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海人文纪念公园,实际是一座陵园,但是经营方将陵园修饰成一座雕塑公园,在进入陵园时,你看不到“排排坐”的墓碑,而是草坪、鲜花、河流,及各种雕塑像。这里的艺术墓碑雕和名人名家的勒石墨宝、并群有分类的纪念墓区和纪念广场,自然景观于一体,景色优美,艺术雕塑风格迥异,被世界殡葬协会列入世界十大公墓。</h3> <h3> 我怀着好奇趁空余时间走一趟,去看看这公园式的陵园。</h3><h3> 世界名人的墓志铭:</h3><h5> 萧伯纳:“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h5><h5> 杰弗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h5><h5> 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h5><h5>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h5> <h3> 人生就是在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万分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面上的曲折桥与亭子</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中南海观音像</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面上八仙过海的雕塑</h3></font></h3> <h3>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即丧葬,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对亲人的追思表现于祭祀,终其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如此,百姓的品德才会归于淳厚,不相互抛弃、遗忘。</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憩亭</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泉古井</h3></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春祖堂塔</h1> <h5>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是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它的形成性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长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h5><h3></h3> <h3>余纯顺(1951.12-1996.6.13)上海人。1988年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行程达4万多公里,发表游记40余万字。尤其是完成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过川藏、青藏、新疆、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极”的壮举。在1996年6月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时遇难。</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李天锡(1946.2一2016.9)北京人,满族。自幼随父进京剧科,师从名净叶盛茂。颇有名气。1983年开始摄像,拍摄了多部电视剧、专题片并获奖。</h3></font></h3> <h3>桑弧(1916.12-2004.9)宁波人。1941年第一部作品《肉》,1944年执导电影《教师万岁》。1954年导演并编剧的电影《梁山泊与祝英台》。1981年改编执导茅盾的同名影片《子夜》。</h3> <h3>汤晓丹(1910.2-2012.1)福建人。导演。1933年,在一次意外得到执导影片的机会,拍摄了处女作《白金龙》。到1988年最后一部影片《荒雪》,一身共编、导了电影50部之多,荣获“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第一人。</h3><h3><br></h3><h3>蓝为洁(1926一2014)一直从事电影剪辑工作。她参加剪辑的多部电影得到过大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老汤是我生活中相依相靠的好丈夫,更是我事业上的引路人和榜样。他宽容、厚爱我,是循循善诱、耐心培育我进步的恩师、导师。”</h3> <h3>程之(1926.2一1995.2)武汉人,原名程会春。1947年进入演艺界,首部电影《假凤虚凰》,到《多管闲事》一共参与44部电影的演出。</h3> <h3>刘琼(1912一2002.4)湖南湘阴人,原原刘伯辉。电影演号和导演。从《金银世界》中走上银幕,到执导《李慧娘》结束。代表作《女篮五号》、《海魂》、《阿诗玛》等。</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韩非(1919一1985)北京人,原名韩幼止。演员,曾主演《家》觉慧一角,电影中常演反派角色,演过《女理发师》、《乔老爷上轿》、《锦上添花》等。</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李浣青(1923一1987)苏州人,原名李雪梅。从影片《铁骨冰心》起步,在《羊城暗哨》、《今天我休息》等担任人物角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张瑞芳(1918.6一2012.6)北京人,演员。从演首部《火的洗礼》到《T省的八四、八五年》为止,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李双双》、《李善子》、《泉水叮咚》等。</h3></font></h3> <h3>万籁鸣(1900一1997.10)南京人。与三兄弟共同创研动画。于1926年完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64年万先生导演了动画巨片《大闹天宫》,世界为他轰动。</h3> <h3>童芷苓(1922一1995)江西人,生于天津。京剧演员,受家庭熏陶,11岁即能演出《女起解》。拜荀慧生为师,后又拜梅兰芳为师。代表剧目有《红娘》、《武则天》、《金玉奴》、《姑嫂英雄》等。</h3> <h3>吴越人(1955.9一2001.3)苏州人。吴越人家创世人。</h3> <h3>黄祖模(1921.8一2011.2)歙县人,生于上海。中国电影导演。代表作品:淮上人家,红楼梦。《庐山恋》创下连续放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h3> <h3>徐桑楚(1916一2011.8)鄞县人,曾用名徐诚炜。曾任长江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任制片人的影片有《林则徐》、《老兵新传》、《城南旧事》、《高山下的花环》等200多部。</h3> <h3>金焰(1910.4一1983.12)韩国首尔人,后入中国籍。中国第一代影帝,成名作《野草闲花》,在从影过程中共出演了46部影片。第一任夫人著名女影星王人美。第二段相伴的是传奇女星秦怡。</h3> <h3>张露(1932.1一2009.1)苏州人,原名张秀英。1945年,进上海电合客串演出,1946年,出个人唱片《小巷春》及《关不住》。1948年,出演《柳浪细鸯》,并演唱插曲《淑女窈窕》。歌曲代表作有《给我一个吻》、《迎春花》、《不许他回家》等。</h3> <h3>李梓(1930一2014.1)山东人。上海电影译制厂代表人物,曾为300多部电影作过配音。她用声音来塑造精彩动人的人物形象,她的声音为无数中国观众留下珍贵的回忆。忘不了《简·爱》、《望乡》、《巴黎圣母院》、《叶塞尼亚》、《安娜·卡列尼娜》等她配的声音。</h3> <h3>郑正秋(1889一1935)汕头人,别名郑芳泽。中国电影之父,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1913年,编剧并参与导演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为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4年创作第一部妇女题材的电影剧本《玉梨魂》。</h3><h3><br></h3><h3>郑小秋(1910一1989.9)郑正秋之子。七岁上舞台扮儿童角色,艺名“药风子”。1923年主演《孤儿救租记》。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程,参加了近百部故事片的演出和导演工作。</h3> <h3>张慧冲(1898一1962)中山人,生于上海。1922年开始从影,拍摄《莲花落》等影片,有“东方范朋克”之称。张慧冲开过轮船,但轮船被风吹上陆地。开汽车拍电影,车子大翻身,180度转向。养狗赛狗,输光积蓄。养蟋蟀,化耗过一笔巨款。最终组织魔术武技团巡游各地,对中国魔术的影响极其深远。</h3> <h3>陈蝶衣(1907.10一2007.10)武进人,原名陈元栋。中国著名出版家、作家、填词人。他多与作曲家姚敏合作,代表作有《南屏晚钟》、《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春风吻上我的脸》、《我有一段情》等。中国的一代流行歌曲之王,仅歌词创作就有3000多首,其儿子是陈燮阳,上海著作音乐指挥家。</h3> <h3>奇梦石(1924一2002.11)上海人。1946年入联华影艺社,1947年转任演员,出演《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主演《水乡的春天》、《龙云与蒋介石》等。</h3> <h3>顾也鲁(1916一2009.12)常熟人。30年代未开始从影,有作品近百部。在电影圈中有“银幕袖珍小生”的称号。参与的影片有《渔家女》、《梁山伯与祝英台》、《51号兵站》、《难忘的战斗》等。</h3> <h3>上官云珠(1920一1968.11)江阴人,原名韦均荦。1940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王老虎抢亲》,1947年主演《一江春水向东流》。演出过《南岛风云》、《今天我休息》、《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h3> <h3>陈传熙(1916一2012.1)南宁人。音乐指挥家。三十年代考入上海国立音专,成为我国最早时双簧管教员。解放后,在上海交响乐团及上海音乐学院的两处任职。在指挥生涯中,共完成各类影片音乐达二百多部。</h3> <h3>阮玲玉(1910.4一1935.3)香山人,原名阮凤根。192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挂名夫妻》,到1935年《舞宫血泪》为止主演了20多部电影。阮玲玉有着出众的艺术才能,不断追求电影艺术的创新。但是生活上的不辛,而被迫自杀身亡。</h3> <h3>沈浮(1905.3一1994.4)天津人,原名沈吉安。1924年曾自编、自导、自演有滑稽片《大皮包》。主要从事电影编剧和导演,同时也进行过话剧的编导。主要作品有《天作之合》、《万家灯火》、《老兵新传》、《曙光》等</h3> <h3>乔奇(1921一2007.6)上海人,原名徐家驹。1939年参加中法剧社,参加话剧《阿Q正传》等剧目的演出。1941年开始参与电影演出,演出《桃花湖》、《红泪影》、《有一家人家》等电影。自己最满意的影片《苦恼人的笑口。</h3><h3><br></h3><h3>孙景璐(1923.3一1989.2)上海人,别名孙肇新。1939年在《孤岛天堂》中演一个舞女,开始登上银幕,主演《风雪夜归人》、《魔术师的奇遇》、《喜盈门》《苦果》、《望穿秋水》等影片和电视剧。</h3> <h3>童祥苓(寿穴)</h3><h3>张南云(寿穴)</h3> <h3>舒适(1916.4一2015.6)慈溪人,别名舒昌格。电影演员、导演。读大学时,还主演《孤儿救母记》。离开大学生活,正式参加影片公司,主演《歌声泪痕》等影片。1952年后,在《鸡毛信》、《李时珍》、《林冲》、《红日》中担任重要角色。</h3><h3><br></h3><h3>凤凰(1928.7一2016.9)上海人。1938年在《李三娘》中反串男孩咬脐郎,从此踏入电影界,是当时有名的童星。1975年,于相差12岁的凤凰和舒适走在一起,二人幸福安享晚年。</h3> <h3>黄永生(1934一1913.8)宁波人。袁一灵的嫡传弟子。黄永生在独脚戏“唱派”脱胎出了“上海说唱”,在中加入了苏州弹词、“小热昏”、浦东说书及江南农村唱春道情等艺术。其代表作有《金陵塔》、《古彩戏法》、《买药》、《上海游》等曲目。</h3> <h3>许杏虎 朱颖</h3><h3>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组织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国记者邵云环、朱杏虎、朱颖壮烈牺牲。事发后,事发后,国家民政部委托福寿园设计、制作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碑,主题为“中华儿女为和平事业而献身”。其中一套碑座运至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烈士遗骨;此墓座保留在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内,以志永久怀念。</h3><p style="text-align: right;">福寿园 敬立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园风光好 积善福泽多</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福寿堂</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佛教信徒祭拜、超度先人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号门处的三座花岗岩石拱桥</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福寿园赋</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凌霄塔</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族墓塔</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柏杨(1920.3一2008.4)辉县人,原名郭定生。1949年去台湾,曾任《自立晚报》副编辑。从1950到2004年,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十年人权,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代表作《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异域》等。</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名雕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救国会七君子纪念群像</h1><div>沈钧儒(1875.1一1963.6)</div><div>邹韬奋(1895.11一1944.7)</div><div>李公朴(1900.11一1946.7)</div><div>章乃器(1897.3一1977.5)</div><div>王造时(1903.9一1971.9)</div><div>史 良(1900.3一1985.9)</div><div>沙千里(1901一1982.4)</div><div> 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著名人士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中共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等。对此,国民党竟以“危害民国”的罪名,逮捕了沈钧儒丶邹韬奋等七位救国会的领导人,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事件”。</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3>丰子恺(1898.11一1975.9)桐乡人,原名丰润。师从李叔同、夏丐尊。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代表作品:《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白鹅》《山中避雨》等。</h3> <h3>郑振铎(1898.12一1958.10)长乐人,别名西谛。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人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民进先驱。</h3> <h3>范长江(1909.10一1970.10)内江人,原名希云。杰成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1933年,为《大公报》撰稿。先后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通讯。曾发表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汇集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作为中国记者,范长江是第一个进入延安的人,毛泽东会见了范长江。解放后,时任新华社总编辑。死于文化大革命中。</h3> <h3>费巩(1905一1945)吴江人,原名福熊。1933年应聘浙江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其间著书多部,蜚声士林。是我国三、四十年代著名政治经济学家。最终被执政党杀害。</h3> <h3>沈志远(1902一1965.1)萧山人,原名沈会春。中国经济学家,民盟中央委员。代表作有《新经济学大纲》《雇佣劳动与资本》《黑格尔与辨证法》《辨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等。</h3> <h3>陈望道(1891.1一1977.10)义乌人,原名参一。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民盟中央副主席。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级教授。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曾任巨著《辞海》总主编。</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物馆前的场景</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文纪念博物馆</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南怀瑾先生在2009年得知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建造的原委和过程后,很少题字题词的他挥毫泼墨,书就“人文纪念博物馆”个大字,并署下“庚寅春九三龄南怀瑾”的落款。</h3></font></h3> <h3>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展示陈列总体分为三层布局,设有《生命的礼赞》主题馆,《生命的故事》主题馆、《生命的留言一一墓志铭》特色展。</h3> <h3> 在《生命的礼赞》的展馆中,展出入住福寿园之近现代八百余位名士贤达里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12位杰出人物。</h3> <h3>邓丽君(1953.1一1995.5)台湾云林人,原名邓丽筠。这里是邓丽君的衣冠冢。邓丽君,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歌唱家之一,她的歌曲受到全世界华人的欢迎,影响力非常巨大,她的许多歌曲至今都还在传唱。她虽然已经逝世多年,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她,还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要纪念邓丽君。</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园内有条河流贯穿而过</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是邓丽君衣冠冢前的小河,仿佛是带着邓丽君的歌声,穿越而过,奔向远方。</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地葬显得格外肃静</h3></font></h3> <h3>向哲濬(1892一1987),湖南宁乡人,1920年和1925年分获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士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士学位。</h3><h3><br></h3><h3>梅汝璈(1904一1973),江西南昌人,1926年和1928年分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文学学士和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h3><h3><br></h3><h3>在这座高二点三米,宽一总八五米的花岗岩上镌刻着十七位当年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学家的英名。正义的独角兽踩碎了日本军刀和钢盔。</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义之剑</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一东京審判</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先后派出以向哲濬为检察官、梅汝璈为法官等十七位法学家到东京参加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历史的审判,从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经过艰苦卓绝的起诉、举证、辩论、审讯和量刑,法庭最终判决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以绞形,伸张了国际正义,维护了人类尊严,</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为纪念留学人员对伟大祖国伟大祖国及世界和平的贡献,特此建造这座雕像作为《海星图》的标志。</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上海市</span><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欧美同学会</span></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二OO七年十一月</h3> <h3>闻一多(1899.11一1946.7)原名闻家骅,浠水人。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创作《七子歌》。为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闻一多是位诗人、作家,他的一生贯穿着爱国主义,一直为真理而奋斗着,最终被喑杀。</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株雪松造型别致</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哲人石雕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道佛塔</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井围栏圈</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拱手持笏的古代文官雕像</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代石虎</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时间磨去文字的汉白玉石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丛中的大象雕塑</h3></font></h3> <h3>路易 · 艾黎(1897.12一1987.12)新西兰人。国际友人,中国工合运动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h3> <h3>乔治 · 何克(1915一1945)英国人。著名国际友人,中国工合运动先驱者之一。1938年来中国,任中国山丹培黎学校校长。</h3> <h3>李学朝(1930.12一2018.8)西安人。中国第一代有色金属材料科学家。1956年从苏联留学回国领导组建了我国市第一个变形铝镁合金金相及金属物理实验室,攻克多项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技术难题,主导制定航空航天铝镁合金材料标准。</h3> <h3>乔任梁(1987.10一2016.9)上海人。中国内地视影演员、流行乐歌手。2007年,签约橙天娱乐集团,并发行首支单曲《新的约定》。2008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夜店》。2012年,签约华纳音乐集团,发行首曲《复活》获中歌榜年度金曲。是多才多艺的文艺新星,因抑郁症死于家中。</h3> <h3>张桂铭(1939一2014.9)绍兴人。1964年毕业中国美术学院。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表作品:《画家齐白石》《天地悠悠》《荷满塘》《彩荷》等。</h3> <h3>翟乃社(1956.4一1914.9)青岛人。1979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在上影剧团任演员。1987年,参加《太阳帝国》的拍摄,成为第一个被好莱坞饰演中国人的中国演员。代表作有《夜半歌声》(重拍)、《沂蒙山人》、《屠城血证》等片。</h3> <h3>铁牛(1922一2015.3)掖县人,原名杨锡业。1946年参加新四军,在文工团任团员。建国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做演员,在多部影片中任小角色,在《西游记》中扮弥勒为他最经典的一个角色。</h3> <h3>方志明(1921一2015)南京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四支队剧团。著有《旋律》(剧本集),《骑长鲸》(诗词集)等。</h3> <h3>俞圣金(1948.6一2014.10)哲学人</h3> <h3>贝汉廷(1926.4一1985.4)镇海人。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可敬的是一辈干航海事业的人。历任过多艘远洋轮的船长,到过40多个国家,80多个港口。最后倒在远洋的途中。</h3> <h3>刘海粟(1896.3一1994.8)常州人,别名,名槃,字季芳,号海翁。自幼酷爱书画,十四岁到上海学西洋画。1912年任上海图画美术院首任校长。1918年,举办个人首次画展。1931年,在德国举办“刘氏国画展览会”。1952年,任南京艺术院院长。1981年,被意大利国家艺术学院聘为院土,并颁赠金质奖章。</h3> <h3> 铁艺装饰来源于欧洲,传统的铁艺主要运用于建筑、家居、园林的装饰,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等欧洲国家运用都颇为广泛。它由于线条流畅、简洁、古典与现代相结合深受现代人的宠爱。该巨型铁艺是中国最大的铁艺画之一,主题为“生命阳光”。</h3> <h3> 当生命如流水般静静流淌,我们似乎已经忘了它本应拥有的光辉。然而当月明星稀,生命逝去,等红颜老去。英雄魂归 当我们唏嘘不已,黯然神伤,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无限美好的生命。这座巨型铁中的鲜花和生命,白鸽与阳光,都是些平常不过的事物,但在此灿烂夺目,不可逼视。生命若如阳光般灿烂,又何惧以后的分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钟乳</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名人墓志铭:</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海明威:“怒我不起来了!”</h5><h5> 牛顿:“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h5><h5> 富兰克林:“印刷工富兰克林。”</h5><div><br></div><p style="text-align: left;"> </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接待服务中心</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名人墓志铭:</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汤达:“米兰人亨利 · 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h5><h5> 拉斐尔:“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h5><h5> 马丁 · 路道 · 金:“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h5></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号门处的大桥</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名人墓志铭</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阿凡提:“大门关闭着,是为了我的朋友,大门打开着,是为了我的敌人。”</h5><h5> 维克托 · 雨果:”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h5><h5> 小仲马:“吾寓于生,吾寓于死。吾固重生,尤重于死。生有时限,死于穷期。”</h5>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仙人湖</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名人墓志铭:</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h5><h5> 狄更斯:“我要求我的墓碑上只写查尔斯 · 狄更斯,除此之外,不要再写什么。”</h5><h5> 康德:“位于我上者,群星之天空;存于我心者,道德之法则。”</h5></font></h3> <h5> 名人的墓志铭:</h5><h5> 济慈:“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h5><h5> 普希金:“这里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还有爱情和懒惰,共同度过愉快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可就心情来说,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h5><h5> 莎士比亚:“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枢;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h5><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文纪念公园 余秋雨题</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六号门处</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公园及墓区匆匆而过,拍摄了这些照片,并将它们汇集成册,这里面有逝者的生平简介,又有这里的园林风光,这正是生者的后花园,逝者的安息之处。这里名人的墓碑只采集了一部分,待以后再来,这里的雕塑给人耳目一新,但都不是我们这一群人享受的,我们是穷人。逝者己过,生者思过。我们这一辈人,是给文革洗脑了,对祖宗的祭祀等一些礼仪,不懂了,淡薄了,忘了祖宗,都是忘恩负义的一辈人。我一直在思索着,吾等去了,灰之沃田,或融于大海,回归自然吧。</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