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璋之喜——山西晋中榆次小孩儿过满月风俗

连正

<h3>人的一生就像竹子,节节向上生长。每一个重要的节点,往往伴随着特定的人生礼仪。比如生日、十二周岁、结婚等等。满月之喜便是人生的第一个礼仪。过满月,意味着家族添丁进口、后继有人,所以要举家庆贺,传统的仪式中寄托着大人们祈愿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美好祝福,也寄托着盼望孩子长大后能担当起责任,光宗耀祖的期许。</h3> <h3>山西为华夏文明之发祥地,传统礼仪盛行至今。婴儿足月(满月),山西人便以特有的仪式进行礼赞。祝贺的不单单是为了自家的婴儿,更是对生命和生活的庄重的礼赞!</h3> <h3>山西省晋中一带,过满月是颇讲究的。繁多复杂的仪式中,传承着一辈又一辈生生不息的文化。</h3> <h3>国人有坐月子一说,产妇和婴儿在满月之前是一定要得到特别的呵护和照顾的,虽然有些习俗不尽然科学,比如不能见生人,不能洗浴等等,但其中对产妇和婴儿的高度重视本意是好的。</h3> <h3>若是女婴,便是弄瓦之喜,丹桂生枝;若是男孩儿,便是弄璋之庆,后生可畏。无论男女,添丁进口,人丁兴旺,后继有人,毕竟都是件值得庆贺的喜事。新的生命意味着是未来和希望。</h3> <h3>满月,新生儿和产妇是走出暗室正式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天,剃胎毛便是极重要的一项仪式了。剃头礼之前,须净手焚香,极虔诚和庄重的。</h3> <h3>满月剃头,由姥姥进行首礼,象征性剪几缕婴儿的头发。</h3> <h3>婴儿的胎发是不能乱扔的。现在的商家开发出胎毛笔,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纪念。而传统的是和个乔面面团,把胎发团揉到面团中收集起来。</h3> <h3>婴儿倘若是在姥姥家,则由舅舅来剃发,但绝不剃光,一定要在脑后脖子上方正中间留下一撮,俗称舅舅毛,一直留到12岁。在农村留着这样发型的小男孩儿仍不少见。</h3> <h3>初为人父,初次给孩子剃发,格外小心翼翼。</h3> <h3>奶奶仔细认真收集婴儿的胎发。</h3> <h3>奶奶用软糯的面团把细碎的胎毛紧紧地揉在里面。</h3> <h3>最后,奶奶把剃落的胎发放入锦囊中。</h3> <h3>当妈妈的看着父亲笨手笨脚的,拿过工具细心地给孩子剃起头来。</h3> <h3>剃发后,再轻轻地敷上一层爽身粉。新生的婴儿无疑是一本天然的教科书,让年轻的父母亲学习如何做父母,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h3> <h3>这个很大很漂亮的面塑,叫圐圙,山西晋中方言发音Ku Luan,是姥姥家用白面蒸制的面塑,直径半米多,重达几十斤。最上层是寿桃型,寓意健康长寿;中间一层或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或花团锦簇,总之是吉祥的。最底层,有十二生肖造型的,有石榴、佛手或莲花瓣型的等等不一,展示的是妇女们精巧的手艺,饱含的是姥姥家满满的情意。</h3> <h3>满月当天,姥姥家将蒸好的面圐圙用红布包好送过来。举行仪式前,打开红布,俩亲家各自念念有词,说几句祝福小孩儿健康成长之类的话,然后一起抬起来。</h3> <p class="ql-block">在举行最重要的仪式之前,各项准备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传承着浓厚的地域民俗文化。</p> <h3>爷爷奶奶给孙子买的貔貅。喜得贵子,古代人称为弄璋之喜 。翡翠貔貅,弄璋之意。中国人崇尚玉的品格,希望子孙做人要守身如玉。貔貅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瑞兽,可逢凶化吉。貔貅嘴大无屁股,只进不出,因而在民间又被百姓尊崇为生财的吉祥物。</h3> <h3>外国人讲星座,中国人讲十二生肖,以十二种动物对应十二地支。一个人是什么属相,出生之年便确定终身的。生肖属相便是炎黄子孙诞生时所配有的本命守护瑞兽。公元2019年,按中华农历是己亥年,这一年所出生的人都属猪。奶奶精心挑选了一头金猪,作为送给孙子的满月礼,其价值不是可以用克来计算的。</h3> <h3>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亲朋好友当天送来的满月礼,一定是要摆放在婴儿面前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浓浓的人情和满满的爱意中。不像斯巴达克人等某些民族,种植孩童幼小心灵的是好战、斗勇,中华民族传承的是和平、友善、大爱,这大概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之一吧。</h3> <h3>红楼梦中,贾宝玉一出生便自带着一块通灵宝玉,那是曹雪芹的创思。佩玉带银流行了几千年倒是真实的,小孩儿佩带长命锁,一是为避邪,二则取意锁住生命。中国人把祈求老天保佑的虔诚善良的心愿,物化具像在这一把精美的长命锁上。</h3> <h3>无论是金的、银的,还是玉的,长命锁一定要佩带到十二岁才能打开的。十二,是一个生肖的轮回,也是一个孩子从童年到少年的分水岭。十二岁开启的不仅是长命锁,也是孩子的智慧和人生新旅程。</h3> <h3>民间有句俗语:“外孙是狗,吃了就走”,即便如此,看到可爱的小外孙,姥姥那个亲呀,简直是心头肉。瞧瞧床上铺满的百元大钞票,婴儿佩带的金锁、银锁,小脚丫上的银镯子……全是姥姥姥爷的满月礼。</h3> <h3>初生的婴儿,看着大人们喜悦地忙碌着,围绕着自己转,脸上眼里写满了懵懂。人生本来就是一本厚厚的无字书,要想整明白,需要长大慢慢的去读懂。</h3> <h3>七姑八姨都赶来参加并见证满月礼仪中</h3><h3>最传统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钻圐圙。</h3> <h3>钻圐圙,首先由俩个年长的全乎人(有儿有女),抬起来大大的圆型面圐圙,在婴儿上方左三圈右三圈转动,寓意左右逢圆,三生三世皆有福禄寿。</h3> <h3>拿掉圐圙面塑的上层,只留下最底层的大圆面圈,由姥姥抱起婴儿,头朝上从圆面圈底下钻出来。</h3> <h3>钻圐圙的同时,念诵着:“姥姥送,奶奶接,荣华富贵一百年”等民谣。庄重的民俗中浸润着浓浓的农耕文化。</h3> <h3>母以子为贵。姥姥将婴儿上举出大圆面圈,奶奶从上方接抱过孙子,整个仪式象征着女方为男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繁衍。当奶奶从姥姥手中顺顺当当接过婴儿后,满月钻圐圙的仪式便告礼毕。</h3> <h3>姥姥抱着外孙。</h3> <h3>爷爷奶奶抱着孙子,怎么看都觉得亲的不行不行的。</h3> <h3>俩亲家亲不够。孩子是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h3> <h3>隔辈亲,亲隔辈。孙子也好,外孙也罢,对于老一辈子的大人来说,小生命所带来的希望和幸福,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h3> <h3>保姆看着婴儿一天天茁壮成长,获得的不仅仅是薪酬,还有……</h3> <h3>有德人家,吉庆有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