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作文公开课后的反思

静芳草春

<h3>  暑假还没开始,父母们就为孩子规划了一个“充实”的假期。</h3><h3><br></h3> <h3>  七月一日和七月二日我被某教育机构邀请去上了六节作文公开课。</h3><h3> 我七点半来到了某教育机构校区,只见教室外的走廊上已挤满了学生和家长,隐约听到:甲母亲说:“我家孩子报了3个班,数学、阅读习作、英语、美术,交了2000多块钱”,乙父亲说:“我也觉得孩子很累,可是要是不给孩子报,别人的孩子都报了,自己的孩子就落在人家后面,况且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丙母亲说:“我孩子在武平报了阅读写作班,还在厦门报了钢琴、美术,学费要一万多”……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父母为孩子们付出如此代价让我汗颜!</h3> <h3>  家长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成为人上人佼佼者。可是孩子稚嫩的肩膀怎能扛起那么沉重的期望?外力的逼迫又怎能成就孩子的完美人生?</h3> <h3>  我以为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帮助孩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h3> <h3>  家长要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真真切切给孩子减轻了学习负担。<br></h3><h3> 对于孩子的课业负担,家长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家长总是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一味地“填鸭式”往孩子脑袋里灌输各科知识,让孩子越学越累越烦躁,这与减负倡导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h3><h3> 孩子的课业负担都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造成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进各种辅导班,但是家长和孩子们的“付出”与“收获”却常常不能成正比。其实,孩子各有各的优势,不能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定终生。家长应该重视发现孩子的特长,而不是硬拉着孩子往死胡同里钻。</h3><h3> 家长在对课业负担说“不”的同时,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全面评价孩子的优势,切实为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h3> <h3>  教室里已座满了学生,一天三场课,共九十多个学生,有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还有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h3><h3> </h3><h3> </h3><h3><br></h3> <h3>  凭着职业的本能和对家长孩子的负责,我课前花了两天时间精心备课,设计制作课件和教学过程写好教案。我给每个孩子的作文给予了详细的眉批和总批以及不同的评价,让孩子们听了我的习作课后有一点儿收获。</h3> <h3>  我已婉言谢绝了三家教育机构邀请去上作文课,唯恐自己的到来会给每个孩子无形之中增加课业负担……</h3> <h3>转载:学校越松家长越疯?工人日报:教育这件事,再不疯狂就晚了吗</h3><h3>中国青年网(2018年)</h3><h3>【编者按】</h3><h3> 这是一个举国重教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教育焦虑的时代。2018年,为了切实给孩子减负,在基础教育领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这一年注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h3><h3> 不过,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我们烦忧的教育痛点依然存在。如何还教育以本原,让孩子健康成长?既需要从国家到地方拿出更大的勇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挥改革合力,也需要社会为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出更多努力,更需要家长摆正对教育的态度,别让过度教育伤害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h3> <h3> 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