兢业业</h3> <h3>虽然演出条件艰苦,但演员始终保持快乐心情</h3> <h3>午饭时间,连筷子都是就地取材</h3> <h3>1963年,砀山县专门成立了四平调剧团。剧团走乡串村,先后上演了许多四平调剧目,深受欢迎<br></h3> <h3>传统曲目演出现场</h3> <h3>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演员们的服装得到了改善</h3> <h3>四平调这一年轻剧种,在老文艺工作者和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使四平调 其唱腔音乐逐步丰富、完善、表演技艺和舞台美术等日趋提高。同时也自行加工整理了一批传统戏,如《梅香》、《三告李彦明》、《回龙传》、《绿牡丹》、《珍珠衫》、《小包公》等一百多个剧目,还创作了《扒瓜园》《体己钱》、《送货路上》、《谢媒人》、《生日泪》、《母亲》、《家庭风波》、等现代题材剧目。原来仅在豫、鲁、苏、皖边界地区的农村和小城镇演出的,现已发展到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大、中城市演出,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br></h3> <h3>四平调后继有人</h3> <h3>下一步,砀山县文广新局将认真整理四平调传统曲目,为四平调演员、传承人及传统曲目建档,永久保存;积极努力争取政府及多方支持,恢复砀山县四平调剧团,并力争将老艺人的生活保障问题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积极组织演职员对已整理的传统曲目进行复排,下基层、广场演出,扩大四平调戏曲的影响;举办四平调剧种传承人及爱好者培训班,推广和普及四平调戏曲,使四平调剧种得以传承、传播,发扬光大;加强四平调剧种的理论研究和传承保护工作,邀请周边地区四平调老艺人及专家举办四平调理论研讨座谈会;整理一批优秀曲目,录制出版发行四平调曲目光碟,普及和推广四平调唱腔。 <br></h3> <h3>孩子们已经可以上台演出啦</h3> <h3>四平调走进校园,传承文化</h3> <h3>言传身教,加大在本地学校办“四平调”兴趣班,定期教授基本功,让更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四平调文化,让老剧种焕发新活力。</h3> <h3>一招一式,有模有样</h3> <h3>小演员上场前,老师精心指导</h3> <h3>后继有人,无怨无悔</h3> <h3>候场的小演员</h3> <h3>穿着厚重的戏服,孩子们也很辛苦</h3> <h3>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砀山四平调成功入选其中<br></h3> <h3>此次四平调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砀山县继2011年5月“砀山唢呐”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第二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