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秦岭山脉坐镇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陕西省,从太空俯瞰,八百里秦川呈巨龙般绵延伸展。这儿是炎黄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这座雄奇的大山完全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中华龙”! </h3><h3> — 题记</h3> <h3>鳌山位于秦岭西段宝鸡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南方北方,南人北人,皆是因为这座山脉的存在...太白山,秦岭主峰,海拔3767.2米,以第四冰川遗迹</h3> <h3>太白山跨太白县、眉县、周至县三县,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3771.2米,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7°411′233″~1077°5151'40"和北纬333°49'31"~343°08'11"之间,直距太白县城43.25公里。从东太白拔仙台至西太白——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两峰间直距约31.81公里,中夹20公里跑马梁。山体东西展布横亘太白县境中东部,位于鹦鸽乡、桃川乡、嘴头镇南部。西起嘴头镇,东至周至县老君岭,南以湑水河在太白县黄柏塬乡之河段为界,北以鹦鸽和眉县营头为界,东西长直距约61公里,南北宽直距约39公里。</h3><h3>谓鳌太,就是鳌山和太白山的简称,都是秦岭中部相对高的山峰。秦岭山脉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鳌山到太白山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他还是宗教的源头,人类信仰的灵魂。</h3> <h3>知道中国有秦岭那还是从小学地理课本上学到的。<br></h3><h3>知道鳌太这个地名是早几年从一个户外帖子里看到的,后来一七年那个悲壮的登山事故更使“熬太”声名远扬。即使这样,“鳌太”也离我很远很远……</h3><h3>机缘巧合,今年六月初的一次爬山活动,我从一个队友那儿听到有一个朋友六月底要去鳌太,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鳌太”强烈的好奇心,晚上一回家,我立马联系上朋友,咨询去鳌太的情况。朋友把我推荐给了我早就加了微信的株洲的一个户外领队—土匪。一番交谈下来,我立马就报名了,生怕挤不上这趟“鳌太”之行。</h3><h3>凭我以前于网络上,新闻里对于鳌太的了解,我知道,这趟行程将会很艰辛。于是我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找到我特马队的队长,飞哥,他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健身,现在一个健身房当教练,我请求他帮我系统的训练手臂,肩背部,腿部肌肉力量。飞哥爽快的答应了。</h3><h3>于是我一边采购装备,一边早上坚持跑步,晚上进行肌肉力量训练。隔一天背三十斤水上东台山爬梯级,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临阵磨枪,那一段时间真是忙到不行。</h3> <h3>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六号,我和队友艳阳天奔赴株洲,和娄底的龙少,株洲的领队土匪汇合,一起坐上了去西安的车。</h3><h3>先前领队和向导做了详细的穿越攻略,我们采用的是反穿大鳌太。</h3><h3>二十八号早上七点,甚至来不及吃早餐,在西安向导李瑞子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沿108国道直奔山口而去。中午我们抵达厚眕子镇,早餐中餐一起搞掂。</h3><h3>第一天</h3><h3>西安→108国道→黑河森林公园→周至县厚畛子→铁甲树→三合宫→老君殿→南天门营地</h3><h3><br></h3> <h3>西安市的水源地,黑河水库。水库咋一看规模不大,但随着车程沿着108国道前行,水库一直顺着崇山峻岭,山势蜿蜒,绵延几十公里。俩岸植被丰富,树木葱茏,隔着车窗都能看见水质清澈,这清清的水润泽着西安的子民。</h3> <h3>下午俩点,吃过饭,师傅开车送我们到铁甲树山口。</h3><h3>一进山,老天就开启了欢迎仪式,雨骤然而下。</h3><h3>这位是我队友艳阳天,我们一起去过很多地方(韭菜岭,武功山,南太行,雨崩,她身体协调性很好,体能也好,每次都走在队伍前列)</h3> <h3>顺着黑河风景区进入厚畛子镇,沿铁甲树开始进入山林,开启我们的反穿大鳌太模式</h3> <h3>下着雨,穿上雨衣,我们一行五人沿着河道开始艰苦垂直上升模式。</h3><h3><br></h3> <h3>来自娄底的穿越队友,商界精英,龙少</h3> <h3>龙少,绝对的高调奢华有内涵的正宗土豪一枚</h3> <h3>河道水流喘急,走在桥上都能感觉到水的激情。</h3> <h3>这帅哥是西安向导,瑞子,他背上的背包里装着我们五个人六天的口粮,气罐,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救援装备,他自己六天的生活用品,还有我和艳阳天的帐篷,有八九十斤。他就比我儿子大几岁,其实我是有愧疚感的,我们这么大的四个人,让他一个人背这么重的东西,但我的背包重量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我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重装啊,而且是上鳌太。此处省略我各种负疚感……</h3> <h3><br></h3><h3>随着海拔的升高,路也越来越难走,由于刚下过雨,泥泞湿滑,好不容易走出泥泞,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石海,大家使出浑身解数,爬,跪,坐,攀……翻过石海已是体力不支。艳阳天更是高反来袭,脸色苍白,恶心呕吐,步履艰难。上到海拔2800左右,山梁上寒风凛冽,我戴上了绒帽,穿上了羽绒衣,抓绒衣,冲锋衣,加上了羊毛袜,才止住了寒意。</h3><h3>艳阳天高反越来越厉害,一路走走停停,天色已晚,我们戴上头灯,继续往营地进发。</h3><h3>翻到海拔3300的营地,已是晚上九点多。我们运气不错,营地上居然有板房,大家进入板房,土匪和瑞子去山梁上打水,艳阳天直呼冷,恶心呕吐,身体开始寒颤,走路歪歪扭扭,我们招呼她钻进睡袋,又给她加上一条客栈的被子捂上,内心很是惶恐不安。土匪打水归来,烧了开水,嘱咐我给艳阳天多喝温水,折腾下来,吃过晚饭,已是晚上十二点多。这个夜晚注定是难以入睡的,幸亏凌晨俩点多,艳阳天身体开始恢复了,我放心入眠,一觉醒来,天已微白。我想起入睡前瑞子说的南天门可以看日出,赶紧起床,跑到门外一看,东方天际已微亮。</h3><h3><br></h3> <h3>南天门上的清晨,月亮还挂在半空,晨曦已经跃跃欲试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光晕。远山近景渐渐丰融起来了。</h3><h3>伫立山岗,放眼望去,奇峰次第排开,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天际,山风袭来,草劲舞,枝摇曳,犹如奏响协奏曲。</h3> <h3>玫瑰云彩嫣红了半空</h3> <h3>第二天</h3><h3>南天门→药王殿→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拔仙台→东跑马梁→雷公庙→万仙阵→东塬营地</h3><h3>艳阳天经过一夜修整,又满血复活了。</h3> <h3>药王殿附近的树林里,看到好几只野鸡。</h3> <h3>翻越石海,太白山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初见这些石头,内心还是兴奋的,一路走来,爬不完的石阵,生怕一个不小心,摔了跤,崴了脚,耗损着我们的精力和体力,内心有点崩溃。</h3> <h3>玉皇池</h3><h3>位于太白山上我们见到的第一个高山湖泊。水面清澈,波光粼粼。</h3><h3>在玉皇池旁边休息的时候,瑞子递给我一袋奶粉,我用杯盖泡了喝,喝完后去湖边清洗杯盖,这湖水真凉啊!凉入骨髓。突然之间,我清晰的听到我身旁有一位五十多岁北方口音男性的对话“我够不着啊,你呢?”我环顾四周,没有一人,吓得我赶紧往岸上跑,和瑞子一说,瑞子赶紧往湖周查看,也没有发现什么人,他说高山湖泊很神圣,很诡异,以前有大不敬的人在此湖里洗脚,出了事,我的个乖乖啊,幸亏我只是洗了杯盖,但内心还是惶恐,赶紧双手合十,心里默念:“佛祖啊!我真是无心冒犯,请一定一定保佑我平安顺利穿越鳌太,平安回家”!即使如此,我心里还是发毛,赶紧往三爷海上爬。</h3><h3><br></h3> <h3>拔仙台是太白山的最高峰,海拔3767米,相传这里是姜子牙点将封神、选拔神仙的地方,拔 仙台 因此而得名。站在此处,感觉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甚至在想,如果当年姜子牙封神的时候,我在场,会不会赏我一个“看牛娃”之位?……毕竟“弼马温”都那么的神通广大……</h3><h3>拔仙台确有神奇之处,我们爬上来,能看到很远处的山梁,忽然一阵雾弥漫开来,刚才还是清风拂面,后一秒狂风裹着大雪铺面而来,打在脸上凉飕飕,生生的疼。</h3><h3><br></h3> <h3>这俩位上仙拍照的姿势够撩人吧,哈哈哈</h3> <h3>虽有风雪,从拔仙台下来还是可以看见二爷海,三爷海</h3> <h3>雷公庙</h3><h3>说是雷公庙,据瑞子说这原来其实是一个露营地,经常遭雷击,其中的一次雷击把营地都击垮塌了。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在此露营了。</h3><h3><br></h3> <h3>过了东跑马梁,在加水的时候,瑞子兴奋的指着下方石海里一个浅黄色的体型硕大的动物告诉我,“羚牛”,我顺手看去,石海里一个身型敏捷的大家伙正在奔跑,那肥硕的屁股像一头大肥猪,在加速逃离我们的视线,我怎么看都像是“猪”。</h3> <h3>万仙阵</h3><h3>现在已看不到仙人的踪迹,只有漫山的玛尼堆,路过的游人寄托美好祈愿,捡起石头堆起来,天长日久,这玛尼堆的规模不是一般的大,远远看,真有的仙人模样。</h3> <h3>东塬营地四周鲜花盛开</h3> <h3>土匪和龙少在营地做饭。</h3> <h3>第三天</h3><h3>东塬→太白梁→九重石海→金字塔(塔3,塔2,塔1,)→南天门草甸→2800营地</h3> <h3>从风景如花的东塬营地开拔,没想到迎接着我们的将是最为艰难的一天。从营地出发,沿着山坡上动物踩出来的不过迟宽的小径小心翼翼行走,小径上覆盖着厚厚的动物粪便,只要你一个不小心,必定中招。</h3> <h3>山坡上美丽绽放的鲜花</h3> <h3>晴空蓝兮,让人心旷神怡</h3> <h3>蓝天白云下,石海露出他狂野的面目</h3> <h3>我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太白梁山顶,眼前横亘着的又是连绵不绝的石峰,瑞子指着前面的漫山遍野的巨石告诉我们,前面是九重石海,金字塔(塔三,塔二,塔一)。顾名思义,九重石海,那就不是简单的石阵了,九重啊!天呐!</h3><h3>过了塔二,在一片石海里,瑞子又发现了“羚牛”,这一回我看得真真切切了,是羚牛一家子,俩头大羚牛成浅黄色,一头小羚牛成灰褐色,在石头上行走自如,那体型,啧啧啧,估摸着有五六百斤。来之前我科普了一下,羚牛是秦岭里特有的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瑞子说遇上成群结队的羚牛没关系,最怕遇上落单的羚牛,极具攻击性。</h3><h3>羚牛看完了,得继续前行,前方千岩万壑,群山石块连绵,一路上不断爬升,下降,横切,哭的心都有,更要命的是中途没有水源,在烈日下,在石海里,是最消耗体力的,我带的一升水早喝完了,嗓子要冒烟了,其它人也没有水了,肚子也饿了,包里倒是有牛肉干,有坚果,但没有水谁敢吃啊,吃了会更渴。艳阳天经过艰难跋涉,体力透支,高反又来袭,恶心,无力,踉踉跄跄,我强迫她含上几片我带的西洋参片。生怕她一脚踏空,但我不敢和她走得太近,我怕我紧张的情绪会影响到她,狠心的走在她前面,土匪一直陪着她慢慢游。</h3><h3>漫漫长路,紧赶慢赶,宿营地离我们还是很远,幸亏土匪从包里拿出来俩个苹果,给了艳阳天一个,我们四个人共一个,那一片四分之一个的苹果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的苹果,舔一口,甘甜入脾,嗓子不疼了,力气也有了。艳阳天还是恶心,我强迫她吃,她边吃边流泪。可怜的娃啊!可以说这俩个苹果救了我们五个人的命。</h3><h3>路虽然还是漫长,但我们的精神状态恢复得不错,继续赶路吧,只有营地才有救命的水源,大家都闷不做声,低头赶路,天黑了,戴上头灯,起风了,加上衣服。</h3><h3>走在前面的龙少和瑞子突然止步不前了,龙少传来紧张的声音,“前面有动物”,啊!顿时大家都紧张起来,黑夜里也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野兽,土匪立刻打开小音响,瑞子口里吼吼吼的叫,动物被声响吓开了,大家继续前行。一路上碰到几次动物横路,我的个乖乖啊,可怜我们的小心脏。一路深一脚,浅一脚,磕磕跘跘,踉踉跄跄,于晚上九点四十五终于抵达2800营地。卸下背包,一个个疲惫不堪。</h3><h3>我们先搭好帐篷,艳阳天先进帐篷休息,然后三个男神找水源,做汤,做面条,我递进帐篷强迫艳阳天吃了一点。</h3><h3>土匪坐下来开会,根据艳阳天的状态提议整体撤退,龙少说为了这次鳌太准备了很久,如果这次提前撤退,将是这辈子的遗憾,以后肯定不会再来了。艳阳天,原谅我,其实当时我内心也是不想撤退的,但艳阳天状况确实堪忧,最终我同意和艳阳天一起撤退,我们是朋友嘛,而且生命开不得玩笑,有什么活动比一个人的生命重要?遗憾就遗憾吧!但是瑞子说我们离撤退最近的出口步行也要俩天时间,必须要爬上最高点麦秸岭(穿越和撤退都要经过麦秸岭),真是进退两难。躺在帐篷里的艳阳天估计都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我不知道她这晚内心是怎样的崩溃。</h3><h3>一番折腾,已是凌晨。实在是太累了,这一晚我沉沉睡去,一眨眼天已明。早上起来,艳阳天精神好多了,她说可以按计划完成穿越,这真是最好的消息。</h3><h3>感谢上苍,感谢艳阳天,她凭借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始终在坚持。</h3><h3><br></h3><h3><br></h3><h3><br></h3> <h3>第四天</h3><h3>2800→凤凰腰→飞机梁(梁3,梁2,梁1)→遇难山友纪念碑→水窝子营地</h3> <h3>营地上的日出。</h3> <h3>真是太好了,艳阳天身体恢复了,我看天,天是湛蓝蓝的,我看草,草是绿油油的,真是清风拂面,神清气爽。</h3> <h3>西安向导李瑞子在晨曦中拉开帐篷,睡眼朦胧的样子真可爱。可别小看,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他,因为热爱户外活动,自己注册了西安黑马户外,这次充当我们的向导,背负着八十多斤的物资(包括我们所需食品,露营装备,还有应急救援的装备),他虽然年纪轻轻的,但性格稳重,体贴,特别会照顾人,别怪我没告诉你们啊,他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哪个女孩子能做他女朋友,必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一定会很幸福的。(娟姐,瑞子真的是做女婿的最佳人选,)</h3> <h3>阳光洒下来,草儿立刻明媚起来</h3> <h3>因为大家心情好,上半程都走得不错。</h3> <h3>龙少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我们每个人走得气喘吁吁,他依然精神饱满,一路上不停的逗笑我们,拿着手机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h3><h3>同时他也注重形象,注重保养,爱惜羽毛,一路上叨叨着,这天气太干燥了,皮肤脱水了,我回家一定补水,俩小时要敷一次面膜,要敷上十张,好好保养下。悄悄的告诉你们哦,他路上用的都是我的唇膏,哈哈!</h3><h3>龙少,你回家按时敷了面膜吗?有多少张?</h3> <h3>山上高山杜鹃正开得艳丽。</h3> <h3>这个和瑞子并肩坐的大叔,根据艳阳天的说法是我们穿越路上唯一遇到的三个大活人之一,他是一个穿越队的向导,他们一共三人,采取正穿模式,有个队员大哥穿越了几次,次次都因为身体,天气的原因提前撤退了,这次是卯足了劲想要穿越成功,他说这次就是死都要死在山上,绝不撤退,这鳌太到底有多大魔力啊,值得用生命做代价吗?大哥,你现在还好吗?</h3> <h3>路上经过的这些警示标志,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和美好祈愿,希望每个穿越大鳌太的朋友们都平安顺利!</h3> <h3>这个地方,这座碑下面,长眠着数十名徒步爱好者,他们把热爱,把生命都长留在鳌太上了。希望逝者安息!希望这些逝者的家属们能从悲痛中走出来。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这些顺利穿越者在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会珍惜,珍重!</h3> <h3>第四天的路程也很艰难,基本上都是和石头周旋,斗争,我在途中又没有水了,土匪的救命苹果昨天就已经吃玩了,他渴的不行,在路上看到一大石头凹槽里有水,将自己灌了个饱,但我和龙少不敢喝,那个动物们喝过的啊!大家在天黑前终于赶到了营地,我在营地把凉水灌满了肚子(龙少帮我打的水,我连打水的力气也没有了),但这冰凉凉的水喝得太多太快了,很快我就恶心呕吐了。</h3><h3>但艳阳天经过一天高强度的徒步,状态还是不佳,刚吃过的东西全部吐出来了。而且土匪的一番话真是吓着我了,他说要我留意,别让艳阳天晚上睡过去了,意思是她这样的有可能睡了就醒不来了。天呐!我不敢合眼,隔一段时间就摸摸她鼻孔,看有没有气吸,隔一段时间又摸摸……喝多了凉水,又不敢睡着,凌晨一点多,我尿实在是憋不住了,帐篷外寒风呼啸,可能还有那么多不明动物……艳阳天刚睡着……但这种私密的事情又不好意思喊醒男伴们……内心是崩溃的,各种草泥马从脑海里飞过……我鼓起十二分勇气,打开帐篷,用头灯四下照照,还好帐篷门外没有看到动物,灭掉头灯,冲到帐篷门外,撒了我此生最为惊恐,最为羞愧一泡尿。后来想想,其实他们都睡着了,即使没睡着,隔着帐篷他们啥也看不到嘛。在我脱了鞋子,拉拉练进帐篷的时候,我一抬眼,天上有一条亮晶晶的银河带,上面的星星那个明亮啊,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为漂亮的星星,即使是在西藏,我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星星,但还是没有勇气仔细欣赏星星们。</h3><h3>俩点多,艳阳天半夜里自己要求吃东西了,冲了奶粉,喝了补液,喝了葡萄糖,还吃了饼干……</h3><h3>到了早上,龙少逗我说话来着,我突然就冲他发火了,哭了起来,或许是这几天神经绷得太紧,精神太紧张了,我需要一个出口发泄一下。龙少,请你谅解!</h3><h3>老天保佑!!!</h3> <h3>这个穿着红色羽绒衣裤,吊儿郎当磕着瓜子的骚年,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土匪,看他这小身板,怎么都不像是个彪悍的土匪,倒像是个一肚子坏水的师爷(或者是被女土匪劫来的小白脸儿),他是湘西人,在株洲安家,他自己说是个正宗的湘西土匪,是的吧,这家伙专门把人拐带进山,而且不给人饭吃,像龙少说的,五六天都不给人吃饭,还这么累,尽吃面,会搞死人去的。怎么着也要弄个辣椒炒肉嘛,真不地道。</h3><h3>啊!你们想揍他?揍吧,我回来一称,都掉了三斤肉,龙少更是瘦了六斤。</h3><h3>讲真,这个土匪有点与众不同,没有凶神恶煞的模样,话语也不多,全程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不管艳阳天走得多么慢,始终没有催促过她,始终陪伴着她,虽然他没有照顾过我,为了艳阳天,还是为他点个赞</h3> <h3>第五天</h3><h3>水窝子→麦秸岭→药王庙→西跑马梁→鳌山→导航架→时光门廓→白起庙→盆景园→苗圃→草甸→窝棚→石头河→林场路→太白县塘口</h3> <h3>麦秸岭是今天攀爬的制高点。说的麦秸岭,其实看不到半点庄稼,都是漫山遍野的石头。</h3> <h3>药王庙</h3><h3>相传药王孙思邈当年在此研究过药材。</h3> <h3>走到药王庙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不是昨晚没睡好,或者是受了凉风,头痛不已,艳阳天拿清凉油给我细心按摩,好一阵才缓过来。但后来的大半天,我的脑袋一直是凉飕飕的,清凉油真清凉得很。</h3> <h3>鳌山位于秦岭西段宝鸡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南方北方,南人北人,皆是因为这座山脉的存在...太白山,秦岭主峰,海拔3767.2米,以第四冰川遗迹地貌闻名;螯山,也叫西太白,海拔3456米,鳌山到太白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h3> <h3>导航架,鳌太上最经典的标志,据说以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这儿确实是当做飞行导航用的。</h3> <h3>跑马梁</h3><h3>这地名谁取的?这么形象,这么平坦,这么宽阔的地方,真的适合跑马,但海拔这么高,估计没几个人受得了吧!</h3> <h3>白起庙</h3><h3>据说当年秦将白起在这儿驻过军,扎过营。</h3><h3>往事如烟,那些战火烽烟已远逝,只留下空旷的野地,和地里顽强生长着的小花小草。人何其渺小啊!连一颗小草都不如。</h3> <h3>盆景园</h3><h3>这里松树林立,植被丰富,很多松树已经枯死,但依然迎风挺立</h3> <h3>过了盆景园,基本上都是往山下走。</h3><h3>回家的路尽管漫长,但也是最轻快的,没有了上坡,一路下行,海拔也越来越低,艳阳天彻底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神清气爽的走在路上,脸上有了笑意,话语也多了,回家真好啊!</h3> <h3>第六天</h3><h3>太白县塘口村→眉县→周至县→咸阳→西安。</h3> <h3>尽管我们都做了准备,在鳌太上徒步的艰难还是超乎我们想象,尽管天公作美,我们还是走得很辛苦,艳阳天小伙伴因为高反想撤退,走到第三天,已经退无可退了,差点下不来了,想去鳌太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对自己的体能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得有六天不能洗澡,不能好好洗脸刷牙的心里准备,而且进山以后山上全程没有信号,如果没有卫星电话,求救电话都无法拨打,进山就等于失联了(运气好的话太白梁和鳌山有可能飘来微弱信号,我在那打了一个报平安的电话,但再打信号就消失了)山就在那儿,没必要拿生命开玩笑。</h3><h3><br></h3><h3>感谢老天对我们的眷顾</h3> <h3>鳌太上每块石头上都留有过穿越人的脚印,留下过故事,尽管那些痕迹已模糊不清,那些酸甜苦辣已随风飘远,但那些勇敢者的毅力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活着真好!</h3> <h3>鳌太之行虽已结束,但他在我心里已经生根发芽,珍藏在心底最深处,这段经历会伴随着我一生,留下最难忘的,美好的回忆!</h3><h3>谢谢给我无私指导的飞哥!和陪我一起经历的小伙伴们,认识你们真好!祝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开心,快乐!</h3><h3>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