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见过鸟的人几乎都见过伯劳,有迁徙历史印记的人都知道劳燕分飞典故,这应该是常识。据说伯劳有15个品种,分布全球各地随处可见,属体型最小的猛禽,它会将捕获的猎物穿在带刺的枝头上,营造出一幅很恐怖的猎物坟场画面。最早有关伯劳记载的故事远在周朝,以后历代文人骚客对它有很多的褒贬,典故颇多。</h3><h3> 但有一种伯劳,分布地域很小,极为罕见,但名气不小,名曰:红背伯劳。</h3> <h3>红背伯劳亚种偶见于中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山海拔1000米左右地区。<br></h3><h3>鉴别特征:羽色似荒漠伯劳|丨但背羽栗红色;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黑、白二色。</h3> <h3> 阿勒泰在古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牧居地。历史悠久,秦代就有部落迁入。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政府就在此设行政管理机构。“阿勒泰”是突厥语,意为“金山”,因山中蕴藏黄金而得名,有“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之说,红背伯劳选择这里为繁殖地,也是颇具慧眼。</h3> <h3> 行走阿勒泰地区的游人记得的是喀纳斯湖,而鸟人向往的是红背伯劳,多少人千里迢迢来到阿勒泰地区?为的只是一睹它的芳容 ,一些鸟是以漂亮著称,而有些鸟因稀少而闻名,红背伯劳正是如此,如果不是专家介绍认真分辩你确实不识庐山真面目。</h3><h3> 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人品头论足,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点评一番,仿佛是上天放下来的专职评论员;有些仿佛与生俱来就是一个天才,上天的知道一半,地下全晓得,誓死捍卫存在感,就像毛主席批评的那样,半桶水偏要趟得很。而有些定力的人,没有那么花哨轻薄,就像红背伯劳一样,傲立枝头,不鸣即已一鸣惊人,故有:伯劳鸣高枝,傍若无人。你不来看它,它依然存在,但却因为它的存在,你会不远万里翻越天山,去结识一只鸟朋友,对它顶礼膜拜,这就是鸟格的魔力,名气的魅力!</h3> <h3> 人间的感慨,暂且抛去一边尽情的投入到拍摄之中,你是否会觉得所有适合拍鸟的地点,基本上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好地方,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能不能拍到鸟是次要的,守在氧气沁人心肺,负离子爆棚的地方,已经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若仙了,阿勒泰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在景乎!在鸟乎!在拍乎……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外乎如此是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