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勋章

养君

<h3>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2年了,父亲生前是原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为人处事要低调,学习、工作要高调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要让人家知道高干子女的身份,搞特殊化。记得三哥初中毕业应征入伍,老师来家访才知道父亲的高干身份,为此父亲夸奖了三哥很久。</h3><h3> 父亲生前很少讲起自己的功劳,也许是觉得我太小?也许是觉得我是女孩?可惜高中毕业就离家去插队,后又考入军校离家千里,一直没机会和父亲深入交流了解他的经历,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直到1987年11月27日父亲因病去世,整理他的遗物,才看到除了十几本工作笔记本外的这些勋章。</h3> <h3>三级八一勋章</h3><h3> 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前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25军;1937年7月6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h3> <h3>自由独立勋章</h3><h3> 授予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h3><h3>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h3><h3> 授予当时的旅级、团级及其相当干部</h3> <h3>解放勋章</h3><h3> 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h3><h3>二级解放勋章</h3><h3> 授予当时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h3> <h3>华北解放纪念奖章</h3> <h3>淮海战役胜利纪念奖章</h3><h3> 1948.2~1949.2父亲任解放军豫西独立旅政治部主任,1948.11独立旅参加了伟大的淮海战役</h3> <h3>渡江胜利纪念奖章</h3><h3>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1949年6月2日,参战部队为解放军第二、三、四野战军</h3><h3> 1949.3~1950.2 父亲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h3> <h3>解放华中南胜利纪念奖章</h3> <h3>解放西南纪念奖章</h3> <h3>  这些勋章仅仅反映父亲为解放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而参加过的部分战斗,而反映那些残酷的抗日战争和红军时期的长征两爬雪山三过草地的经历,只有一直伴他终身的伤疤和弹片!</h3> <h3>  随着年事的增长,我对父亲才有了一些了解。父亲1917年9月14日出生在地处大巴山山脉的一个叫杨家扁的小山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属四川省营山县合兴乡)</h3><h3> 1933年7、8月间红四方面军来到了父亲的家乡,父亲被红军的杀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主张所吸引而加入。先后在红四方面军的红九军、红三十军、红三十一军任宣传员、通讯员、担架员、缝衣班长、供给部党支部书记。因张国焘的错误,至使父亲所在的红四方面军部队爬了两次雪山,过了三次草地,1936年4月在过草地扎坝时父亲加入了共青团,半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一个月后随即担任了专职党支部书记。</h3> <h3>  在父亲浴血奋战、戎马一生的经历中,最令人感到不可想象的是,父亲任连指导员带领着才组建两个月的新兵连,而武器仅是鸟枪或梭镖这样一个“红缨枪连”参加了《神头岭伏击战》,并担任左翼突击!这场战斗共歼日军1400余人,并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该连后来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荣获“杀敌英雄连”的称号。</h3> <h3>  1946年8月,在晋南战役中,时任四纵十一旅三十三团政委的父亲,带队冲锋攻打洪桐县城时,右腿膝盖中弹负伤,因当时医疗条件所限,这颗子弹在父亲的身上与之相伴41年!他去世后在右腿位置的骨灰中发现了一粒被烧熔的小金属块。</h3> <h3>  小时候,只知道父亲在调入北京之前是云南军区后勤部的政委,长大后才明白它的前身是第二野战军的第四兵团后勤部!伟大的渡江战役是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百万大军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而后勤部在此役中的任务有多艰巨是难以想象的,父亲1949年4月13日的工作笔记是这样记录的:“十四军:弹药12万斤;十三军:弹药18万斤,被服2万斤;十五军:军械18万斤,被服10万斤,其他4万斤;兵团机关及直属部队:军械20万斤,被服18万斤。以上共计108万斤,按5000斤一辆车(计算)需216辆。汽油加工具要10辆车。”然而当时全兵团才有汽车30辆。其中13军7辆,14军7辆,15军8辆,兵团机关8辆。运力主要还是骡马车。可见当时要完成的运输任务有多艰巨!这里还没算上伤员及粮食的运送任务。而当时的长江上没有一座桥,解放军又没有大的渡船,如何将汽车送过江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当时的四兵团后勤部赵部长因病卧担架,时任四兵团后勤部政委的父亲,组织领导了整个兵团后勤物资的运输保障,并指挥用渔船搭桥解决了汽车渡江问题。</h3> <h3>  1955年,父亲被授予大校军衔。一个三过草地的正师职老红军定大校,很多人都说定低了,然而他泰然处之,他说与他一同参加红军的伙伴,几乎全都牺牲了!父亲一直在寻找他们的下落,直至他去世都无结果。父亲生前不跟我们讲他的功劳,不是因为我们年少,也不因为我是女孩子,而是因为与牺牲了的战友们相比,他觉得他的功劳不值得炫耀!</h3><h3> 这就是父亲,身为共和国开国将军的父亲(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从不躺在功劳簿上摆谱的父亲,1957年父亲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可是直到父亲去世后我们才看到父亲的这一枚枚勋章!</h3><h3> 父亲从未利用他的身份地位为子女和亲属的前途铺路、捞好处,也从不让我们打着他的旗号办任何事,"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不要靠他"。父亲的教导就是:做人做事不要忘了自己是共产党人、工农红军的后代,将门之后!</h3>