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北非之旅(葡萄牙、直布罗陀、摩洛哥、西班牙)2018.5.19~2018.6.3(上篇)

陆立世

<h3>2018年5月19日</h3><h3>晚十点,我们在北京机场2号航站楼集结,跟随北京“五洲行”旅行社的团队出国旅游。</h3> <h3>2018年5月20日</h3><h3>凌晨2点,我们乘坐首航的JD459次航班(波音737),直飞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里斯本和北京的时差是6小时!</h3> <h3>2018年5月20日</h3><h3>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上午9点,航班安全降落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波尔特拉机场。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西侧,面积9.2万平方公里,人口1041万。15~16世纪成为海上强国,先后在亚非美洲占领大量的殖民地。</h3> <h3>首都里斯本,位于葡萄牙的西部,濒临大西洋。这是屹立于海边广场的“海洋发现纪念碑”,它是为纪念葡萄牙人300多年的航海历史而建造的。</h3> <h3>位于里斯本海边,世界文化遗产的“贝林塔”,它拥有近500年的历史,象征着葡萄牙人的海上霸主。</h3> <h3>里斯本,著名的“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罗卡角。</h3> <h3>站在罗卡角,眺望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呼吸着清新的海风,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曾被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h3><h3><br></h3> <h3>罗卡角(LOCA),记载精确经纬度的纪念碑。</h3> <h3>这里是里斯本的帝国广场。半年以后,也就是 2018年12月4~5日,习近平主席访问葡萄牙,葡萄牙总统曾在这里举行盛大欢迎仪式。</h3> <h3>这是葡萄牙皇家骑兵仪仗队,正在训练,可能最近有迎宾活动。</h3> <h3>照片背景是,位于里斯本帝国广场一侧的,圣热罗尼姆斯教堂,始建于12世纪。</h3> <h3>里斯本市区一瞥。</h3> <h3>2018年5月21日</h3><h3>西班牙南部城市,卡门的故乡~塞维利亚,文学巨著《唐吉诃德》就写于该城。</h3> <h3>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塞维利亚大教堂,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就葬于此地。</h3> <h3>美丽端庄的塞维利亚大教堂外景。</h3> <h3>塞维利亚大教堂建于15世纪初。公元711年,北非的摩尔人,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占领了西班牙南部,并统治了其800多年。所以,教堂建筑虽是哥德式,但有伊斯兰的风格在内。</h3> <h3>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是为1929年在此召开的世界博览会建造,是摩尔复兴建筑的缩影。这是一个270℃的圆形广场,造型非常独特美丽。</h3> <h3>有人称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是欧洲最美丽的广场。</h3> <h3>西班牙广场中心的喷泉。</h3> <h3>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的拱型回廊。</h3> <h3>塞维利亚~斗牛场,始建于18世纪,是西班牙历史最悠久的斗牛场。</h3> <h3>由于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反对,这里已不再举行斗牛活动,只做为遗迹,仅供参观。</h3> <h3>塞维利亚~黄金塔,建于13世纪初,所以其建筑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由于塔的外层最早涂有金粉,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故名。15~16 世纪,西班牙人从美洲掠夺回来的黄金白银,就是用船首先运到此地。</h3> <h3>这是塞维利亚的市中心大街,背景的拱门,当地称之为“小凯旋门”。</h3> <h3>乐队在演奏优美的吉普赛音乐。</h3> <h3>街心的小广场,名字想不起来了。</h3> <h3>塞维利亚下榻的酒店,环境整洁优美。</h3> <h3>这是团友和大巴司机的合影,西班牙帅哥,小伙子曾是国家短跑运动员。</h3> <h3>2018年5月22日</h3><h3>乘车前往位于欧洲最南端,欧洲人称之为“世界尽头”的英属地直布罗陀。它的面积只有6.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万。直布罗陀海峡长90公里,宽12~44公里不等,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十分重要。</h3> <p>美丽的直布罗陀海峡。</p> <h3>西班牙的直布罗陀,1704年被英国占领,至今未归还。旅游中巴上的英国国旗。</h3> <h3>直布罗陀的城门。</h3> <h3>照片背景是直布罗陀巨岩,高426米,又称之为“海格力斯之柱”。</h3> <h3>直布罗陀市景。</h3> <h3>具有英国风情的电话亭。</h3> <h3>这么小的城市居然还有公交车。</h3> <h3>直布罗陀海边的炮台。</h3> <h3>直布罗陀的地标。</h3> <h3>直布罗陀海边的欧罗巴点灯塔。</h3> <h3>2018年5月22日下午</h3><h3>从西班牙最南部的阿尔赫西拉姆港,乘坐摩洛哥的渡轮,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北非摩洛哥的丹吉尔港。</h3> <h3>渡轮悬挂着的摩洛哥国旗。</h3> <h3>渡轮船尾。渡轮上游客很少,一打听,原来是我们正赶上穆斯林的斋月。2018年的斋月是从5月16日~6月15日(今天是5月22日)。斋月白天全天禁食,日落才能吃东西,所以阿拉伯人没有急事不出门。</h3> <h3>摩洛哥王国,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北部,西临大西洋,北临直布罗陀海峡。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信奉伊斯兰教。</h3> <h3>2018年5月23日</h3><h3>摩洛哥的第一站,前往离丹吉尔港114公里的,梦幻之城~舍夫沙万。它是摩洛哥的旅游胜地,迷人的蓝色小镇。清新的蓝色,安静的小巷,纯朴的民风,仿佛童话般梦幻。</h3> <h3>照片是舍夫沙万小镇的名片。</h3> <h3>舍夫沙万小镇的清真寺。</h3> <h3>幽静的小巷,曲曲弯弯,错综复杂,很是容易迷路。</h3> <h3>小镇的民居。</h3> <h3>小镇的小商贩。</h3> <h3>好喜欢这张摩洛哥风情的油画“背水的女孩”,想买一张带回去,一直没找到。</h3> <h3>小镇被红色城墙包围着的古堡。</h3> <h3>舍夫沙万小镇唯一的一家中餐馆~山水中餐馆。</h3> <h3>团友们和山水中餐馆两位年轻的老板合影。记得好像是我们山西老乡,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开餐馆,也太不简单了!</h3> <h3>2018年5月24日</h3><h3>摩洛哥的第二站,世界文化遗产的菲斯古镇,建于公元九世纪。在这里,人们好像回到了1000年以前,毛驴仍是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h3> <h3>老城区中据说有999条大大小小的街道,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所以领队一直督促大家紧跟地导,一旦迷路很难找到团队。据说以前有个年轻的女游客,在这里旅游时迷了路,三年后家人才找到她,这时她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这个故事有点儿吓人吧?这是我们团的地导和我们团友在亲密交谈,她可是英语老师啊!</h3> <h3>参观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兰经经学院。</h3> <h3>古兰经经学院,建于公元857年,从此菲斯古城进入黄金时代,大批的学生和学者来到这里学习和定居,促进了古城的繁荣,有“非洲的雅典”之称。</h3> <h3>古兰经学院建筑的墙面,用的石膏镂空材料,非常精美漂亮,具有典心的阿拉伯建筑风格,严禁游客用手触摸。</h3> <h3>菲斯古城内分布着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商店,其中以马赛克、铜器、地毯、皮革等手工作坊最有特色,展现了最古老的手工工艺。</h3> <h3>精美的瓷器、铜器和灯具。</h3> <h3>参观马赛克和陶器工厂,都是纯手工制造。这里的人非常喜欢用马赛克装饰家里的墙面和地面,是一种富贵的象征。此工厂非常喜欢中国游客,有中文提示。</h3> <h3>工人在瓷器上,手工绘制图案,所以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工艺品。</h3> <h3>精美的瓷器和马赛克。</h3> <h3>想买个大一些的瓷器,路途太遥远了,放弃吧!</h3> <p>这是我爱人在这家工厂买的镶银瓷瓶,纯手工制作,要价150欧元,最后以100欧元成交。留做纪念吧,此物独一无二,有升值空间!开个玩笑!</p> <h3>2018年5月24日下午</h3><h3>摩洛哥第三站,伊斯兰古都城~梅克内斯。它是摩洛哥四大古皇城之一,又称为“黑色皇城”。这是因为,300多年前,阿拉维特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曾建立一支全部由黑人组成的军队,他们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故名。</h3> <h3>这里是古代摩洛哥皇家马厩,是300多年前,由阿拉维特王朝建立。据说可以同时容纳两万匹战马同时饮食休息,可见其当时军队的强大!马厩在1775年的大地震中损毁,顶面多已坍塌,但墙壁还厚实坚固。</h3> <h3>300年前的摩洛哥皇家粮仓,高大宽敞,凉爽通风。</h3> <h3>2018年5月24日下午</h3><h3>摩洛哥第四站,北非谍影之城~卡萨布兰卡。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还是我在年轻时,在电视上看一部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知道的,剧中男女主角的演技,给人留下深刻的映像。具体是什么时候,记不得了,应该是1978年中美建交以后吧?由此才了解到北非的摩洛哥这个国家。当时还弄不懂,摩洛哥怎么是个阿拉伯国家?</h3> <h3>卡萨布兰卡市景。</h3> <h3>卡萨布兰卡市景。</h3> <h3>这是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剧照,男主角是亨弗莱.鮑嘉,女主角是英格丽.褒曼。</h3> <h3>《卡萨布兰卡》电影中的“里克咖啡馆”。</h3> <h3>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在“里克咖啡馆”门前留个影吧!旅游回来,在iPad上又认真看了一遍,映像更深刻了!</h3> <p>2018年5月25日上午</p><p>游览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建筑面积两公顷,长200米,宽100米。室内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屋顶可起闭。</p> <h3>寺外的长廊。</h3> <h3>寺内共有25扇门,都是用钛合金材料制成,可防海水腐蚀。</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在1987年8月开建,耗资5亿多美元。内部装饰非常精美,尤其是镂空石膏装饰,制作精细,美轮美奂,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h3> <p>寺内支柱上的装饰,让人惊叹不已。</p> <h3>寺内顶面的雕花木质装饰。</h3> <h3>高大的圆厅。</h3> <h3>圆厅內的方形立柱,内设升降电梯,供国王和高级人员使用。</h3> <h3>教徒做礼拜前,用于洗手的莲花池。</h3> <h3>寺内的地面常年供暖,做礼拜时,清教徒们脱鞋进来后都席地而坐。</h3> <h3>这是卡萨布兰卡的迈阿密海滨大道。</h3> <h3>迎着海风,漫步于此,瞭望蓝色大海,让人心旷神怡。</h3> <h3>哈桑二世广场,又名鸽子广场。</h3> <h3>2018年5月25日下午</h3><h3>摩洛哥第五站,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以前总以为摩洛哥首都是卡萨布兰卡。</h3> <h3>背景的建筑就是摩洛哥的皇宫,只能远观,不能靠近。</h3> <p>摩洛哥皇宫前的广场。</p> <h3>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寝。</h3> <h3>陵墓入口处的皇家骑兵,身着鲜艳夺目的军服。</h3> <h3>哈桑塔外观。</h3> <h3>拉巴特的乌达亚堡。始建于1195年,它建在大西洋峭壁上的古堡。</h3> <p class="ql-block">此次旅游,因去的地方较多,照片也很多,很难编入一个“美篇”中,故只好分为上、下两篇,从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开始,一直到西班牙的马德里,均编入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