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部分政治局委员)名单

快乐人生

<h3>中共在四大以前的中央领导机构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从五大开始设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大不设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政治局的核心领导机构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选举产生中央书记处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人,时人称之为“五大书记”。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选举,仍为五大书记,但排名顺序变为毛、刘、周、朱、任。1950年,任弼时病逝,陈云成为中央书记处第五位书记。</h3><h3>☆ 第一届中央局(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h3><h3>中央局成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h3><h3>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组织主任:张国焘; 宣传主任:李达。</h3> <h3>☆ 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1922年7月至1923年6月)</h3><h3>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高尚德)。</h3><h3>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 宣传:蔡和森; 组织:张国焘; 中央妇女部长:向警予。</h3> <h3>☆ 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1923年6月至1925年4月)</h3><h3>中央局委员: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1923年6月—8月)(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1923年8月—1925年1月))。</h3><h3>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 秘书:毛泽东; 会计:罗章龙。 中央宣传部:蔡和森 罗章龙 瞿秋白; 中央组织部:毛泽东; 中央妇女部:向警予。</h3> <h3>☆ 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1925年4月至1927年4月)</h3><h3>中央局委员:陈独秀、 彭述之、 张国焘、蔡和森、 瞿秋白(1925年1月—5月) 、向警予(女,1925年5月—1927年4月)</h3><h3>中央总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 中央组织部主任:陈独秀(兼); 中央宣传部主任:彭述之; 中央工农部主任:张国焘; 中央宣传委员:蔡和森、瞿秋白;</h3> <h3>第五届中央委员会(1927年4月至1928年7月)</h3><h3>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年5月-7月):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1927年6月)、谭平山(1927年6月-7月)、周恩来(代理,1927年5月-6月)</h3><h3>中央总书记(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1927年5月-7月)。</h3><h3>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会议(1927年7月 汉口):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年7月-8月):张国焘 李维汉 周恩来 李立三 张太雷</h3><h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汉口 八七会议 ):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27年8月-1928年7月):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周恩来(1927年11月-1928年7月)、罗亦农(1927年11月-1928年4月)、项英(1928年2月-7月)、罗登贤(1928年5月-7月)、任弼时(1928年5月-7月)</h3><h3>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瞿秋白(1927年8月-1928年7月)</h3> <h3>第六届中央委员会(1928年7月至1945年4月)</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含临时常务委员会):(1928年7月-1934年1月)</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苏兆征(-1929年2月逝世)、向忠发(-1931年6月)、项英(-1931年1月)、周恩来、蔡和森(-1928年11月被撤);李立三(1928年11月-1930年9月)、杨殷(1928年11月-1929年8月) ;</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向忠发(1928年7月-1931年6月)</h3><h3>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1928年7月-1931年6月)</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向忠发(1928年7月-1931年6月);</h3><h3>1930年8月6日 中央行动委员会(总行委)主席团委员:向忠发 李立三周恩来 瞿秋白 徐锡根 顾顺章 袁炳辉</h3><h3>1930年9月24日--28日六届三中全会: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徐锡根(1930年10月-1931年1月);</h3><h3>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扩大):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1931年1月-1938年4月)、 陈绍禹(王明,1931年1月-1945年)(2月后补入);</h3><h3>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处决后:卢福坦 周恩来 刘少奇 张闻天</h3><h3>1931年9月:博古(秦邦宪,1931年9月-1945年6月)、张闻天(1931年9月-1945年6月)、卢福坦(1931年9月-1932年3月);陈云(1932年3月-1945年6月);</h3><h3>中央委员会总负责人:秦邦宪(1931年9月-1935年1月)</h3><h3>中央书记处(1934年1月-1945年6月)</h3><h3>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中央书记处书记:博古(秦邦宪,1934年1月-1943年3月)、张闻天(1934年1月-1943年3月)、周恩来(1934年1月-1943年3月)、项英(1934年1月-1941年1月); 书记:陈云(1934年1月-1937年7月,1937年12月-1943年3月)、陈绍禹(王明,1934年1月-1937年7月,1937年12月-1943年3月)、张国焘(1934年1月-1938年4月)、康生(1935年1月-1937年7月,1937年12月-1943年3月)</h3><h3>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张闻天 毛泽东(1935年1月-1945年6月)、周恩来 博古(秦邦宪) 项英</h3><h3>中央委员会总负责人:张闻天(1935年1月-1943年3月)</h3><h3>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张闻天 毛泽东 陈绍禹(王明,1937年12月-1943年3月) 陈云(1937年12月-1943年3月)、 康生(1937年12月-1943年3月)</h3><h3>中央政治局总负责人:张闻天(1937年7月-1943年3月)</h3><h3>1938年9月--11月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 张闻天 陈云 康生 陈绍禹(王明) 任弼时(1940.7增选)</h3><h3>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 刘少奇(1943年3月-1945年6月)、任弼时(1943年3月-1945年6月)</h3><h3>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泽东(1943年3月-1945年6月)</h3><h3>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1943年3月-1945年6月)</h3><h3>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37年8月-1945年8月)</h3><h3>五人团(1935年9月- )成员: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彭德怀、林彪</h3><h3>1944年5月-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主席</h3> <h3>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1945年4月至1956年9月)<br></h3><h3>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 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1945年6月-1950年10月病逝)、陈云(1950年6月-10月代理,1950年10月-1956年9月)</h3><h3>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泽东、刘少奇(代理,1945年8月-10月)(无副主席)</h3><h3>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刘少奇(代理,1945年8月-10月)</h3><h3>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刘少奇(代理,1945年8月-10月)</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45年8月--1959年9月)</h3><h3>中央秘书长:任弼时,1954年4月邓小平接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中央副秘书长:李富春;</h3><h3>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朱德(1949年11月9日—1955年3月);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董必武(1955年3月—1956年9月)</h3> <h3>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956年9月至1969年4月)</h3><h3>从八大开始,中共设政治局常委。第八届中央委员全会选出政治局委员17人,候补委员6人;</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刘少奇(八届十二中全会被撤职、十一届五中全会平反,1956年9月-1968年10月)、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八届五中全会增选,(1958年5月-1969年4月))、邓小平(1956年9月-)。</h3><h3>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1956年9月-1968年10月)、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1958年 八届五中全会,(1958年5月—1969年4月));</h3><h3>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1956年9月—)。</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59年9月-1969年4月)</h3><h3>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董必武(1956年9月—)</h3><h3>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第五位副主席,排名第六,在邓小平之前。</h3><h3>“文革”开始,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领导机构,副主席只留林彪一人,对刘、周、朱、陈的副主席职务不再提及;政治局常委增加四人,达到11人,</h3><h3>新的排序为: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1966年8月-)、陈伯达(1966年8月-1969年4月)、邓小平、康生(1966年8月-1969年4月)、刘少奇、朱德、李富春(1966年8月-1969年4月)、陈云。这是中共党史上政治局常委人数最多的一次。</h3><h3>一年后,政治局常委中刘、邓、陶均被打倒,朱、陈云、李“靠边站”,实际就是毛、林、周、陈伯达、康五人。</h3><h3>文革中实际最高领导只有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几人</h3><h3>刘少奇(66年底开始批判,67年7月开始批斗,68年10撤消,69年11月逝世)</h3><h3>邓小平(66年底开始批判,停止工作,68年10撤消,下放劳动)</h3><h3>陶铸(67年1月打倒,69年11月逝世)</h3><h3>陈云(67年后撤消除中央委员外一切职务,后下放劳动)</h3><h3>朱德(66年文革开始后受到批判,基本停止工作,68年10月被疏散)</h3><h3>李富春(67年2月后受到批判,基本停止工作,68年10月被疏散)</h3> <h3>第九届中央委员会(1969年4月至1973年8月)</h3><h3>第九届中央委员会选出政治局委员21人,候补委员4人;</h3><h3>中央政冶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林彪(1969年4月—1971年9月)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陈伯达(1969年4月—1971年9月)、 周恩来、康生。</h3><h3>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1969年4月—1971年9月)。</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1976年9月)</h3><h3>1970年8月的九届二中全会,中央宣布审查陈伯达;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机毁人亡,常委就剩了三人。</h3><h3>1971年9月林彪叛逃后:毛泽东,周恩来,康生</h3> <h3>第十届中央委员会(1973年8月至1977年8月)</h3><h3>第十届中央委员会选出政治局委员21人,候补委员4人;</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毛泽东(—1976年9月)、王洪文(—1976年10月)、叶剑英、朱德(—1976年7月)、李德生(—1975年1月辞职))、张春桥(—1976年10月,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开除)、周恩来(—1976年1月)、康生(—1975年12月)、董必武(—1975年4月)</h3><h3>邓小平(1975年1月十届二中全会增补—1976年4月)(1976年4月7日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恢复—8月)、华国锋(1976年4月—1977年8月)</h3><h3>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76年9月);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1976年1月)、 王洪文(—1976年10月)、康生(—1975年12月)、 叶剑英、 李德生(—1975年1月)、 邓小平(十届二中全会1975年1月—1976年4月,1977年7月—8月))</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1976年9月);</h3><h3>1975年1月四届人大及十届二中全会,增选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辞去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常委一增一减,仍为九人。</h3><h3>1975年4月到1976年9月:康生(75年12月病死)、董必武(75年4月病逝)、周恩来(1976年1月逝世)、朱德(1976年7月逝世)、毛泽东(1976年9月逝世)去世;</h3><h3>1976年4月,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撤销邓小平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随后,10月粉碎“四人帮”,解除王洪文、张春桥的政治局常委。这样,第十届政治局常委在职的只剩叶剑英。这是中共历史上政治局常委人数最少的时候。</h3><h3>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华国锋(1976年4月—10月)</h3><h3>1976年4月华国锋任命及邓小平撤职后:毛泽东,华国锋,王洪文,叶剑英,张春桥,朱德(76年7月病逝)</h3><h3>1976年9月毛泽东病逝后:华国锋,王洪文(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开除),叶剑英,张春桥(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开除)</h3><h3>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四人帮”倒台后):华国锋(中央主席),叶剑英(中央副主席),(毛,周,康,朱,董去世。邓被撤职。王,张被隔离审查)</h3><h3>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1977年8月);</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1977年8月);</h3><h3>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永远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h3><h3>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后: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h3> <h3>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h3><h3>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选出政治局委员23人,候补委员3人;</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1980年2月 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陈云(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h3><h3>胡耀邦、赵紫阳(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h3><h3>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追认,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辞职);</h3><h3>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陈云(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h3><h3>赵紫阳 华国锋(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华国锋(1977年8月—1981年6月)</h3><h3>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h3><h3>附: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国锋失去中央实际最高权利,邓小平成为领导核心</h3><h3>(1978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秘书长:胡耀邦; 中央副秘书长:胡乔木、姚依林</h3><h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h3><h3>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一书记陈云; 第二书记邓颖超(女); 第三书记胡耀邦;常务书记黄克诚</h3><h3>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批准政治局常委汪东兴辞职。</h3><h3>(1980年2月29日十一届五中全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 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2月—1982年9月)</h3><h3>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选举胡耀邦为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副主席;邓小平为军委主席;</h3><h3>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后: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h3><h3>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1982年9月)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 邓小平 赵紫阳 李先念 陈云 华国锋</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1981年6月—1982年9月)</h3> <h3>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h3><h3>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选出政治局委员25人,候补委员3人;不设主席、副主席,党的最高领导人改为总书记,</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胡耀邦、叶剑英(1985年9月 十二届四中全会辞职退休)、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1987年1月十二届七中全会辞职)。</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h3><h3>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h3><h3>第一书记:陈云、 第二书记:黄克诚、 党务书记:王鹤寿;</h3><h3>十二届五中全会调整:第一书记:陈 云、第二书记:王鹤寿、常务书记:韩光。</h3><h3>中央顾问委员会;</h3><h3>主任:邓小平 ; 副主任:薄一波、许世友(1985年10月22日去世)、谭震林(1983年09月30日去世)、 李维汉(1984年08月11日去世)</h3><h3>十二届五中全会调整:主任:邓小平 ;副主任:王 震、许世友、宋任穷、薄一波(常务)</h3><h3>1985年9月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叶剑英辞去政治局常委。</h3><h3>1987年1月政治局扩大会议,胡耀邦辞职后:赵紫阳(代理总书记),邓小平,李先念,陈云,胡耀邦。</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代理,1987年1月—11月)</h3><h3>附:87年11月李鹏任代总理</h3> <h3>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中央委员会总书记</h3><h3>赵紫阳(1987年11月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1989年6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撤职)</h3><h3>江泽民(1989年6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选出)</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h3><h3>赵紫阳(1989年6月24日被撤职)、李鹏、乔石、胡启立(1989年6月24日被免职)、姚依林</h3><h3>(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出)</h3><h3>江泽民、宋平、李瑞环</h3><h3>(1989年6月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h3><h3>中央政治局委员</h3><h3>(按姓氏笔画为序)</h3><h3>万里、田纪云、乔石、江泽民、李鹏、李铁映、李瑞环、李锡铭、杨汝岱、杨尚昆、吴学谦、宋平、赵紫阳(1989年6月24日被撤职)、胡启立(1989年6月24日被免职)、胡耀邦(1989年4月15日病逝)、姚依林、秦基伟</h3><h3>(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出)</h3><h3>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h3><h3>丁关根</h3><h3>(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出)[2]</h3> <h3><br></h3><h3>☆ 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h3><h3>1992年10月十四大,十四届中央委员会选出政治局委员20人,候补委员2人;</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鎔基、刘华清、胡锦涛。</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h3><h3>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h3> <h3>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1997年9月至2002年11月)</h3><h3>1997年9月十五大,十五届中央委员会选出政治局委员22人,政治局候补委员2人;</h3><h3>中央政冶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江泽民、李鹏、朱鎔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h3><h3>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h3> <h3>  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2002年11月至2007年10月)<br></h3><h3>中央政冶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2007年6月病逝)、吴官正、李长春、罗干。</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2002年11月—2004年9月)</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2004年9月—— )</h3><h3>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h3> <h3>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2007年10月22日至2012年11月 )</h3><h3>中央政冶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h3><h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h3><h3>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h3> <h3>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h3><h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h3><h3>习近平[</h3><h3>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h3><h3>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h3><h3>中央政治局委员</h3><h3>习近平、马凯、王岐山、王沪宁、刘云山、刘延东、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李克强、李建国、李源潮、汪洋、张春贤、张高丽、张德江、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俞正声、栗战书、郭金龙、韩正。</h3> <h3> 2017年10月25日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丁薛祥、习近平、王晨、王沪宁、刘鹤、许其亮、孙春兰(女)、李希、李强、李克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汪洋、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声琨、黄坤明、韩正、蔡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h3> <h1> 总书记习近平</h1><h3></h3> <h3>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政。</h3> <h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多年时间里,有70多人担任过政治局常委这一职务。而在漫长历史岁月当中,由于各种军事斗争、政治斗争、新老交替等原因,政治局常委的变动频繁。从1921年至1992年,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有届中调整。直到1992年十四大以来,才形成了稳定的局面。除了2007年政治局常委、常务副总理黄菊病逝任上之外,近22年来没有发生过其他政治局常委在任内的变动。2014年7月,曾经担任过政治局常委的周永康落马,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因腐败遭调查的政治局常委级领导人,被海内外普遍认为是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h3><h3>  梳理政治局常委们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其经历真可谓千差万别,不啻霄壤。就建国以来而言,有毛泽东、周恩来这样连任政治局常委几十年直至在任上病逝的;有刘少奇这样在任上被打倒含冤而死者;有从开国元帅到副统帅再出逃坠机的林彪;有从最高领袖首席笔杆子到文革小组组长而后又成反革命集团主犯的陈伯达;有王洪文、张春桥这样被政治风暴吹上云端而又重重坠落在地者;有邓小平、陈云这样几经沉浮重新执掌国柄者;有李德生、胡启立这样担任过政治局常委而后又以其他低一级的领导职务退休者;也有华国锋、汪东兴这样完全退出领导岗位者。</h3><h3>  而在1949年之前的战争年代,政治局常委更是变动频仍,去向五花八门。如王明、张闻天、王稼祥、李立三、李维汉都曾是政治局常委重要负责人,建国后则退出了核心领导圈,王明更是出走苏联,1974年客死异乡;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罗亦农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牺牲;陈独秀后来与自己一手创办的党分道扬镳;博古(秦邦宪)因飞机失事遇难;张国焘叛党出走;曾经在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政治局主席的向忠发1931年被捕叛变,旋即被国民政府处决。</h3><h3>卢福坦成中共党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常委</h3><h3>  需要一提的一位政治局常委是卢福坦。此公与向忠发等人一样,工人出身,早年在老家山东做过工会负责人,担任过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与共产国际指示中共,鉴于陈独秀等知识分子的错误,要求大量提拔任用工人出身的干部进入领导岗位。于是卢福坦与向忠发一样进入了政治局,成为候补委员,六届四中全会又因王明提携成为政治局委员。1931年初,王明决定前往共产国际担任中共代表,常驻莫斯科,成为遥控国内的实际上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同年6月,向忠发被捕叛变,中央政治局被迫紧急改选。在共产国际的授意之下,王明、周恩来拟定了新的政治局名单,卢福坦也被指定为政治局常委之一。但一年之后,卢福坦重蹈向忠发老路,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叛变。不过幸运的是,他没有被处死,而是投靠国民党CC系,相继担任中统徐州特区行动股长、中统上海区情报股长等职。</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卢福坦于1951年5月24日在昆明被逮捕并移送上海关押。1968年因在文化大革命中交代出1930年代康生被捕叛变的经过,由康生、谢富治签署命令,于1969年11月被处决,时年已79岁高龄。综观92年党史,卢福坦算是第一个被中共处决的前政治局常委,也是迄今唯一的一个。</h3><h3>文革与常委命运</h3><h3>  卢福坦死后五年,下令处决他的康生,也死于前列腺癌,死时位列毛泽东、周恩来和王洪文之后,位列政治局常委第四位。中共中央发布的讣告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革命战士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的反修战士。”康生曾被比作中共的捷尔任斯基、贝利亚,是党内的红色恐怖专家。1962年,康生诬陷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是“利用小说搞反党活动”,大兴红色文字狱,令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被关押审查,蒙冤十几年。文革期间,作为中央文革顾问的康生更是呼风唤雨,被认为是四人帮的精神教父。</h3><h3>  文革结束初期,虽然四人帮被打倒,但康生却仍尊享殊荣。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康生出生地在1977年12月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但随着拨乱反正的逐步深入,从从胡耀邦领导的中央党校开始,重新评价康生的呼声不断高涨。1980年10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生、谢富治问题的两个审查报告的批语》把康生开除党籍,并撤销悼词,将其骨灰迁出八宝山革命公墓,后来又划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康生算是第一个死后被清算的政治局常委。</h3><h3>  与康生一样被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的,除了已经机毁人亡的林彪之外,还有三位曾经的政治局常委陈伯达、王洪文、张春桥。三人也是历史上第一批亦是迄今唯一一批走上被告席接受审判的前政治局常委。</h3><h3>  陈伯达长期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1956年八大时就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文革之初窜升为政治局常委,排名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之后位列第五,并担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陶铸被打倒之后,陈伯达升至第四。九大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康生一道当选为五常委之一。在毛泽东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31年。1970年在庐山举行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陈伯达因赞同林彪设国家主席的主张,被毛泽东打倒,就此被关押。1972年7月被打为“国民党反共分子、托派、叛徒、特务、修正主义分子”。1973年中共十大正式开除陈伯达党籍。1980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被告席上站着10名被告,陈伯达排在第五个,位居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之后。1981年1月,特别法庭判处陈伯达有期徒刑18年。值得注意的是,他是被定为江青四人帮集团主犯,而非林彪集团主犯。</h3><h3>  与陈伯达相比,张春桥、王洪文的资历要浅的多。1956年当陈伯达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位居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际,张春桥还是个局级干部,担任上海解放日报总编辑。而时年仅21岁的王洪文刚刚从部队复员,只是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科的一名普通干部。孰料随着十年后的文革狂飙骤起,二人在中国政坛发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陈伯达。1973年中共十大,王洪文与张春桥都进入政治局常委,38岁的王洪文更是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排名仅次于毛泽东、周恩来,被视作接班人。1976年10月6日晚8点,华国锋联合叶剑英、汪东兴等,粉碎了四人帮。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开除他们的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0年他们与陈伯达一样走上被告席。张春桥被判处死缓,后减为无期徒刑,再减为有期徒刑18年。王洪文被判处无期徒刑。</h3><h3>  这里增加一个小插曲。王洪文出生于1935年12月,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他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之时,尚不满38周岁,是建国以后迄今为止当选时最年轻的政治局常委。而在他之后直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近30年间的政治局常委包括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等人,年龄都比他大,只有出生于1942年的胡锦涛比他年轻。甚至于2002年新晋政治局常委的罗干,生于1935年7月,还比王洪文大五个月,而此时距离王洪文进入政治局常委,已经过去了29年。</h3><h3>周永康的特殊性</h3><h3>  2014年7月29日,中央纪委发布消息,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新闻稿中,周永康之后已无"同志"二字。</h3><h3>  其实,在中国所有党政军职务,无论高低,某种意义上都比不上“同志”二字。有这顶“桂冠”,说明问题尚属于党内矛盾,或者说尚有转圜、软着陆的空间。即使一些曾犯过政治错误的领导人,仍然会保留“同志”称呼,如官方新闻稿曾发布的“赵紫阳同志逝世”、“华国锋同志逝世”。</h3><h3>  而一旦被褫夺“同志”名号,就意味着已经被打入另册,性质严重,无可挽回,必被清除出党。</h3><h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重拳反腐打虎,就是赢得民心的伟大斗争之一。拿下周老虎,打破“刑不上常委”潜规则,其实也算是一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事件。那么,对于周永康的处理,同样是一件前无古人的新课题。但无论怎样,新一届中央树立起的崇高权威、全体国人对反腐败前所未有的信心,都为今后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与保障。(本文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h3> <h3> 快乐人生搜集整理</h3> <h3> 2019年7月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